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者共探新闻教育:数字化时代,媒体人才如何“破茧成蝶”?

华舆 2024-06-17 10:00:28

【东西问客户端6月14日电】伴随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背景下,由中央民族大学(MUC)和全美传播学会(NCA)联合主办的“融合、多样性与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暨第四届NCA-中国双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美等五个国家的60多名学者,围绕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转型与智媒时代媒体人才的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2024年6月14日,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教授彭增军参加“融合、多样性与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暨第四届NCA-中国双年会)。孙晨慧 摄

会议现场,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教授彭增军指出,在新闻学领域,机器人新闻已经开始专注于新闻生产环节,但在反馈、传播等环节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与人的连接性。他认为,未来的研究不仅要关注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还要深入探讨“人对人工智能的影响”这一领域,以实现人机协同、共同发展的目标。

彭增军进一步强调,中美在新闻教育转型中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除了重视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技术学习合作交流外,双方还应共同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保持警惕性,并寻求共同解决之道。他呼吁中美学者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2024年6月14日,美国刘易斯克拉克学院的Kundai Chirindo副教授参加“融合、多样性与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暨第四届NCA-中国双年会)。孙晨慧 摄

来自美国刘易斯克拉克学院的Kundai Chirindo副教授则从另一个角度分享了他的观察。他表示:“中美两国在媒体行业的工作方式和差异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在收听中国新闻广播时发现,图像处理与语言处理技术的结合为中国新闻制作带来了创新,这是美国可以借鉴的地方。”他认为,数字化时代对新闻教育和媒体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Kundai Chirindo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数字化不仅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流程,也影响了新闻学教育的方向。教育者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探索新技术在新闻教育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术。”他强调,教育者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新技术,并鼓励他们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新闻实践中,以培养具备数字化素养的媒体人才。

  ▲2024年6月14日,由中央民族大学(MUC)和全美传播学会(NCA)联合主办的“融合、多样性与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暨第四届NCA——中国双年会)在北京召开。孙晨慧 摄

“短视频的普及正在重塑人们的认知方式,视觉信息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传播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亚太新闻传播学会联盟主席、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发表了题为《多模态信息生态与人类交流的未来》的演讲,在回顾chatgpt的里程碑式进展后,深入探讨多模态信息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她以chatgpt生成的雪莱《西风颂》抽象图片为背景,生动地展示了语言模型如何打破传统界限,为图像视频领域带来新可能。在她看来,面对技术的发展,新闻从业者要积极将技术应用于实践。

  ▲2024年6月14日,“融合、多样性与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暨第四届NCA-中国双年会)现场图。孙晨慧 摄

中美学者还就如何培养具备数字化素养的媒体人才进行了深入探讨。不少学者表示,伴随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未来的媒体人才需要具备跨媒体、跨领域的综合能力。因此,新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数字化时代中脱颖而出。

此外,中美学者还就新闻传播领域的多样性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多样性是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推动新闻传播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新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在变动的世界中,了解叙事的发展及多样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事件。(完)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