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万历皇帝在历史留下了深刻印记,但他的出名或许并非源自于丰功伟绩,更多地,可能是源于其特立独行的行为特点,差点儿打破保持了28年之久的早朝记录!众所周知,勤勉如雍正这样的皇帝,周一至周五,早朝加上大小会议少则几十场多则上百场是家常便饭。作为统治者,如果连早朝都不去,难道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处理纷繁复杂的政务吗?他如此懒散,难道国家注定要走向衰亡么?
实际上,明朝并未葬送在万历手中,他幼年继位时才年仅十岁,朝中大事均由首辅大臣张居正负责。张居正是一位精明强干的能臣,就在他的治理之下,国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对万历来说,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复杂情感,尽管对自己身为天子仍须听取一位老者建议感到不满,但是同时也深知,若无这位恩师指点,他也许会陷入迷茫。
万历只能无奈地表示,他要成为一名明君,需要以道理去解决问题,不能轻易动怒。但是,攻击他的大臣实在太多了。于是他想到了逃避,通过抵制早朝的方式,至少可以避免诸位大臣当面对他破口大骂。试问,这样的情况是否有些凄凉,几分无奈,更有几许可爱之处呢?万历皇帝在这个位置上徘徊躲藏长达28年,日常事务却依旧尽心尽力完成,唯独早朝坚决不去。
直到1958年,郭沫若先生率领的考古团队开启万历皇帝的陵墓之后,才终于揭开了真相。原来万历皇帝的右腿明显短小且异常扭曲,意味着他天生残疾,身体不便导致他无法前往早朝,真可谓是被冤枉了数百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