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正在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热播中,收视一路走高,在岁末年尾好剧扎堆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
多年来,警察与罪犯的较量在银幕与荧屏上重复无数次了,观众为什么还这么喜欢这部剧呢?
简单点回答,无他,唯新尔。
《我是刑警》新在哪里?
它不是一部近年多见的常规类型化的刑侦剧,尽管它也有刑警与罪犯的直接交锋,但这不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向。
剧中讲了西山矿抢劫杀人案、张克寒持枪杀人案、赌场爆炸案、李田碎尸案、良城连环杀人案等等,林林总总十几个大小案件,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有的案件展开了侦破全过程,有的案件几乎是一带而过,但是所有案件都有一个贯穿情节,就是排查,显然,此处可划重点。
排查只是一个刑侦手段,但是此剧中的排查,可谓是让人大开眼界,蔚为壮观,刑侦总队调动了各方力量,包括刑警、民警、民兵、预备役、警校学生甚至部队战士开展会战式排查,失败一次后再做一次,打通条块分割、地域局限,做整体协调与整合。
数百人走访排查;
近千人划片搜索排查;
几千人挖地三尺排查;
全国范围内指纹比对排查;
动员所有力量找证物补足证据链等等不计成本的会战式排查……不一而足。
通过排查,刑警之间的代际传承、刑警的坚定信念、公安系统对于陈案积案侦破的坚决态度,还有指纹比对、大数据分析、DNA比对、心理测试以及对于摄像头资料采集等等技术,都一一展示了出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犯罪分子的手段在升级,破坏力也越来越大,但他们隐藏自己的能力却越来越高,为此,国家大力打造了更为先进的现代侦查打击模式。
而这在本质上就是建设平安中国、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应有之义。
《我是刑警》最大的创新恰恰就在这里,而且表现手法自然流畅,剧集通过秦川(于和伟饰)这个人物带出了刑警系统自上而下的整体变革,可谓匠心独运。
秦川是剧中的灵魂人物,他从一个地方刑警,一路成长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其坚强的意志与高超的判断力,以及“命案必破”的信仰,坚定和鼓舞了无数基层刑警的信心。
他的每一个命令都不容易下,因为背后牵动的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消耗,但是每一个命令又必须下,因为这关系到案件侦破的最终结果。每天面对这样的重大抉择,没有钢铁一般的意志,随时都可能被压垮。
当然,秦川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继承了武英德(丁勇岱饰)、曹忠恕(白凡饰)等老一辈刑侦专家的传统侦查技术,发展了自己的推断体系,也吸收了大数据、DNA等现代科技手段,使之做判断时,看似云淡风轻,但是每一个判断,都有着严密的推导依据和几乎无懈可击的严谨逻辑,令人心服口服。
演员于和伟对于秦川这个角色的把握可以说是形神兼备,尤其是在作为总队灵魂人物督办陈案积案的过程中,将一个面对巨大压力仍能坚持己见、指挥若定的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着实大幅提升了此剧的观赏性。
其他的演员也都演技在线。例如陶维志(富大龙饰)是一个基层刑警,他将基层刑警从坚韧、乐观到失望、茫然、无奈甚至绝望的心路历程表现得出神入化。
陶维志常年为了排查四处奔走,像是在森林里找一粒草籽,但是每天都觉得“就是临门一脚了”,绝望与希望天天交替折磨着这个基层刑警,不是持续一天两天,而是好几年。
最终陶维志追踪的东林案告破,刑警的信念没变,但他们每天依然还要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煎熬。
这是刑警的宿命,也是使命。
《我是刑警》不满足于一个刑警队或者某个刑警智勇双全的传统叙事方法,而是立足于全面展示整个刑警系统不惜成本打击犯罪的过程,将顶层设计、系统建设、全局观念、科技发展以及刑警信仰融入一个个案件,在好看的基础上,追求更为宏阔的视野,表达更为坚定的信念,以高度还原的手法将大案要案进行了展示,塑造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刑警形象。
剧中描述的大场面排查过程,强化了刑警“命案必破”的信仰,同时形成了排山倒海的巨大声势,体现出打击犯罪的磅礴力量。
这种力量可以起到震慑犯罪的强大作用,可以让人民安心,让犯罪分子胆寒,这正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力保障。
评论员 刘 原
作者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当代电视》杂志社副社长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珺
责 编丨罗石曼
来源:CCTV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