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正朝着掌控其智能手机内部更多芯片的方向又迈出一步。据中国的一份新报告显示,该公司已在其手机产品部门内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芯片平台部门。
这个团队将由前高通高级总监秦慕云领导,秦慕云将直接向小米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汇报工作。
早在 2017 年,小米就凭借其自主研发的澎湃 S1 系统级芯片(SoC)涉足芯片设计领域。这是一款基于 28 纳米工艺的 8 核 64 位处理器。该芯片在小米 5C 手机中首次亮相,但这款手机未能获得市场青睐,澎湃 S1 系列也悄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尽管起初遭遇挫折,小米仍在继续研发小型化、专用化芯片的征程。在过去几年里,该公司推出了几款自主研发的、适用于手机不同方面的组件。例如,其澎湃 C 系列用于影像处理,P 系列用于快速充电,G 系列用于电源管理,T 系列用于信号增强,D 系列用于显示控制。
这些芯片尚未取代核心处理器,但帮助小米逐步积累了在整个硬件架构方面的专业技术。现在看来,该公司似乎有信心打造其全栈式智能手机系统级芯片。
小米的首款移动处理器或将(接近)成为旗舰级处理器多亏了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我们甚至可能了解到小米首款自主研发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可能会带来哪些特性。

预计这款芯片将采用基于 ARM 内核的八核中央处理器(CPU)配置。这包括一颗主频为 3.2GHz 的 Cortex X925 内核、三颗主频为 2.6GHz 的 Cortex A725 内核以及四颗主频为 2.0GHz 的 Cortex A520 内核。其大核心与联发科最新的天玑 9400 所使用的核心相同,而高性能核心和能效核心则是上一代的产品。因此,虽然小米的这款芯片配置可能无法直接与最新的旗舰处理器竞争,但对于一款次旗舰手机来说,它或许能提供不错的性能。
在图形处理器(GPU)方面,这款芯片可能更具竞争力。据报道,该芯片集成了一颗主频为 1.3GHz 的英国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公司的 IMG DXT72 GPU,初步估计其性能可能超过高通骁龙 8 Gen 2 中的 Adreno 740 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