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相声界的大师侯宝林,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可能是他的成就和经典作品,而不是他究竟收了多少个徒弟。
这也是相声圈里一个隐藏已久的问题。
自从侯大师去世,一些关于他徒弟的记载似乎成了糊涂账。
不同资料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侯宝林的徒弟如今只剩两位。
一位是北京的贾冀光,另一位则是河北的李如刚。
贾冀光大家可能稍微熟悉一些,因为他和儿子贾仑都在相声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贾冀光是侯大师的徒弟,而他的儿子贾仑是侯耀文的徒弟,这在相声界可是少见的,两代师徒情谊深厚也成了一段佳话。
至于李如刚,很多人可能对他的名字并不熟悉,因为他老人家年事已高,又从不喜欢抛头露面。
一直以来,李如刚都生活在河北,他的生活简单而低调。
他今年已经87岁高龄,身体虽然还算硬朗,但看的出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
侯耀华和杨议的相声传承之旅事情的起因其实挺有趣的,去年12月18日,侯耀华突然在公开场合表示,他要帮杨议解决师承问题。
这一消息立马引起了相声爱好者们的关注。
大家开始纷纷猜测,这其中到底有何深意?
事实上,杨议在直播时曾透露过,早在1992年,他就曾跟随侯宝林去深圳演出,当时侯大师的搭档正是李如刚,而杨议的搭档则是范振钰。
那一次合作,杨议和李如刚结下了不错的关系。
后来杨议提出要拜侯宝林为师,李如刚和范振钰都在场。
侯宝林当时说,“这不是坏事,回头你爸爸到北京找我,这事得好好商量下。
”如今,那几位当事人只剩下李如刚和杨议两个人了。
为了求个安心,侯耀华去年冬至特意去了一趟石家庄,向李如刚核实杨议拜师的事情。
李如刚如实做了说明,侯耀华拍下了视频,权当证据。
半个月后,也就是今年1月14日,杨议又特意到石家庄拜访了李如刚。
这看似普通的拜访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道道,杨议要正式拜侯宝林为师,必须由李如刚“拉师弟”。
侯耀华只是一个见证人,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郭晓小的拜访原因其实,不光是侯耀华和杨议,最近连郭晓小都加入了这支拜访队伍。
他不仅是侯耀文的关门弟子,还拉上了几位天津的相声演员,一同驱车到石家庄看望老爷子李如刚。
郭晓小在直播中介绍,李如刚除了是他师伯,还是他在中央戏剧学院时的老师。
“当年我和李如刚住对门,每天没事就给大爷买点水果,一起待了两年。
”郭晓小说道,“老头儿反应灵敏,身体也不错,我和老爷子很有渊源。
”
郭晓小的爷爷是著名电影演员郭振清,与众多相声名家保持友谊深厚。
正因为有这样的家庭背景,郭晓小才能拜入侯耀文门下。
他对李如刚也一直心怀尊敬。
不过,去年11月份,杨议曾电话责骂过郭晓小,有人猜测郭晓小此次拜访李如刚,是不是为了寻求庇护。
但郭晓小回应道,“嗨,我不需要撑腰,这事情就像当个包袱说说,没啥大不了的。”
相声界的传承纷争这些天来,侯耀华、杨议、郭晓小等人的接连拜访,也让不少网友感到老爷子的清幽生活被打扰了。
有人感叹,如果这些人是真的和李如刚关系不错,何以多年不联系,现在却大张旗鼓地来看望?
这种现象引发了关于相声界传承的讨论。
一方面,相声传承确实需要尊重传统和规矩;但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这些形式,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传承的初衷呢?
结尾升华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难看出,相声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更承载着师徒之间的情感和传承。
侯耀华、杨议、郭晓小的接连造访,从表面上看也许充满功利色彩,但背后却是对相声这一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敬畏。
传承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拜师礼,更是心中一种对师道传统的敬仰。
李如刚作为相声界的长辈,他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对后辈们是最好的教导。
我们不妨多些宽容和理解,让这门传统艺术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看着这些故事,我们是否也该反思,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遗产的态度?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希望李如刚这样的老艺术家能健康、平静地度过晚年,也希望相声这门艺术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