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水师建设与海上军事行动:鲜为人知的一面

老伍谈史事 2024-11-09 15:11:48

说起乾隆皇帝,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在位时取得的“十全武功”、杰出的治国方法,还有清朝达到全盛时期的广袤领土。不过鲜有人知的是,在这些被乾隆广为宣传的陆上军事胜利之外,还有一段被历史常常忽视的篇章——乾隆朝的水师建设与海上军事行动。

今天老伍就带大家走进这段不太为人所知的历史,看看这位皇帝如何在江河海洋上筑起清朝的防线,以及背后不为人说的艰辛和挫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海疆安全的隐患

乾隆登基以前,清朝的国防重心较多地集中于北方的草原与西部的边疆,所关注的重点为北方的蒙古部落和西域准噶尔部。不过据21世纪的学者斯蒂芬·沃尔顿所言,乾隆皇帝即位之后,逐渐认识到清朝海疆存在潜在威胁,特别是来自台湾、沿海地区以及南洋海域的海上叛乱与海盗问题。

康熙年间,清朝统治者认识到海洋防御的关键意义,派兵攻打郑成功在海上盘踞的区域了。不过至乾隆年间,尽管内陆地域版图已极为广袤辽阔,然沿海海防却相较而言较为薄弱,海盗活动猖獗,致使沿海商船屡遭劫掠。除此之外,台湾岛也频频爆发动乱,郑氏残余势力与外来势力企图再次割据海域。乾隆对这件事很忧心忡忡,他也慢慢了解到了:要想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不光要有厉害的陆军去防守陆地,还要有厉害的水军去保护海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乾隆时期水师的建设

乾隆朝的水师建设可以说是带有明显的应急性质。乾隆早期认识到海防问题,首先从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省份着手防范海上威胁。

①福建水师的兴起

在乾隆的环球战略中,福建水师最先受益于这场变革。据《清实录》记载乾隆初政时,即遣官赴福建海域剿捕海盗,并加强该地区水师防御。因其深知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前沿,福建水师之战略地位,关乎台湾之管控及东南海权之捍卫也。

为了创建福建水师,乾隆颁令打造巨型战舰,并强化对沿海百姓的管理,使其融入水师系统。在福建水师的扩军计划中,船只的改善至关重要。为能更有力地抗击海盗与外寇,乾隆饬令造船工匠参考西洋帆船技艺,与此同时改进传统中式战船,以提升海战中的灵活性与攻击力。

②广东水师:南海防线的中坚力量

与福建东南沿海相比,广东水师的任务更为艰巨。这是由于广东扼守南海航线,而这些航线乃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欧洲贸易往来的关键通道,极易遭受海盗的滋扰与侵袭。

经过两次缅甸战争后,清朝愈发注重对南方海域的防卫。为保南方海岸线无虞,乾隆饬令广东、广西水师按期巡洋,并强化了对港、道的管理与控扼。再者他还大力襄助水师进行物资补给和操练,以确广东海域之安谧与稳定。然虽水师规模剧增,然一关键问题仍无可回避,即财政资源极度匮乏。

③水师的局限与问题

如有些历史学者所言,乾隆时期的水师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据《清史稿》记载水师虽已初具规模,然其实力悬殊,尤以面对经验老到之海盗时为甚,清军海战训练匮乏显见一斑。水师素质和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军事实效的关键。战船往往是新造的,但水兵的训练却跟不上;部分海防长官在地方贪腐,也影响了水师的有效运转。

这些问题在林爽文起义期间暴露无遗。林爽文起义爆发于台湾,虽然起义军主要在陆地上作战,但当时清朝海洋封锁不力,给了叛军喘息的空间。而清廷由于水师的羸弱,不得不依赖地方势力,最终费时接近一年才平息叛乱。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海上军事行动的高光与隐患

虽然乾隆时期的海上军事建设有很多不足,但是在海上军事行动里,还是有很多值得夸一夸的胜仗,以及挺有意思的瞬间。

①平定台湾:水师重要性的初现

1790年代,乾隆派出精锐的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围剿台海海盗,平定台湾林岑之乱。福建水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切断了叛军的水上补给线,这个时候配合陆军阻止了叛军外逃。通过这一行动,水师展现出了对战场形势的重要影响力,也多少证明了这支新兴力量的价值。

②对海盗的持续斗争

不光是台湾问题,在南海一带海盗肆虐的背景下,千载岭海战成为了南方水师的一场关键战役。尽管水师在人数和火力上有一定优势,但还是展现了急功近利的短板,清政府采用了一次性的限定打击手段,没有彻底消灭海盗问题。老伍认为,这正反映了乾隆朝水师奋斗目标之间的矛盾:乾隆既试图通过强大的水师展现海上权威,但他的财政限制和发展时间短板让这一目标难以深入推进。

四、权威观点与历史的反思

关于乾隆的水师建设,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历史学者唐长孺认为,乾隆虽重视海防,然水师初有成效,然未行长期有效之军事训练与技术支持,致其战斗力薄弱。《康熙与乾隆的水师发展比较研究》则指出,乾隆远不如康熙重视海军,他更偏爱总结“陆上武功”,导致水师发展滞后,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正视海防重要性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老伍认为,乾隆的水师建设虽然有其显著成效,但本质上面临两大掣肘:一方面是行政效率低下导致的资金和组织不配套,另一方面则是过度依赖传统陆地战术,没有及时学习、运用新的海上战法。乾隆皇帝的最终尝试,虽然在当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但为后来的沿海防卫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语

相比于“十全武功”的辉煌被吹捧的胜利光环下,乾隆皇帝在海防方面的贡献不如他的陆上成果那般广为人知和高度评价。不过正是这些决定了海上帝国稳固基础的水师建设与军事行动,才使得清朝得以在辽阔的海域上维持至清末的海洋秩序。

乾隆朝海防建设的探索与挫折,给后世的清政府留下了有限但珍贵的三个启示:第一是水师必须与陆地军队齐头并进,才能避免成为国家防线的隐患;第二是财政支持和官员监督至关重要,水师的失败往往源自无效的管理;第三是学习吸取外国海军技术和经验绝不可忽视。乾隆虽已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然囿于时局,未能彻底解决之。

现在来看,这段被遗忘的历史,远比那些名垂千古的辉煌战绩更具借鉴意义,也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巅峰时期的背后都有未曾解决的困境。

本文参考资料:

▷《清史稿》。

▷《康熙与乾隆的水师发展比较研究》。

▷斯蒂芬·沃尔顿,《帝国舰队:清朝的水军和海防》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