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的一则新闻吸引了广泛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对于华为经营策略的评论在网络上掀起波澜。
回溯至今年5月,孙凝晖院士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对华为的发展模式表达了看法,指出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强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需要更为开放的路径。其中,“华为似乎倾向于封闭与垄断,或许我们应当避免效仿,用中式的封闭对抗西式的封闭,恐怕难以取胜。”这番言论在半年后的今天,不仅激起了多方讨论,更在网络上引发了针对孙院士个人的大量攻击性言论。
重新审视相关视频内容,不难发现孙院士对华为模式的评价并非全面否定,他还提到了华为模式的高效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然而,不少网络大V却选择性地截取部分言论,自9月底起对孙院士展开了断章取义的批评,甚至出现了诽谤与辱骂,这一现象似乎有着某种集体默契。
面对孙院士可能遭受的网络暴力,新华社旗下《财经国家周刊》于10月23日发表了题为《科技创新呼唤理性声音,拒绝煽风点火》的文章。文章指出,技术问题应当回归技术本身的讨论,但某些网络意见领袖利用技术知识的门槛,操纵网民情绪,将原本的技术探讨转变为骂战,这种行径无异于为了流量而失去底线。文章进一步强调,在网络空间中“互撕”并不能提升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考虑到我国已有近800家实体被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当前更应尊重并支持科学界的探索,促进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深入交流,这才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
新华社期刊的表态无疑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原则性,多方协作共谋创新也是当前各行业发展的最优选择。然而,在这场关于“垄断”的争论中,不禁让人思考:为何有人愿意冒着网暴院士的风险,也要在全网范围内对一个半年前的短视频内容进行如此猛烈的抨击?或许,正如“皇帝的新衣”一般,一旦有人敢于发声,便可能真的触及到了事实的真相。
近期,有自媒体文章对华为云中标“西安市‘大数据’服务中心”项目提出了质疑,包括中标金额与预算完全一致以及因符合性审核的服务商不足三家而废标等问题。同时,还有文章直接指出华为模式的潜在危害,将其比作“烟囱”,认为一旦用户进入华为生态闭环,便可能受到束缚,且一旦生态崩溃,将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文章还提及了某银行因采购华为设备后无法适配其他模型而遭遇的困境。
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需以开放包容的业务模式为基础。如果业务模式本身过于排他,不利于产业发展,那么再多的舆论操控也无法掩盖问题的严重性。毕竟,在当下,开放生态、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