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960年,10万浙江人支援宁夏,干出怎样的功绩?结局如何

女公子来也 2024-06-24 17:22:4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

浙江两千余名优秀儿女,响应祖国的召唤,怀揣着为宁夏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坚定信念,奔赴这片大戈壁滩上的广袤土地。

六十年光阴悄然流逝,曾经的青春少年实现了心中理想吗?

他们的故事,又是怎样扎根在宁夏大地上的?

支援宁夏

1958年,一声号召响彻大江南北,全国掀起支援边疆建设的热潮。

中央决定从1959年起,用5年时间分5批次从浙江动员30万青年奔赴宁夏。

浙江大地沸腾了,支援宁夏建设的热潮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人支宁,举家生荣”的口号振聋发聩,响彻大街小巷。

“宁夏羊肉席卷餐桌,牛奶畅饮如水”的宣传语如星火燎原,激发了无数青年对大西北的无限向往。

他们蜂拥而上,将一份份申请书递交给组织,有的年轻人甚至写下血书以示决心,拖家带口,夫妻双双报名的情况更是层出不穷。

经过组织的严格审查,一张张《支宁光荣证书》被张榜公布,乡镇公社敲锣打鼓送到每一个支宁人员的手中。

浩浩荡荡的棚车专列缓缓启程,每节车厢里都挤满了怀揣梦想的青年,他们的面庞映射着对未知的憧憬。

故乡的青山黛绿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西北的苍茫戈壁。一路走走停停,3000多公里的路途,仿佛是一条漫漫征途。

然而,青年们心中却燃起熊熊的火焰,对边疆建设的渴望驱散了所有倦意。

宁夏前进农场是第一批需要接待支宁人员的农场。

可这个建场仅有七八年,坐落在贺兰山下荒芜大戈壁的农场,土坯窑洞还是这里主要的住房。

当得知要接纳数千名支宁人员时,农场陷入了困境。

老军工们毫不犹豫地从窑洞里搬了出来,挤进了简陋的马厩和牛棚里。能腾出多少地方是多少,但还是有许多支宁人员没有住处。

农场想尽办法,因陋就简地把支宁人员安排在各连队的礼堂、仓库和教室里住宿。即使这样,还是远远不够。

农场又将戈壁滩上废弃的地窝子修葺一新。修整好的地窝子不够用,农场便开挖新的地窝子,全力解决支宁人员的住房问题。

地窝子方方正正,就像一个个小土盒子。朝南留个口子,就当是进出的门了。门上没有门板,只有一块破布帘子遮挡风沙。

窝子上架几根木棍,木棍上铺些麦草,和上泥土就是房顶了。泥土屋顶坑坑洼洼,基本拦不住风沙。

对于初到宁夏的浙江支宁人员来说,地窝子里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两对夫妻只挤在一个地窝子里一起过日子。

地窝子又小又暗,空气流通差,一到夏天就闷热难耐。土炕上铺着蒿草,睡上去咯吱作响,还时常有跳蚤出没。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支宁人员并没有退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光荣支宁人

1965年9月,一声声汽笛打破了杭州的宁静。

600余名年轻的身影搭上了驶向宁夏的列车,其中一个瘦削却眼神坚毅的少年,名叫裘志新。

列车疾驰向西,将裘志新带到了银川永宁县。自此,他便扎根于这片土地将青春奉献。

尽管身材单薄,裘志新却吃苦耐劳,在农场总是抢着干最重的活儿。就连修渠筑堤这种粗活累活,他也一声不吭的干了下来。

日复一日的劳动磋磨了多少人的意志,烈日下的汗水似乎只能在戈壁的风沙中蒸发殆尽,留不下任何痕迹。

但裘志新没有退缩,他将江南水乡的坚韧转移到这片荒芜的戈壁滩上。他深信,理想的种子总有一天能开出花来。

在艰苦的劳动中,裘志新也不忘虚心向当地老农求教,掌握了稻秧培育、除草防治、小麦改良等一项项农业技术。

他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用知识为这片荒凉的土地播撒希望。八年后,裘志新调任永宁良种繁殖场,踏上了农业科研的征途。

