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那个揭露“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简光洲,如今怎么样了?

暮云史记 2025-02-19 11:06:09

文 、编辑|墨影云光

“真相因良知而显露,黑幕因勇气而洞开。”

2008年,关于“三鹿奶粉”的新闻引爆了网络舆论。

上海记者简光州的一篇《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的报道瞬间将三鹿这个大集团推上了风口浪尖,也拯救了千千万万个家庭。

事后不少人也为简光州捏了把汗,怕他被报复。

而如今已经过去17年了,简光州又如何了呢?

本文内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仅供参考

2008年夏天,甘肃岷县人民医院的儿科病房里,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医生们的注意。

数名婴儿同段时间被诊断出肾结石,这在医学界是极为罕见的。

医生们在检查这些婴儿的尿液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红色沉淀物”。

经过进一步化验,这些沉淀物被证实是三聚氰胺,一种用于塑料制品的工业化学品。

因为患病的婴儿越来越多,医生们就进行了询问,没想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所有患病的婴儿都曾食用过三鹿奶粉。

这下子,全社会都炸开锅了。

然而,这却并不是三鹿集团第一次被发现问题。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三鹿就收到了很多关于奶粉的投诉以及负面评价。

但或许是相信自家企业的影响力,三鹿集团的董事长田文华没当一回事,只是随意敷衍敷衍消费者,另一方面也未能及时展开全面调查,也没有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

直到简光洲听说了此事。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调查记者,简光洲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事件的不对劲。

于是他开始走访众多受害者家庭,简光洲的调查足迹还延伸到了三鹿集团的厂区。

要知道三鹿集团曾经可是有过辉煌的过去。

作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三鹿曾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还被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为中国乳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现在,如果证实,三鹿大厦将倾。

随着调查的深入,简光洲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否将这个惊人的真相公之于众?

一方面,他深知这篇报道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社会震动,甚至可能导致自己职业生涯毁于一旦,人身安全都没法保障。

但他也是一名记者,记者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维护社会的正义。

于是他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不管后果如何。果然,全社会都被他的报道给震惊到了。

本以为会随之迎来正义,却没想到依旧有人指责他。

有人指责他的报道不够客观,有人怀疑他的动机,甚至有人威胁要对他采取法律行动。面对这些压力,简光洲没多说什么,只是坚持自我。

而三鹿奶粉就没那么好运了,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

调查显示,田文华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在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来伪造蛋白质含量。

据统计,约有三十万儿童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而遭受健康损害。

这些孩子中,有的出现肾结石,有的甚至面临终身的健康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后来也介入调查,经过严格的检测,最终证实三鹿奶粉中确实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

法律的制裁也随之而来,田文华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而对于揭露这一事件的记者简光洲来说,2008年就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他因为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当选为年度新锐人物。

然而,荣誉的背后是巨大的压力和争议。有人赞誉他是正义的化身,就有人批评他破坏了行业秩序。

面对这些不一样的声音,简光洲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因为他知道,这是他作为记者的责任,也是他从小的梦想。

简光洲出生在江西省一个普通的村子,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憧憬,踏上了求学之路。

大学毕业后,简光洲选择继续深造,在南昌大学读新闻学硕士。

学成后,简光洲进入《东方早报》,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其中,他对江苏南通福利院强制女孩摘除子宫事件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简光洲的名字开始为更多人所知。

然而,真正让简光洲声名鹊起的,还是轰动一时的三鹿奶粉事件。

面对这个涉及数十万儿童健康的重大事件,简光洲展现出了一名优秀调查记者应有的素质。

他深入一线,不畏权势,用细致入微的调查和犀利的笔锋,揭露了这起惊天丑闻的真相。

但是长期的高压之下,也让简光洲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道路。

2012年,他决定离开一线新闻工作,创办“环智传媒”公司。

虽说他换赛道了,但他的初心并未改变。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继续为真相发声,为公众利益服务。

就在简光洲事业转型的同时,他的女儿也出生了。

以前没有牵挂,现在他有了女儿有了自己的家庭,也要学着平衡一下事业了,不过简光洲热爱的东西依旧没变。

从三鹿奶粉事件到创办环智传媒,他经历了职业生涯的巨大转变,但他对真相的追求却始终如一。

现在简光洲已经不再是那个冲锋陷阵的一线记者,但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这个社会。

参考资料

环球网-《三鹿奶粉事件系列案庭审收尾 田文华流泪悔罪》

中国新闻网-《简光洲:因良知揭出真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