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鬼炮”喀秋莎的怒吼,打响了让世界瞩目的坑道战役

灵儿评历史 2023-11-29 11:22:0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2年10月,“鬼炮”喀秋莎大显神威,打响了世界瞩目的坑道战。

10月19日夜,一场世界瞩目的战役在上甘岭打响。随着一声怒吼划破天际,万炮齐发,犹如虎啸龙吟,漆黑的夜幕亮如白昼。

志愿军战士们的眼神随之一亮,兴奋地呐喊道:“快看!是喀秋莎!咱们的鬼炮显神通了。”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喀秋莎”到底有何来头?在上甘岭战役中,它为何被奉为“座上宾”?

喀秋莎又被称为“鬼炮”、“敌人怕”、“天地红”,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杀伤力极大的火箭炮。

可以说,喀秋莎出征,寸草不生,逢战必胜!

二战时期,苏联率先制造出这个绝杀武器,并把它搬上战场。

喀秋莎火箭炮发射口径为132毫米,射程可达8.5千米,每门炮有8根导轨发射架,每个发射架可挂载2枚火箭弹。

无论连射,单射还是齐射,喀秋莎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出最强悍的火力,以大规模歼敌闻名于世。

在喀秋莎面前,大面积团战也好,再坚固的防御工事也罢,一炮下来,统统给你轰个灰飞烟灭。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已升温至白热化,莫斯科保卫战打响。

战况几近你死我活之际,一辆标记着字母K的重量级武器闪亮登场。

这是“喀秋莎小姐”的首次亮相,却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只要“喀秋莎小姐”发出怒吼,天地亦为之震动,当炮轰止息,对面的德军恐怕连骨头渣都难寻。

在苏联,“喀秋莎”这个名字寓意美丽曼妙的姑娘。

对于鏖战沙场的苏军战士而言,喀秋莎不仅是美丽的女郎,更是从天而降的女神。

1945年春,苏联红军反攻德军老巢。

4月16日,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喀秋莎小姐”携2000多门火箭炮大显神威,给德军送去一场酣畅淋漓的火炮洗礼。

历经二战,喀秋莎火箭炮在世界上炸响了威名。

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接踵而至,“喀秋莎小姐”也被请到新中国“做客”。

中国人民志愿军成立“喀秋莎”火箭炮部队,战士们携“喀秋莎小姐”在上甘岭坑道战中大放异彩。

1952年9月,志愿军发起秋季攻势。10月14日凌晨,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发起“金化攻势”。两军对垒,战况胶着。

美军来势汹汹,派出120辆坦克,40架飞机和300门大炮猛攻上甘岭五圣山地区的两个高地——537.7和597.9高地。

由于对方有备而来,志愿军暂时处于下风,表面阵地失守,被迫转移坑道。

战况急转直下,因为这两处高地,是兵家必争之地。

五圣山地势高耸,金化一带尽收眼底。如若失守,志愿军身处的平康平原将一览无余,届时,我军将沦为美军的“活靶子”。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通电话彻底挽救了危局,究竟发生了什么?

1952年10月19日,“鬼炮”喀秋莎大显神威,直接炸得美军闻风丧胆!

1952年,志愿军战士被困上甘岭,美军剑拔弩张,步步紧逼,我军阵地不保,性命堪忧。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一通来自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的电话,力挽狂澜于既倒。

10月14日,上甘岭第一阶段战役正式打响。历时7天7夜,美军和志愿军打得难舍难分。

不是我军夜袭美军,抢回白天丢失的阵地;就是美军再三反扑,从志愿军手中夺回阵地,总之各有胜负,难有定论。

10月18日,洪学智致电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询问对方是否需要支援。

众所周知,洪学智是搞后勤的一把好手,是党中央亲自点将的参战人才。

他对战场洞若观火,这通电话来得刚刚好,解了上甘岭的燃眉之急。

秦基伟也不客气,抄起电话豪爽地提出要求:“别的都不要,我就要喀秋莎!”

洪学智哈哈大笑,一口答应:“没问题,明天中午前,我一定把喀秋莎送到。”

兵贵神速,10月19日,209火箭炮团接到命令:全体都有,今晚全员投入上甘岭战斗!