在茫茫无际的西北戈壁滩上,年幼的裘敏经常跟着父亲裘志新来到试验田里干活。

父亲弯腰选种,他就在一旁扎把子。

烈日当空,空气中没有一丝湿气。裘志新累得满头大汗,便停下来抽袋旱烟,歇息片刻。

晌午,他用土块支起一口锅,煮了两碗清汤挂面,这就是父女俩的午饭。

裘敏常常累得干完活就倒头大睡。可她看到,父亲却一干就是几十年。

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裘志新愣是带领团队配制了超过两万个杂交组合。

裘志新曾这样说过:“我来到宁夏,并非只为填饱肚子,也不是单纯为这里增添一份劳力。我带着知识来的,我要为人民贡献更广大的光和热。”

1981年,裘志新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个耀眼的奇迹——“宁春4号”。

这一惊艳品种在大规模推广后,快速传遍内蒙古、新疆等地,甚至被引入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立即成为我国春小麦种植领域里最显赫的宠儿之一。

随着90年代初期的再次改良,“宁春4号”展现出神奇之处:它让宁夏的春小麦亩产从225公斤左右一举跃升至400公斤左右,甚至创下令人瞠目结舌的666公斤的亩产高峰。

至今,“宁春4号”已经遍布覆盖1.4亿亩土地,为我国小麦产量贡献了高达70亿公斤。

这一成就为我国农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那么。几十年过去了,宁夏这片土地上是否还留有他们的影子?

选择回到故乡的人们又是什么原因呢?

山海情

贺兰山东麓南北绵延约几百公里的冲积扇地带,坐落着安置浙江青年的六个农场。

浙江青年义无反顾的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荒原上,挥洒着汗水。

他们开垦荒地,治理盐碱,发展生产。一锹一镐,一渠一田,用勤劳在荒原上书写着“塞上江南”的美梦。

他们从育秧到插秧,从施肥到灌溉,每一个环节都向当地人倾囊相授。

原本每亩只能产出二三百斤的水稻,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产量飙升至五百斤以上,试验田甚至达到惊人的八百斤。

可惜造化弄人。1960年10月23日,1200多名职工正在“八一渠”清理淤土,准备冬灌。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卷席而来,刹那间,天地昏暗,大雨如注。

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让人措手不及。职工们冒着风雨收工返程,却在茫茫荒原中迷失了方向。

夜幕降临,气温降至刺骨的零下几度。农场组织人员连夜寻找,令人心痛的是,找到时已有60多人被严重冻伤。

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无疑是给满腔热血的支宁人们当头一瓢冷水。塞外的恶劣气候,给在南方长大的浙江青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饥饿的威胁也如影随形。农场生产的粮食要上交国库,职工们只能靠每月13到18斤的口粮度日。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只能靠麦麸和草籽充饥。

虽然农场积极组织职工自救,组织职工到贺兰山上采摘野果和蘑菇,下湖面凿冰捞小鱼充饥。

但由于天气原因,1960年当年整整开荒了3000亩,种上的小麦亩产只有50多斤。到11月份,农场就无粮可供了。

无奈之下,不少青年们只能踏上了返乡之路,只留下荒凉的土地和不尽的遗憾。

在60年代开始的政治运动中,部分浙江青年因因出身问题受到波及,不得不变卖随身物品返回原籍,导致留下来的浙江青年比例大幅下降。

到1961年底,留下的浙江青年不到30%。

此后三十余年归乡的浪潮从未止息,恢复高考的曙光重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支宁浙江人纷纷踏上了返乡之路。

但并非所有人都归去,诸如裘志新先生等一些支宁浙江人及其后代选择留在了宁夏,将这片壮美的大地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们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

不管是选择归乡还是留下,浙江支宁的足迹都曾烙印在西大滩的土地上。

他们将青春与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热土,用热血奏响支宁人壮丽的乐章。

毫无疑问,他们所表现出的勇气、坚韧和决心令人钦佩,这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榜样。

参考文献

马驰. “我是支宁人”:支宁工人集体记忆的媒介呈现与建构[D]. 宁夏:宁夏大学,2022.

陈郁. 奉献青春和终身的北京支宁人-记同心县原统计局局长自成樟同志[J]. 统计与经济,2007(3):57-59.

艾琳. 一个上海支宁青年的美丽人生[J]. 共产党人,2004, (2):39-40.

0 阅读:26

女公子来也

简介:欢迎大家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