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我国大量进口日本化肥,日本赚得盆满钵满,而我们却偷着乐

心如止水清 2024-12-20 12:04:48

种菜很有趣,关注我,一个狂爱种东西的小农青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物资匮乏、农业生产水平有限,粮食增产是头等大事。

而化肥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条件。

当时,我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化肥,包括尿素和其他氮肥。

这些化肥装在耐用的白色尼龙袋子里,被分发到各个生产队。

生产队用了这些化肥后,发现地里的庄稼长得好,长得也快。

这比当时我们的化肥管用太多了。

于是,源源不断的化肥从日本进口至我国,一直到2010年前都从未改变。

日本的化肥为什么那么好,到底好在哪?

明明日本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我们却很开心?

为什么要从日本进口化肥?日本化肥好在哪?

70年代,我国的化肥生产技术落后,产量有限,质量也不高。

原因在于化肥生产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工业设备,尤其是合成氨的工艺水平,

远远跟不上国际先进水平。而日本却在这一领域领先。

日本的化肥技术优势:

生产效率高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

尤其是石化产业带动了化肥生产工艺的飞跃。

他们掌握了先进的“高压氨合成工艺”和“低压尿素合成工艺”。

相比我国当时落后的固定床反应器,日本的高效塔式反应器节能,大幅提高化肥产量。

质量稳定

日本的化肥产品质量稳定,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精确,符合农作物生长的需求。

而我国当时的化肥养分含量不均匀,杂质较多,施用后效果差,农民的反馈并不好。

物流与包装先进

日本的化肥包装袋用尼龙材质,这在当时是一种高科技材料。

相比国内常见的麻布或纸袋,尼龙袋防水、防潮,还不容易破损。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大幅减少了化肥的损耗。

工业基础扎实

日本的合成氨工艺依赖天然气和重油裂解,原料来源充足,成本较低。

工业体系的稳定性,保证日本化肥的价格有竞争力。

为什么我们选择从日本进口?

技术上的差距,还有是现实的需要。

当时我国刚从“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中走出来,粮食生产对化肥的需求量激增,

而国内化肥生产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进口成为最快的解决办法。

日本的化肥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成为首选。

日本人赚了多少钱?

据《中日化肥贸易报告》记载,1970年至1976年间,

我国累计从日本进口了约500万吨尿素和氨水等化肥,

总金额达到当时的800亿日元(折合40多亿人民币)。

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这是一笔庞大的收入。

彼时,日本的化肥出口占到其化肥总产量的30%以上,而中国是最大的买家。

可以说,我国的需求带动了日本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

不过,日本虽然赚了钱,却直接狠狠地帮了我们一把。

日本表面赚钱,实则帮了我们

虽然日本赚了钱,但这些进口化肥对我国农业、工业的贡献,远远超过了当时付出的成本。

可以说,日本化肥帮我们快速催化了农业发展

以小麦为例,70年代中后期,小麦平均亩产从50公斤左右提高到80公斤以上,

解决了当时粮食紧缺的问题,为后来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进口日本化肥的同时,我国也引进了日本的化肥生产设备和工艺。

例如,当时我国从日本引进了东芝公司的合成氨装置和三菱重工的低压尿素装置。

70年代末,我国新建了一批现代化化肥厂,大幅提高了国内化肥自给率。

日本出口的尼龙化肥袋间接推动了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

化肥袋作为一种再利用资源,在农村被广泛使用。

随后我国开始模仿生产类似的尼龙材料,并逐渐应用到服装、工业等领域。

如今中国反向出口化肥到日本,是日本万万没想到的

今天的化肥市场已经和70年代完全不同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实现了化肥的完全自给,

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出口国。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化肥出口总量达到约2500万吨,其中一部分出口到日本。

相比之下,日本本土的化肥生产早已萎缩,其农业生产更多依赖进口化肥。

可以说,50年前我们是进口日本化肥的买家,而如今日本却成了我们的客户。

70年代的中日化肥贸易,虽然表面上是我们花钱买技术和产品,

但从长远看,这笔交易给我们带来了技术积累、产业升级以及后续的国际竞争力。

时代缩影

50年前,我们从日本进口化肥。

如今,曾经的技术买家已成为输出国,曾经的卖家却成了客户。

这种变化,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是我们努力追赶的结果。

回顾历史,这段化肥进口的经历无奈却励志。

日本赚了钱,我们却赢得了未来。

这一场贸易,看似日本占了上风,实则是我们从中得到了最大的收益。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一个关注,后面我继续带来种植的干货分享。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