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瘦了!”这个2024年开年的头条新闻一度冲上热搜榜首。
是什么让这位胖了一辈子的女孩甘愿跳出舒适圈?
有人会说,贾玲是为了营销她自己精心导演的作品《热辣滚烫》。
也有人会说她是为了钱。
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都不正确。
贾玲疯狂地减肥体现的是她对自我的追求,对未来工作的追求。
“我的下部作品将聚焦于现实。”
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似乎宣告着贾玲将离开喜剧,步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对于观众来说或许是不相信的,但结合她从一个慈眉善目的胖子变成一位纯欲的美女来看,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可能她会像王晶导演所说的那样:喜剧女演员终会选择做自己。
01
普通家庭的抉择
年幼时的贾玲就是肉嘟嘟的样子,长着一张小圆脸和一对标志性的酒窝。
她自小在农村长大,她既会爬树掏鸟窝,又会下河抓大虾。
十岁那年,《曲苑杂坛》在全国范围内爆火,每次放学回家,贾玲都会跟着节目模仿。
一天清晨,贾玲在屋内琢磨表演家洛桑怎么学习鸟叫的,院里突然传来爸爸的声音:“玲玲,你又去掏鸟窝了?”
看到被自己忽悠来的老爸,童真未泯的贾玲咧嘴笑了,心想洛桑的口技也不过如此。
此事一过,家中人都知道贾玲有极高的表演天赋。
为了不让贾玲的天赋就此埋没,在她十二岁那年,家人把她送去了艺术学校学习表演。
贾玲开始了她学习表演的第一步,可惜成名之路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平坦。
尽管没日没夜地练习神态、语速、表演情绪,但抵不过激烈的竞争。
在她18岁那年,贾玲满怀激动地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可惜最后还是遗憾落榜。
那年的她无比难过,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想要再坚持一年就只能自己打工。
擦干眼泪没有怯懦,贾玲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试。
终于,她熬出了头,在来年的考试中贾玲同时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表演和相声专业。
“你好,你女儿考上了戏剧表演和喜剧表演,选哪一个?”
家中不会说普通话的母亲接到了学校打来的电话,用方言回复戏剧却被误以为是喜剧。
虽有意外,但贾玲还是成功进入了中央戏剧学院,阴差阳错下还成为了冯巩的徒弟。
“姐姐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贵人。”
在贾玲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的同时,姐姐也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
可惜,当时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最多只能负担起一个孩子读书。
姐姐从父母那里得知情况后,背着贾玲找父母沟通:“我不想读书,你们让小玲去吧,她比我要聪明一些。”
父母瞬间红了眼眶,姐姐在备考中吃的苦他们可都看在眼里。
两个孩子不管是谁不能继续上学,父母的内心都是难过、自责的。
最终一家人还是决定让贾玲继续进修。就这样,贾玲背起了行囊,前往北京踏上了表演之路。
当时相声专业里女演员的数量很少,贾玲作为凤毛麟角的其中一位,被冯巩老师格外照顾。
用自己的名额挤掉了姐姐入学的希望,贾玲心中下定决心要混出一番名堂。
上课是乏味的,但贾玲从未有一丝懈怠,只因这来之不易的求学路。
贾玲时常和家里母亲打电话来缓解学业压力:“妈,我以后肯定会出名的,到时候我给你买冰箱、洗衣机,让你少吃点苦。”
母亲笑着表示自己苦点无所谓,主要是不能苦了贾玲和姐姐。
意外总是来得突然,还没等贾玲毕业母亲却永远闭眼了。
在贾玲上大学期间,母亲李焕英坐在父亲的小翻斗车上去拉稻草不幸摔倒,这一倒便再也没有起来。
后来每次想到母亲,贾玲总会以泪洗面,她知道再多的名与利也换不回已故的母亲。
李焕英离世后,父亲整日怀揣愧疚,为了供贾玲读书,他卖了家中老宅。姐姐也分出了自己大半月的工资来供妹妹上学。
