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是怎么了?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出现这种情况……"一位满头大汗的老爷爷躺在急诊室的病床上,面色煞白。
我正在值夜班,看到老爷子被推进来时,心里咯噔一下。老人家今年65岁,是退休中学教师。这不刚打完一场激烈的羽毛球比赛,就觉得胸口闷痛难忍,这才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老爷子确诊为心肌缺血。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接诊的另一位老年患者,也是因为运动不当导致身体出现严重状况。作为一名从医二十余年的心内科医生,我深感有必要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很多人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可是殊不知,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不恰当的运动反而会成为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我们通过王老师的这个案例,细细道来。
王老师退休后,一直保持着运动的好习惯。每天清晨必到公园打太极拳,傍晚还要和老伙伴们打场羽毛球。在他看来,这样的生活节奏再惬意不过。可他不知道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王老师,您平时运动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心率呢?"我一边查看检查报告,一边询问。
"心率?我只顾着打球了,没留意过这些。"王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这正是很多老年人容易忽视的问题,过了60岁,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明显下降,剧烈运动很容易导致心脏负荷过重。特别是在这个年龄段,一定要牢记运动中的"三不做"。
第一个"不做",就是不做超出自身能力的剧烈运动。王老师就是典型的例子,和年轻人一样打快球,这对心脏的负担实在太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
第二个"不做",是不做需要瞬间爆发力的运动。比如快速跑、跳绳、举重等。这类运动容易造成关节损伤,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心血管意外。
第三个"不做",则是不做持续时间过长的运动。即便是强度不大的运动,也要注意适可而止。建议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为宜。
"那我以后还能打羽毛球吗?"王老师有些担忧地问道。
"当然可以,不过要掌握好几个要点。"我拿出纸笔,给王老师画了个简单的运动强度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220-年龄)×65%,也就是您的情况,最好保持在100次/分钟以下。而且要循序渐进,不要一上来就剧烈运动。"
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叮嘱王老师,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时要随时关注身体感受。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停止运动。最好能找个运动搭档,相互照应。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另一位老年患者张阿姨的经历。她就是因为每天坚持适度运动,血压、血糖都控制得很好。这充分说明,运动贵在适度,关键在于科学。
其实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运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就像煲汤一样,火候要恰到好处,才能熬出最滋补的老汤。
一周后,王老师来复查。看到他红润的面色,我就知道调整后的运动方案很适合他。"医生,现在我打球不贪多,也不求快,反而觉得更享受运动的乐趣了。"王老师开心地说。
看着王老师满意的笑容,我深感欣慰。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让更多老年朋友认识到科学运动的重要性。毕竟运动是为了延年益寿,可千万不能因为运动过度反而影响了健康。
记住,过了60岁,运动贵在坚持,重在适度。让我们一起为健康生活加油!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