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一个铿锵有力的女声响彻整个法国总统竞选大会,“我认为,法国应该由一男一女两位总统共同治理!”
在场西装革履的政客们纷纷看向眼前这个黄皮肤、黑眼睛,身材矮小的中国女人。
这个女人是谁?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能竞选法国总统?
面对大家的疑惑,女人微笑着解释说,“我的名字叫成之凡。”
音乐才女逐梦巴黎1928年,成之凡出生在北京,祖籍湖南湘乡。父亲成舍我,是中华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人、台湾世新大学的创始人。母亲杨王蕃毕业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
父亲成舍我(左一)、母亲杨王蕃(中) 与成家姐弟的全家福
出身书香门第,成之凡从小跟随母亲学习钢琴、作曲和芭蕾舞,11岁考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后随父亲迁至香港,成为香港圣学院的一名音乐老师。
1951年5月,一位旅法归来的钢琴家无意间听到成之凡演奏的乐曲,被她的音乐才华吸引。在其百般劝说下,她成为这位钢琴家的门徒,于当年11月随之奔赴巴黎。
成之凡来到陌生的巴黎后,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如鱼得水般地开始了她的音乐梦之旅。
因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艺术作品中有浓厚的华夏民族特色。她以老子的《道德经》为蓝本,自编自导的大型音乐节目“道之乐”在欧洲乐坛引起极大轰动。
1959年,成之凡获得巴黎艺术家银质奖章,这是华人艺术家在法收获的重大成就之一!此外,她在绘画上也卓有天赋,曾多次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和时装发布会。
她的多件画作收藏于巴黎东方博物馆和法国国家现代博物馆。而她推创的纺织工艺,在巴黎时装周上惊艳亮相
1973年4月,成之凡担任欧洲音乐学院教授、法国神圣画沙龙理事、法国国家现代博物馆艺术委员会委员等数职。
与此同时,她还在巴黎开创了“成道协会”并担任协会主席。凭借其强大的社交能力和广大的人脉,
“成道协会”立刻成为当时法兰西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社团。
此时,成之凡的“野心”已不止于此。她的内心燃起一股熊熊烈火,驱使她走向更高、更遥远的地方——法国总统的位置。
三次竞选法国总统1981年,已年过五旬的成之凡在巴黎近郊的自家豪宅“挽云楼”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聚会,以庆祝自己旅居法国30周年。
当晚,与成之凡交好的名流朋友们纷纷到场。其中,一位名叫卡雅的法国朋友一句话启发了她
您力图通过‘道之乐’宣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尽管效果显著,但这毕竟是小打小闹。
作为法兰西极具影响力的华人社团领袖,您不妨试试即将到来的总统竞选?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扩展到更高更远的领域。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成之凡决定竞选法国总统。
1.一元二位制
同年总统竞选大会上,成之凡提出“选我就是和平”的口号,“中国从来不搞侵略,是倡导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个人也特别赞同这一点。大家选我,就是选了和平。”
在竞选纲领中,成之凡开创了“一元二位制”的理念
治国应该由一男一女两位总统共同治理,男女总统以轮流进行半日工作制的方式实现共治。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这种新鲜的竞选理念瞬时震惊了法国政坛。
一时间,成之凡的名字登上了各大媒体头版。
不过,第一次参选的成之凡,因为经验不足遗憾止步于候选人的阶段。
2.三位一体制
1988年,成之凡第二次参加法国总统竞选。根据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成之凡对自己的竞选纲领进行了修改完善。
她在法国国家体制基础上,运用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和儒家的中庸之道,提出了“三位一体制”的理念,倡导法国实行三位总统共治。
在竞选演讲时,她把老子的哲学理念“万事万物都起源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在国家治理上。
这一次竞选,有500位议员投票支持成之凡,让她在预选中排名第四。
虽然依旧没如愿进入“决赛圈”,但其目的已经达到——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法兰西的政治舞台。
3.“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1995年,年近花甲的成之凡毅然决定第三次参加法国总统竞选。她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核心宗旨,提出更具中国智慧的竞选纲领。
三次登上总统竞选舞台,提出令法国人震惊的中式政治哲学,《欧洲日报》称赞其为“华夏女杰”、“翱翔在法兰西政坛上空的中国凤凰”。
可惜的是,由于缺乏坚定有力的政党支持,成之凡再次惜败竞选对手。
尽管三次竞选均以失败告终,但成之凡独特的个人魅力吸引了无数法国政界名流。
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等法国政要与成之凡成为亲密好友。
成之凡与政界名流的合影
“中国文化给我了自信和勇气”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政坛雄辩,成之凡都不遗余力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法兰西。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令国人同胞为之骄傲赞叹。
1988年,成之凡如愿回到故乡湖南湘乡。次年成之凡接受国内记者的采访时,当被问及竞选法国总统的经历与感悟,她如此回应道
为什么我要坚持竞选法国总统?因为我的勇气、自信和力量都源于中国文化。我敢于站出来竞选总统,并不急于争得什么。
重要的是借此机会弘扬中国文化,宣传中国道教的哲理。中国是我的根,是我的最爱。尽管离家数年,嫁给了法国人,但我永远是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