在家人的帮助下,贾玲后来也不负众望获得名与利,只不过这条通往成功的路并不是那么好走。
02
有使命的表演
毕业后的生活并不如贾玲所想的那样美好,工作难找极了。
一个人北漂的她住在狭窄的出租屋中,艰难时靠吃泡面度过了一个多星期,为了躲房租在屋里躲了一个多月,每次出门只敢在晚上。
姐姐得知贾玲日子过得如此艰难后,替妹妹找到一份高速公路收费的稳定工作,劝她回来却遭到拒绝。
只因答应母亲混出名堂还没有完成,家里的各种家电也还没有安置。
好在冯巩意外得知了贾玲的近况,想到贾玲在学校中努力汲取知识的模样,他忍不住伸出援手道:“我给你找地方住,我管你饭。”
贾玲闻言涕泗横流,她没想到平常严厉到苛刻的老师,在生活中却这么平易近人。
冯巩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此后他一有演出就推荐贾玲,贾玲慢慢地可以养活自己了。
直到2010年,在冯巩的推荐下,贾玲和白凯南一同登上春晚合作了相声作品《大话捧哏》,一对标志性的酒窝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位胖胖的女孩。
自此,往后三年的春晚舞台观众们都能看到贾玲的身影,贾玲成功了,至少她不再是无名之辈了。
父亲和姐姐也因有贾玲这个亲人而骄傲,时常和周围邻居分享贾玲的现状。
“女孩子别总说相声。”
一直以来,贾玲均以表演相声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长而久之,这也让她有了危机感。
思索了一段时间,贾玲决定投身于演绎小品。
那些年贾玲演绎了十多部小品节目,从《喜乐街》到《泰坦尼克号》,一位喜剧女演员就此出现。
她在2016年以自己真实经历改编,为已故母亲创造出了部小品节目《你好,李焕英》。
“妈,我给你买了冰箱。”
“妈,咱家有钱了。”
“妈,我好想你。”
小品表演中,贾玲几度哽咽说不出话,最后一幕更是嚎啕大哭,她以切身经历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到此时,观众们才真正了解这位看着乐观,内心却藏着巨大痛苦的胖女孩。
这么多年演绎的作品数不胜数,贾玲感到自己有些江郎才尽了,时常因没有灵感而焦虑。
迷茫的日子持续了一年,贾玲这年每天靠研究经典作品来度过。
沉寂过后的日子里,贾玲参加各大综艺节目,参演各种喜剧。
她以各种扮丑的方式来博得观众一笑,赢得观众的掌声。
贾玲的种种表现尽显她自己曾说过的话语:“我没有面子的问题。”
不过冯巩却见不得爱徒这样“糟践”自己,他不由得劝道:“你这样自毁形象,小心嫁不出去。”
尽管知道师父是为自己好,但贾玲依旧我行我素:“喜剧就是逗大家乐,我以诚待大家就好。”
这段时间也曾有流言传她是姜昆的私生女,而这位喜剧人竟直接晒出了和姜昆的合照并配文:“失散多年找到爹了,像不像?”
贾玲总是真诚的,以真诚对待节目,更以真诚对待观众。
“人生中经常两者不能兼得,至少在热爱的领域,贾玲做到了绽放自己”。
成功后的贾玲无比感谢父亲和姐姐,给他们买车、买房。
她更是没有忘记恩师冯巩,时不时就邀请老师来家里吃饭,和老师交流喜剧表演方面的知识。
但母亲的离世在贾玲心里总归是一个坎,越成功就越想念她。
沉淀了几年时间,贾玲终于鼓起勇气,下定决心要为母亲拍一部电影,以此这种方式来纪念她。
在电影拍摄初期,贾玲特意为冯巩设定了一个角色:“师父,我有一个角色准备请您来客串一下,片酬三十万行吗?”
怎知冯巩的一句话让贾玲感动落泪:“跟我还谈什么钱,你把剧本拿来给我看看。”
听了冯巩的话,贾玲的心灵受到触动,除了家人,没人对自己这么好。
她下定决心要拍一部好片,不仅是给已故母亲一个交代,更是给师父、姐姐、爸爸这些对自己好的人交代。
2021年春节,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这是贾玲导演的第一部电影。
影片在喜剧中穿插着温情,贾玲真实地演出了和母亲的种种点滴。
不少影迷带自己的母亲前来观看,最终该电影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票房一度冲破记录。
带给大家欢声笑语的同时,只有贾玲一人忍受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没人知道,贾玲曾多少次落泪,多少次想李焕英想到失眠。
随着《你好,李焕英》的成功,贾玲也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路到底怎么走。
没过多久,另一部她主导的电影携一则炸裂的消息一同前来。
03
转折亦是开始
2024年年初,出现了一则火爆全网的新闻:“贾玲暴瘦一百斤!”
