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的松弛,刻在娱乐钞票上

风生 2024-07-29 11:52:20

任何一项活动,只要具备「国际认可」、「耗资巨大」、「海量关注」其中一项,那它必然是场名利斗争。

这些奥运会不仅具备,甚至还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松弛感”为关注度热场。

在「更快更高更强」的“理想派”背后,其实聚集着一群紧盯利益的“现实派”。

娱乐生态就是众多“现实派”中的一员,毕竟作为「名气换取利益」的代言人,依附话题也是事业心的体现嘛。

争名

如果说官方及品牌商邀请内娱明星参加是看中其在国内的影响力,方便开拓中国市场;

那反过来,内娱明星的应邀也是同样目的,借全球化活动为履历添墨,以便更好的在国内发展。

必须承认,直至今日关于参加国际活动的“留洋镀金”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这既是形象故事的头衔,也是撬动市场的支点,优绩社会下「国际形象」对名人们来说太具诱惑了。

更何况,当下整个舆论场都在“主动推流”巴黎奥运,即使你跟奥运不熟,合作、平台、受众等都会有意无意的引导你去参与。

而且奥运会是难得可以关明正大探讨“国家竞技”、渲染民族情怀的国际性活动,这些在宣发标签都是稀缺资源。

内娱生态内外区别在于:内娱的名利阶层与传统的上层结构是“相通”的,而这影响的可不只是“名气和利润”。

「德艺双馨」是向上的门卡,是可以辐射到行业、商业、甚至更广阔领域的捷径。

难得遇上一个欢迎蹭的国际活动,和一届巴不得娱乐化的奥运官方,这些道理应该大部分艺人团队都深知吧。

有点心机的打个内外信息差,在国际镜头里营造成“东方世界的巨星”形象,完成从外到内的升咖也有可能。

所以近期准备迎接一系列的“奥运专属视频、摘金庆贺、观赛vlog、互动挑战”等的热搜。

逐利

奥运会再是个草台班子,那它也是一项极其烧钱的班子。

但毕竟也是商业项目,不开可能只出不进,复刻日本奥运亏210亿元吧。

除了传统的旅游业增收,这帮全世界赶来的娱乐界名人,其实也在帮奥运赚钱。

当然,这不是说把明星请过来表演然后不给钱。

而是用明星们的影响力来帮法国涨价:项目亏损也要保持赚钱的形象,让后续投资扭亏为盈的希望,这样的故事大家应该也听过吧。

先让明星带动粉丝,粉丝实现“跨群体、跨媒体、跨地区”的进行捧场。

宣发的费用向来是“隐性巨额支出”,粗暴的刷屏可比宣传开幕式的藏彩蛋收益更高。

还有,这不叫「交易」,而是「交流」,要把商业性降低,把收益预期升高。

而且也不能是官方去跟明星们谈,而是由赞助商们去谈,条件方面就官方辅助;

可以是观影位置,周边活动的名额,甚至媒体资源、官方镜头推广、XX大使噱头等。

品牌需要明星推广,明星需要国际化镀金,官方看中各位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力...

这就是一条很成熟的商业链,谁都获得自己想要的。

顺带割一下巨星的“免费广告”,例如间接促进票务,诱导官方周边销售,促进广告收费的涨价,帮忙宣传理念等。

这近半个月的周期里让不同地区的顶流主动过来,所产生的的长期利益更是不可估量的。

虽然可能有人因开幕式撤资,但也不排除有人半路加投的可能...是吧。

困境

一个不争的事实:奥运会越来越主动拥抱娱乐圈。

这既是开放的象征,也预示着关注度下滑的事实。

随之相关的还有“奥运的身价也备受质疑”:光鲜的国际活动,它真就代表泼天的富贵么?

近几年的奥运会就像国际组织默契捧出来的“泡沫”,部分项目的低观赏性、全球化思潮的变动、政治比重的增加等都在导致这个泡沫越来越具象化。

一旦有人产生质疑时,已经说明这个顶流接近坍塌的边缘。

而且由于庞大的体量,其观看结构也是一种松散的存在。

它不像温网由地区、文化、上层支撑构筑的社交质感,也不像世界杯的观赏商业均衡的赛事制度。

这份困境也成了把奥运推向“拥抱多元文化”的理由,消费层级更广的、辐射范围更多的,只会越来越被拥抱。

因为他们所携带的关注和资金,是奥运下个阶段探头的希望。

流行文化的娱乐代表们:不管是网红、明星、媒体平台只会逐渐成为座上宾,这也是奥运一种应对困局时,必然产生的自救。

假如哪一天,奥运会真过度成一种输出理念的媒介、资本选秀的平台时,会不会还有人怀念哪个旧时代的传统体育活动了?

0 阅读:46

风生

简介:随风而生,随心而说。一个不太合群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