火箭炮团的战士们各个摩拳擦掌,准备就绪,怀揣着极大的热情奔赴上甘岭。

大家都知道,此时此刻奋斗在上甘岭前线的战友,是多么期盼喀秋莎的到来。

身为反法西斯作战的著名武器,喀秋莎能在极端的时间内迸发出迅猛的火力,这份叠加冲击力和爆破杀伤力足以毁天灭地,这是众所周知的优势。

非要说喀秋莎有何短板,那就是需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填装弹药,容易暴露,容易贻误战机。

足有一人高的炮弹重达42.5公斤,需要两个炮手合力抬起,装入滑轨中,再牢牢关好闭锁器。

因此,喀秋莎通常是在预备阵地装足炮弹,后驶入发射阵地投入作战。

10月19日傍晚,全团24门喀秋莎悉数装满16发炮弹,分批次驶入距离上甘岭15华里的发射阵地。

行驶途中,装载着喀秋莎的军用卡车被遮盖得严严实实,汽车兵经验老道,用松枝伪装车身,完美地与深山老林融合一体。

晚9点时分,炮车陆续驶进发射阵地,一辆接一辆鱼贯而入。

正在赶来备战的步兵兄弟们看到这一幕,齐刷刷地为炮车让路,人群传来热烈的讨论,不知是谁喊了声:

“快看,这是喀秋莎!咱们的‘鬼炮’来了!”

志愿军队伍顿时沸腾了,任谁都知道喀秋莎的威力,这一战,志愿军必胜!

志愿军战士,加上“鬼炮”喀秋莎,能打出怎么样的战果?

1952年10月19日,志愿军携喀秋莎横扫上甘岭战场,造就了一场世界瞩目的坑道战。

那么,被寄予厚望的“喀秋莎小姐”是如何大显神威的呢?

外国通讯社是这么形容这场战役的:“共军的炮火使联军全军覆没,寸步难行。”

随着喀秋莎的准备就绪,上甘岭炮战正式进入倒计时。

喀秋莎发炮需要两人合作完成,炮长和司机各司其职,一个负责拉手闸踩脚闸,一个负责专心发炮,保证命中率。

但由于发射时火光明显,且发射阵地必须地处空旷,方便撤离,没有丝毫遮蔽,因此炮手极易暴露,招来美军的轰炸。

也就是说,炮兵团的战士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迎战前夕,一名炊事班班长摸到阵地,倚靠驾驶室门,主动找到炮手,说道:“兄弟,你也教教我呗,万一......”,说到这里,老班长哽咽了。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替你发炮!”

炮长很是感动,递给老班长一根烟,说道:“没问题,您就放心吧。等我回来,教你发炮!请相信喀秋莎。”

夜幕愈发深沉,战斗即将打响,高低瞄准准备就绪,炮手准备就绪,步兵准备就绪,整个阵地鸦雀无声,蓄势待发。

突然,万炮轰鸣,山林为之震颤,然而“喀秋莎小姐”此时还在按兵不动。

原来,为了掩护喀秋莎,今晚共有十余个炮群参与作战,志愿军先虚晃一枪,在五分钟密集的炮轰后,“喀秋莎小姐”正式登场!

随着一声虎啸龙吟般的怒吼,说时迟那是快,仅仅一分钟,24门16发装置的火箭炮以排山倒海之势直冲云霄,向敌军阵地俯冲而下。

漆黑的夜空被火光染成红色,等炮声止息,天色恢复黯淡,一场碾压性的鏖战宣告结束,志愿军收复阵地,全歼守敌1400余人。

联合国军不甘落败,又发起攻势,战况胶着至10月末。

在此期间,我军多亏有喀秋莎坐镇,已收复绝大部分阵地,上甘岭战役迎来最后的尾声。

11月11日黄昏时分,志愿军一鼓作气,先轰出30门迫击炮,70门山野榴炮打头阵。

最后放出喀秋莎压轴,火箭炮209团火力全开,来了个酣畅淋漓的大轰炸,全面恢复537.7高地,作战任务圆满完成。

这场长达43天的上甘岭战役落下帷幕,在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战域,联合国军出动众多坦克、飞机、火炮,还有6万多兵力,硬是没能抗住喀秋莎发威。

联合国军原以为区区上甘岭,不足为惧,没想到却以付出极高的战损比换来惨败的下场。

当然,在这场悲壮的战役中,无数志愿军战士也殒命上甘岭。

他们被困坑道,水源匮乏,到最后找不到一滴水可供饮用,很多战士被活活渴死。

被后世广为传颂的《一个苹果》的故事,讲述的正是这群最可爱的人们。

当阵地仅剩一个苹果解渴,志愿军战士们互相谦让,将苹果传递,也是将希望传递,将信念传递。

喀秋莎火箭炮再创战场神话,再次名震世界,与其说它是世界顶级兵器,不如说它是反帝国主义的化身,正如千千万万在炮火声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

喀秋莎必胜,正义之心必胜!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最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观雨霖”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41

灵儿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