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国幻影2000战机在乌克兰领空击落俄军无人机时,马克龙的“核保护伞”言论已震动欧洲。这场高调军事介入背后,却暗藏巴黎的深层焦虑,既要展现欧盟领导力,又试图为随时可能的战略回撤预留后路。
马克龙近期对俄攻势骤然升级,不仅将俄罗斯定义为“欧洲头号威胁”,更罕见提及核威慑,承诺为盟友提供核防御。法军幻影战机赴乌作战的首战告捷,被视为北约直接参战的标志性事件。但俄军迅速调整战术,苏-35战机与S-400防空系统协同部署,迫使乌方承认“西方战机维护体系难以持续”。
法国的矛盾姿态折射出欧盟内部困境。德国智库研究显示,欧洲对俄制裁已导致自身工业产能下降12%,能源价格较战前暴涨47%。马克龙虽高呼“不能让俄罗斯获胜”,但法国国民议会近日否决了对乌追加军援提案,暴露出国内反战情绪的蔓延。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嘲讽称:“巴黎的强硬表演只为转移民众对经济溃败的注意力。”
军事专家指出,北约战机的战场效能被严重高估。乌克兰缺乏配套的预警雷达与电子战系统,幻影2000的航电优势无从施展。俄军近期启用“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与“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组合打击,已摧毁多处西方援乌装备集散地。数据显示,俄乌战线日均无人机交战频次突破300架次,传统空战模式正在被改写。
马克龙的“战略投机”面临双重风险:若持续加码援乌,可能触发俄对北约目标的直接反击;若后撤妥协,则欧盟领导地位将遭质疑。俄外交部已警告“法军人员出现在乌克兰即视为合法打击目标”,而拜登政府却对巴黎的激进举措保持沉默。这场危险的“胆小鬼游戏”中,真正的输家或是被大国博弈反复撕扯的乌克兰,其防空系统残存率已不足战前的35%,前线士兵平均作战寿命不足48小时。
法俄博弈的终局或将由经济耐力决定。随着欧盟通胀率再度攀升至6.8%,马克龙的支持率已跌破30%。当欧洲民众开始为电价账单而非地缘政治投票时,巴黎的“核大棒”恐将不得不收回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