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6首山水禅意诗词:浊气清扬,飘然世外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09-19 09:50:47

在忙碌的尘世中,人需要寻求一个释放压力的空间,去安顿自己疲惫的身心。

人类本是自然之子,尘世的烦恼,只有投身于自然怀抱,才能够消除心灵的灼伤。

出世虽然自在适意,但势必艰于生计;入世虽然志得意满,但难以超脱官场纷扰。

如此,你那一身疲累且让青山绿水,高天流云来抚慰吧。

—01—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是一首寄寓深情、意境闲淡的送别诗,也是构图巧妙、素朴秀美的山水诗佳篇。

灵澈上人,游方至此,暂歇竹林寺。彼时,刘长卿刚自贬谪南巴归来,心境落寞,而灵澈亦未名震诗坛,云游江南,心境难言得意。

傍晚时分,刘长卿像是手持着手机录像式的跟随灵澈,目送其返回竹林寺,两位失意之人于此地相遇又离别,情感交织于晚风竹影之间。

灵澈上人即将归宿之处,竹林寺隐于其中,遥闻寺钟声起,暮色渐深,似在催促其归山。

他头戴斗笠,身披夕阳余晖,独立于青山之径,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于斑斑驳驳的夕照竹叶间。“

诗人久久伫立、驻足目送,凝望友人远去的身影,依依难舍之情无以言表。

全诗深情款款,流露出诗人对灵澈上人的深深挚意,同时也展现了灵澈归山时清寂超然的风姿。

寻常送别多悲悲戚戚,此诗却另辟蹊径,营造出一种清幽闲淡之境。

诗人与灵澈,一为仕途失意,一为方外归隐,尽管人生路径不同,但在面对世事浮沉、心向淡泊方面,却有着共通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追求。

“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诗人目送着僧人渐行渐远,究竟是什么,可以让一个凡人,甘愿放下人间富贵,不住高墙庭院,而居山野荒林,不吃佳肴美味,而食菜根山果?

他可以抛散富贵,忘却喜忧,万事随缘,不强求,不执着,视生死为草芥,视荣辱为云烟,

那我呢?突然间的顿悟,淡定超脱得为自己的执念而羞愧,一股飘然世外之感跃然纸上。

—02—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是一首描绘春夜山居幽静美景的诗作,以其细腻的笔触与独特的艺术手法,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全诗以“静”为核心,巧妙运用以动写静的反衬手法,生动展现了月夜春山的宁静与美丽。

王维于开元年间游历江南时,寓居在绍兴县东南的五云溪畔,即若耶溪,创作了《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即为其中首篇。

正值盛唐社会安定繁荣之际,王维置身于自然之中,触景生情,试图以诗笔超越前人对若耶溪的描绘,遂成就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以动写静的千古佳句。

王维身处无尘世烦扰的环境中,内心平静如水,他能细微察觉到微小桂花悄然飘落。

这种细腻感知,或是缘于花瓣轻触衣襟,或是因落花微声,亦或是香气袭人,皆体现出诗人与春山静谧氛围的交融。

春山之夜,万物沉浸于夜色中,月亮升起,洒下皎洁银辉,打破了原有的寂静,使山鸟为之惊觉。

鸟鸣声声,非但未打破春涧的宁静,反而增添了生机,使得静谧的春山更显幽深。

诗人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元素,巧妙地烘托出春涧更深一层的静谧,生动诠释了艺术辩证法中“动”与“静”的相互依存与衬托关系。

诗中动静相宜,生机盎然,既展现了春涧幽深静谧的自然风貌,又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淡泊心境,以及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息。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唐代王维的山水诗画清新自然,含花木性情,蕴虫鸟灵思,最富灵性。

他的画境,清新恬淡、宁静安逸、不与世争。你无需懂得高深禅理,只在浓淡水墨间,即可悟禅。

—03—

《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寄寓自身高洁情怀与理想追求的山水田园诗,描绘了秋雨过后傍晚时分山村的宁静风光与淳朴民风,展现出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怡然自得的满足心境。

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期间,彼时诗人已厌倦朝政黑暗,转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

开元二十四年(736),随着张九龄罢相,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逐渐消退,选择了半官半隐的生活方式。

此诗即诞生于这一时期,诗人借秋日山居图景,寄寓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污浊官场的疏离。

