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楼停电老板失联,小米2亿打水漂!又一智驾企业暴雷?

小一鸣 2025-02-12 09:58:46

在汽车产业如火如荼的电气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智驾无疑是当红炸子鸡赛道,成为资本寒冬时代少有的融资机器。

据不完全统计,在资本冰封的2024年,智驾领域产生了185起重要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更是超370亿元,甚至有些企业成立短短几年,就已经启动IPO。

可以说,在风口之下,但凡有份漂亮的PPT,都是能分到点汤喝的。

然而,随着技术创新格局的逐渐稳定,这个赛道的风似乎要停了。

还记得年前,小柴报道过,曾作为大资本眼中的明星智驾企业纵目科技开始节衣缩食,被爆出「停发工资,只发基本生活费」,并一度冲上热搜。

据当时的消息,该公司召开全员会,因业务没有达到预期,所以停发工资,只发基本生活费。

这一消息曝出后,在业内掀起热议,纵目科技可是明星智驾企业啊,绝对的融资机器。

公开资料显示,其成立以来先后融资十轮,一路融到E轮,总规模二十几个亿,背后资方不乏小米、联想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甚至还在新三板成功上市。

同时,其还是国内率先获得整车厂量产项目定点合同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背后的客户包括理想、赛力斯、长安、岚图和中国一汽等巨头车企。

当时,小柴以为,停发工资,或许只是纵目科技短暂性的经营困难,而在两周前,其创始人唐锐在全员会上承诺「寻求并购解决欠薪」问题,甚至创始人还称计划「出售智驾泊车业务」,并「推进老股东融资」,一切都看上去正常,至少有希望,没有到最后一步。。无数员工也是被这些承诺诱导,在被欠薪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和公司共渡难关。

但万万没想到,才过了个年,纵目科技就彻底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最新消息显示,节后开工,纵目科技的全员收到一份通知,公司将断电封楼,员工须在此之前取走私物或办理离职证明。

有媒体走访发现,目前纵目科技办公大楼已加强安保,员工进出受限,且有工作人员在大门玻璃上粘贴不透明贴纸,阻挡外部视线。

而在通知的另一面,无数员工则在风中凌乱,因为这一纸通知给员工带来的远不止是失业那么简单。

据员工爆料,目前打工人的账户被封、社保断缴、工资清零,就连被拖欠的工资也没有下文。

创始人也是早早跑路了!有消息称,目前纵目科技创始人已远遁美国。

还有爆料称,除了创始人唐锐,很多高管集体失联,员工被欠薪3-4个月,12月开始断缴社保公积金,十几名产妇社保断缴无法领取生育津贴……

还有消息称,去年11月,就有业内消息称,纵目科技700多名员工未收到工资,社保公积金断缴,部分员工被迫发起劳动仲裁。当时,纵目科技还称「年底国资融资到账」。

那么现在看来,国资到账、寻求并购的说辞,没有一项兑现了的,或许这只是纵目科技的高层为了全身撤退而给员工画的饼。

话又说回来,企业经营不下去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合理合法的解决员工后续问题是一家企业最基本的担当。而像纵目科技这样的明星企业,竟然把员工当猴耍。

要知道仅社保这一项对很多在外拼搏的打工人来说那是相当重要的,一旦断缴,可比拖欠几个月工资更惨。

更可气的是,他们为了省掉那笔裁员赔偿,或者说,在工资发不出来的情况下,持续的给员工画大饼,让员工和公司一起耗着,耗到公司彻底倒闭,这无异于谋财害命。

在微博上,不少疑似员工爆料,「千名员工的工资几个月没发,走投无路了」「高管跑路,1000员工12月和1月社保均未缴纳,孕妇无法领取生育金……」

因为那些员工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如今这种背景下,被拖欠几个月工资、社保断缴,甚至为了赶员工离开,粗暴的封楼停电,可能导致的就是一个个背负着车贷、放贷的家庭的随时破产。

而如今这家公司,不仅画饼让员工为他们失败的创业买单,一起耗着,还目无王法的一纸通知,就把所有打工人拒之门外,而创始人,已经在大洋彼岸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这一系列行为让人无法同情这家公司就这么走向了终局。

而要知道,不管是这家公司的出身,还是创始团队背景,可以说都是非常体面的。比如失联跑路美国的创始人唐锐,其是清华电子工程硕士,在硅谷 20 年汽车电子研发背景,2013年回国后,在上海张江成立了纵目科技。

2015年至2022年期间,纵目科技先后进行了10次融资,完成了A轮到E轮的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小米集团、君联成业等明星资本,当时估值超90亿元,成为中国ADAS赛道的一只独角兽。

2017年,纵目科技首次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但数月后便宣布摘牌。随后转战科创板、港股尝试上市,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根据其招股书数据,2022年,纵目科技在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内地的供应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4.9%。在中国乘用车APA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纵目科技在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内地的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5.6%。

其客户也不算少,包括理想、赛力斯、长安、岚图、中国一汽都是其大客户,贡献收入达到总收入的93%。

然而光鲜的的背面异常残酷,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纵目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亿元、4.69亿元、4.98亿元,分别亏损4.34亿元、5.88亿元、5.64亿元,累计亏损近16亿元。

亏损持续扩大的背后,则是纵目科技把自己的盘子越铺越大,导致资金开始分散。

而为何想一口吃个胖子,如果从讲故事上市融资的角度来看,这是很多国内科技企业的通病。然而,一旦上市没按照计划进行,随时都有可能暴雷,显然,纵目科技的结局早已经写好了。

然而,这样的解决,被坑的还不止员工,一种投资方更是哭晕在厕所。比如根据其上市前投资者来看,联想系合计持股近10%。

而小米产业基金持股4.73%。其中,小米在2021年受让了1.51亿,同时投资了0.6亿,合计投资大约2.1亿。那么如果纵目科技就此画上句号,小米这两个亿就等于打了水漂。

那么从行业视角来看,纵目科技走向今天这结局,除了自身盘子越铺越大、上市未果等原因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呢?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随着技术的逐渐进化,以及新能源市场格局的逐渐稳定,相关客户,开始发力自由的智驾技术,那么第三方解决方案商,在没有明显差异化路线的背景下,很容易被整车品牌找到平替。

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资本泡沫的破裂,而泡沫一旦破裂,这些被外部资金奶大,尚未实现自我造血的所谓明星企业,立马就会原形毕露,这一点,无疑也是整个智驾行业都在面临的问题。

这也就不难看出,智驾赛道的大洗牌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而纵目科技走向「暴雷」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贰号

编辑|谭松

0 阅读:188

小一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