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中和四年,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汴梁火拼,史称上源驿事变。这是一场唐朝版的鸿门宴。其过程曲折离奇,不断反转,不禁让人瞠目结舌。事件起因是黄巢围殴朱温,李克用率兵来救。朱温死里逃生,此为反转之一。然后朱温摆酒答谢李克用。期间李克用出言不逊,惹恼朱温。朱温杀心顿起,转眼间恩人变仇人。此为反转之二。朱温派部下火烧上源驿。醉酒之后的李克用马上就要被烧死,不料天降大雨灭了大火。李克用乘机突围。此为反转之三。
随后李克用亲兵薛志勤、爱将史敬思等人护卫着主公越墙而出。史敬思负责断后,因寡不敌众,力战身死。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暗杀过程之中,梁军之中也发生了一起乌龙事件。当时朱温的部将杨彦洪和朱温密谋。他告诉朱温,沙陀人骑术高潮,急于逃命的时候必然骑马狂奔。主公可下令,但凡见到骑马的直接放箭射杀。朱温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下令遵行。不过讽刺的是,杨彦洪为了追击李克用,急切之中也纵马狂追。朱温牢记着杨彦洪的嘱咐,于是命令手下万箭齐发。可等朱温率部下上前,发现被射死的竟然是杨彦洪。
李克用虽然有惊无险地逃过了一劫,但损失却相当惨重。特别是监军陈景思、爱将史敬思的死,让李克用痛心疾首。李克用回到军营,就要点齐本部兵马与朱温火拼。而李克用身边的刘夫人及时制止了李克用。刘夫人认为此事罪在朱温,理在李克用。但如果李克用怒起火拼,那就有理也说不清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刘夫人的建议还是比较清醒的。朱温敢在城内谋杀李克用,没准在城外也留有后手。万一附近还有梁军伏兵,李克用攻城不下还被两面夹击,那就追悔莫及了。李克用最终强忍住这口气,回去准备向朝廷告状。
临走之前,李克用特意写了封信送给了朱温,指责他不守信用,忘恩负义。朱温看信之后,果断也给李克用回信一封。在朱温的回信中,朱温把责任全推到了杨彦洪身上。朱温假装自己毫不知情,撒谎说朝廷怕李克用功高盖主,就同杨彦洪合谋害李克用。如今杨彦洪已被我诛杀。朱温简直是奸诈无比。杨彦洪如今已死,死无对证。可怜杨彦洪好心为朱温谋划,死了还被朱温利用了一把。
李克用怎么会听信朱温这种骗鬼的谎话。回到太原之后,忍无可忍的李克用连上八表入长安,一方面强烈控诉朱温的卑鄙无耻行径请求朝廷废除他的官位;另一方面与朝廷谈条件,如果朝廷答应了自己,以后自己会随时听朝廷号令。
虽然朝廷知道李克用确实受了委屈,但他处事却要看实际情况。黄巢起义失败以后,大部分降军投到了蔡州的秦宗权的麾下。如果此时废掉朱温的官职,他会不会与秦宗权合流再起造反呢?朝廷只能和稀泥地劝李克用以大局为重,进封他为陇西郡王,勉强安抚住了他。
上源驿之变结束了。然而事后如果仔细揣摩,你会发现这当中充满了太多的乌龙和神反转。首先,李克用和朱全忠代表的并非个人利益,也是代表着一个军阀集团。朱全忠作为乱世枭雄,因为李克庸出言不逊就谋害李克用。这种戏码,如果是网上的爽文以及港台黑帮影视剧的逻辑,还算合理。但是和枭雄的逻辑不符。
朱全忠或许会对李克用出言不逊感到不爽,但是仅仅这一次出言不逊就萌生杀意,逻辑上根本不符。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小节度使,周围都是强敌,自己能活下去都不错了,谁还敢去招惹最强的李克用。按常理来说,远交近攻。朱温应该与李克用交好,从而兼并周围的敌人。
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地觉得朱温是枭雄、暴君,智商肯定是负数。朱温其实也是个能力很强的人。此时的朱温,刚刚从反贼变成地方军。就算他现在有推翻唐朝,建立大梁的野心,他也不至于傻到先啃最硬的骨头把自己硌死。那样只会给他人做了嫁衣。
虽然以上分析,看似上源驿之变不合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对晚唐和五代的走势产生了巨大影响。两大枭雄就此彻底撕破脸皮。今后,在朱温扫平中原诸势力的时候,位于西北方居高临下的李克用就经常背后捅刀子。只要朱温的敌人向李克用求救,他不惜血本也要发兵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