消息一放出来就受到了全国网民的关注,很多人都对贾玲“瘦了一百斤”表示不可置信。
随着电影《热辣滚烫》上映,贾玲暴瘦之谜迎刃而解:剧中角色的需要。
从一个近两百斤的大胖子到一百斤的骨感美女,贾玲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影片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累计票房高达34.51亿。
贾玲的励志减肥故事让人动容,她的坚持和努力不仅改变了外貌,也改变了他人对贾玲的认知。
“为了演绎事业奉献终身。”
票房和观众的支持,是贾玲当导演和演员成功的最好证明。
正当人们以为贾玲会一直为喜剧事业奋斗的时候,她却导演了另一部作品。
在路演时接受采访的话语,似乎宣告着她将离开喜剧决定。
似乎喜剧人生并不是贾玲的最终追求,正当人们以为贾玲会一如既往投身喜剧事业发展时,一则采访悄然袭来。
她在接受路演时透露下一部电影已经开拍,表示这部电影是让人思考的电影,想通过自己让大家认识到传销组织的黑暗面。
或许是想到低谷期老师的帮助,亦或是厌倦了在荧幕上扮丑博人一笑。
贾玲欲将事业重心将转到电影方面,这从侧面也折射出她正与“喜剧”二字渐行渐远。
她的抉择印证了王晶在某档节目中说的一句话:“任何喜剧演员,到了年纪都不愿意拍喜剧。”
著名喜剧演员周星驰不例外、吴君如也不例外。
当时的吴君如曾靠喜剧一飞冲天,但有天突然宣布不接喜剧,以至于事业直线下降,吴君如也在这时开始减肥。
记得王晶导演曾在私下就此事询问过吴君如:“好好的,你为什么要把钱往外推?”
听闻此话,吴君如放声哭泣,不是为了钱,也不是后悔,仅仅只为取悦自己:“我美了我很开心。”
王晶还透露周星驰很少拍喜剧是因为,周星驰想把机会让给新人。
在参考了吴君如和周星驰的“归隐”后,王晶总结出喜剧明星在到达一定年纪后,都不会再继续拍喜剧。
因为他们想体验一些不曾体验过的人生,为自己而活,更重要的是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贾玲也正把标榜自己大半辈子“喜剧女演员”的称号取下,她的下部电影《转念花开》是一部现实题材影片。
在喜剧领域获得成功的贾玲,尊崇内心从社会责任感出发,以自身影响力来为社会谋发展。
贾玲暴瘦的背后,表面看似她是在为《热辣滚烫》角色塑造而减肥,实则为追求自我,对曾经的自己道别。
人生中每一个转折点都对应着不同的道路,从相声表演到演绎小品,再从小品演绎到综艺、电影的转变。
贾玲每次都能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全新的旅程,相信这次,她也定能以昂扬的姿态踏入现实题材影片的大道。
一个像向日葵般温暖的女子,一路披荆斩棘,贾玲值得拥有所有美好的一切。
小品靠没原创,作品靠煽情,坑完钱就跑,搞不好还是洗钱,谁吹她谁傻子。
不管怎样,减肥的毅力是真的,这就让人敬佩。总有人说她是为钱减肥,就非常扯,电影都没上映谁能确保赚钱?更何况她胖的时候赚钱能力弱吗?不减肥活不下去了?自己身边多少人减着减着就不减了
就凭这毅力,无条件支持贾玲
减一次肥就能赚到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能办到[得瑟]
赚了足够多的钱,就不用再为了取悦他人让自己处于不利健康的肥胖状态了,有健康才能舒服花钱。
不感兴趣
离开那身肉贾什么也不是了[无奈吐舌]
我觉得她减肥不单纯是为了钱,减肥是有利于个人健康和形象的事,如果能坚持成功我相信谁都愿意去做,而且还可以顺带把钱挣了,那这动力更足了。我相信大都数不顶她的人,也就是动不动被她的拥护者说酸的人[得瑟],并不是看不惯她减肥也不是看不惯她挣钱,而是反感她又把这种把戏放在电影里面,就跟她的小品一样,各种强行煽情,烂俗[呲牙笑]
一个戏子,吹她干嘛,她赚的钱给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该出栏啦!
