2025年4月8日凌晨两点,林葳在微博上敲下“确认参加2025年NBA选秀”的官宣文案时,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条消息会在五小时后冲上热搜第一。
这个21岁的福建小伙不仅收到了NBA官方确认参选资格的邮件,还成了中国篮球圈九年来最热的“破冰话题”——毕竟上一个被NBA选中的中国后卫,还是2007年的孙悦。
翻开林葳的赛季成绩单,满眼都是“敢打敢拼”四个字。
常规赛场均21分5助攻,硬生生从外援手里抢下本土得分王;季后赛两战新疆场均30.5分11助攻,把CBA顶级防守强队打成个人秀场。最让球迷津津乐道的是今年1月对阵广东的绝杀——面对周琦的遮天巨掌,他用一记抛投终结比赛,这镜头直接被剪进了NBA球探报告。
身高1米90、体重87公斤的体格,配上90厘米的垂直弹跳,活脱脱就是年轻版林书豪的配置。
这次林葳背后的操盘手来头不小。
他签约的Lift Sports经纪公司,老板是手握两枚总冠军戒指的前NBA球员迈克·米勒,旗下有莫兰特、班凯罗这些当红炸子鸡,连“疯狗”贝弗利都是他们的人。这家公司给林葳备了三板斧:五月赴美特训、参加NBA球队试训、冲击芝加哥联合试训。
最狠的是合同条款——就算落选,也要留在海外联赛练级,摆明了要学渡边雄太的“曲线救国”。
但NBA的大门从来不好敲。
林葳82公斤的体重在CBA算壮汉,到了NBA连库里(91公斤)都能把他撞飞;34.9%的三分命中率放在美国,连替补席都坐不稳。看看前辈们的教训:郭艾伦2015年夏联场均5.8分,孙悦NBA生涯场均0.6分。球探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防守横移速度慢,强投选择需优化”。
说白了,林葳现在就像个偏科生,得在特训里把对抗和三分稳定性补上,才有机会摸到次轮末段的门槛。
让人意外的是母队的态度。南京俱乐部负责人直接放话:“鼓励他出去试一试,就算失去核心也值”。
这种开放姿态在CBA实属罕见——毕竟三年前他们还把林葳当宝贝捂着。现在看来,放他去闯反倒成了双赢:林葳涨球,球队赚口碑,中国篮球得希望。
篮球评论员杨毅的话最扎心:“就算当个高级陪练,也比在温室里当霸王强”。这话听着刺耳,但说中了中国篮球的痛处。
咱们这些年输的国际比赛,哪个不是因为后卫线被欧美球队生吞活剥?林葳这次冒险,说白了是在给后来者蹚路——成了,证明CBA顶级后卫有冲击NBA的资本;不成,至少试过了。
当林葳在厦门老屋收拾赴美行李时,美国孟菲斯的训练馆里,莫兰特刚结束加练。这两个相差4岁的后卫,即将在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相遇。
中国篮球需要这样的故事:不是精打细算的利弊权衡,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少年意气。就像林葳微博里那句“义无反顾”,藏着比选秀顺位更珍贵的东西——23岁该有的心气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