第一部电影是妈妈,第二部是自己减肥,弄第三部前看来🉐整个初恋或是生个孩子了,江郎才尽 海女智短
这个老女人天天炒作真恶心
看来我的毅力也不差,住院40天,从140斤瘦到不到100斤,平均一天一斤多……
如今的印度电影就是个公共厕所,像这种片子算是良心没让狗吃了。投资N多亿,你觉得她们这些能吃多少,或者说敢吃多少,烂到根的市场就那么回事吧,比起那些玩意来说,起码她还想做点事,想弄点成绩。不然随便找个烂本,一样的投资,观众你奈我何。话说,这种摆烂的,能叫的出名的还少么?麻花后面那几个,你都不如花钱去钟点房睡个觉了。
想走美女路线,可惜了,她已经把自己的路走死了,已经没有路走了,和范美女一样拿了她不该拿的奖,中国不缺身材好的美女,如果硬要把自己归身材好的美女一类,那只有排到最后一个,所以她没有路可以走了
喜剧赛道她数一数二,其他赛道她萌新,哪怕是导演赛道,她进去了但很难混,消费自己的热度一次二次可以,三次四次呢
克里斯蒂安·贝尔,人称“气球人”,为了拍电影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改变体重了, 瘦了胖,胖了瘦
我高血糖,3个月减了8公斤。大肚子没了,双下巴也没了,怕死怂的很给我累惨了,瘦下来也敢挺胸走路了不至于肚子比衣服还大[笑着哭]。贾玲这种50公斤的那真是脱胎换骨了,
靠搞笑弄出名堂,有人气后,慢慢开始注意个人形象了,开始减肥寻找新的星途,也很正常,出了名后,换谁,也不想一直装疯卖傻的一直博人一笑一路走到底的。
废了
炒过头了,减个肥居然还去拍了个纪录片[得瑟]
无论有啥方法减肥,都会严重的损害身体,但演绎人不在乎这些,泰国人妖能活多少年?他们自己心里很清楚……都是为了钱。
不会还有观众为贾玲的电影买单吧??不会吧不会吧
假玲
怎么的?喜剧只适合胖子?胖子是笑话?
减肥后没再关注
很空泛,很单调的电影。看的是电影还是她减肥的故事?一个预告能看完全部电影,这也叫电影?值那票房?电影是什么?
屁都不是!
下一部电影至少不会亏钱,但是如果不爆款可能就看不到她了[笑着哭]
从来没觉得她讲的相声好笑,她演戏也很尬!
喜头悲尾就是他干的
它肥也好瘦也罢,跟我没任何关系!反正看到它不顺眼!
真搞不懂
减了过后有妊娠纹吗?
靠减肥能赚的盆满钵满可以说她是个成功的商人,但电影确实垃圾
不胖的时候不瘟不火,增胖以后火了,钱挣够了,功成名就追求健康了,减肥
翻拍就翻拍吧。。上了科技和大投入自己减肥,完了贩卖女性身材焦虑来上票房。。这套路就有点。。。。
胖你们又说不好,瘦了,你们又说不好,还让不让人活了[笑着哭]
减个肥都能是光荣事迹 人家扫大街的大妈都比你励志
呕
吃了瘦肉精?肥肉少了,价钱高。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更比一条远
我还是喜欢她胖得像个皮球的样子!
相对于她而言,得不偿失
不喜欢这人
该结婚的年龄了,名财全有了,就差男人了,之前那么胖虽然搞笑,但是对比现在的形象还是差别蛮大的,好找对象了
主要还是翻拍吃现成,减肥的励志故事哪怕现编都有无数个,她非要直接抄袭翻拍吃现成,嘴上大家吹着,实际口碑已经毁了
关键得有个好爹[抠鼻]
女人都不喜欢自己扮丑,反正钱也捞够了
就是疯狂捞钱 等风评一边倒以后就转型幕后 反正也赚爽了
以为自己蛮聪明,其实她现在什么都不是
从抄袭小品,到抄袭电影,下一个抄袭啥?????
贾玲是中国电影的罪人,将被刻在耻辱柱上。
[流鼻涕][流鼻涕][流鼻涕]冯巩是她亲爹,普通家庭?
瘦成了姜昆的替身!
贾玲是谁?
成功的秘诀=高情商+努力+>50%的正确选择
肥婆减肥记,纯靠营销炒作的大烂片,恶心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