山雨涤尽尘埃,秋意渐浓,树木繁茂、人迹罕至,恰似世外桃源,唯有山雨洗过的清新与秋意弥漫的静美与清幽。

明亮的月光洒在松枝间,清泉潺潺流淌于石面,光影与水声交织,一幅月夜松林与石泉交相辉映的画面,自然之美跃然纸上。

王维以明月、青松、清泉象征自身的高洁情操,这便是他心中理想的生活境界。

竹林中传来浣女归来的欢声笑语,荷塘中渔舟穿梭,莲叶摇曳,打破了山居的宁静,却又平添一份生动与和谐。

这淳朴的人间烟火,既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反衬出他对世俗官场的厌倦。

借松、泉、竹、莲等自然景物的清雅之美映射诗人的高尚品格;后者侧重写人,通过描绘浣女与渔舟的日常生活,表达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百姓安居乐业的向往。

二者相互映衬,共同构建出诗人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全诗画面布局精巧,犹如一幅纵轴山水画,仿如人在景中走,如此美景,微信朋友圈9格宫都放不下。

上部是明月、朗空与远山,中部是苍松、清泉、山石,下部则是竹林、荷塘。

诗人巧妙运用青、绿、白等色彩,营造出素雅、清新的视觉效果,与诗人隐居习静的心境相得益彰。

在动静处理上,诗人以动写静,通过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动态细节,反衬出山居整体的宁静氛围,使画面更具生动与深度。

诗中所展现的不仅是秋日山居的宁静之美,更是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与理想社会的诗意构建,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意”的最美写照。

雨后的清秋,一轮新月照在松间,清泉在石上缓缓流淌。换作是我,我也愿意做那竹林归家的浣纱女,看江岸的莲舟,是否载着我出外打渔的丈夫。

山脚下那间简陋的柴门,就是我们清贫的家,炊烟升起的时候,放牧的幼童也吹笛归来。

一家人相聚在煤油灯下,粗茶淡饭,守着简单的温暖。月光落在庭院,山林一切生灵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

就如其自己所写“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他从来不寂寞,他生活在自己的高深的精神世界里,怡然自得。

—04—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在安史之乱后途经寒山寺,江南深秋夜景中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情景,将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无处安放的忧虑深深熔铸其中,成就了一首写愁的佳作。

月亮悄然沉落,夜色愈发深沉,栖息的乌鸦被月光变化惊醒,发出几声凄切的啼鸣。

古寺中,深夜寒气透骨、四野霜华弥漫天空,此情此景,与诗中孤舟客子的孤寂心境高度契合,一刹那间点燃了内心的凄清之情。

远处的“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闪烁于雾气蒙蒙江面的“渔火”,在暗夜中尤为醒目,一位怀揣旅愁的客子,便在这“江枫、渔火”之间,独自对愁而眠。

夜深人静,寒山寺的钟声一声声是何其悠长,诗人卧于孤舟,聆听这疏疏落落的钟声,余音萦绕,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考取进士,然而不久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动荡的社会局势迫使文人士大夫纷纷南下避乱,他就这样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张继停舟于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的秋夜美景触动了他敏感的心弦,诗人在领略到这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后,挥毫写下这首《枫桥夜泊》。

诗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羁旅之愁,更承载了那个时代无数士人对于家国命运的忧虑与无处安放的飘零之感。

张继将江南深秋夜景与个人内心世界的交融刻画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是张继个人情感的诗意表达,更是安史之乱背景下士人悲凉心境与时代哀歌的缩影。

初次看见“江枫渔火”看见这四个字就觉得它很美,很美,然后又不自觉的唱起《涛声依旧》

因为张继笔下的《枫桥夜泊》,我而对寒山寺有了一种难舍的情结。曾无数次魂牵梦绕,想化身为姑苏过客,去那寒山古寺,感受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孤独。

千年前的风雪夜,一位流浪的旅人驾着小舟穿梭于枫桥之下,被点点渔火映照出丝丝离愁,寒山寺深夜的钟声,为迷途之人指明了方向。

千年之后,船桨荡起的波纹依旧荡漾,那些手持古旧船票的人,又将登上哪位船家的客船,听着那余音袅袅的钟声,在波澜不惊的江面上,忘却那千年的风霜。

—05—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佳作,全诗仅二十字,却通过巧妙的问答体形式,生动展现了寻访隐者的全过程及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

诗人以寓问于答的手法,将寻访者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借童子之口,赞美了隐者的高洁品格与风骨,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深钦慕与向往。

这是一幅会游走的画,山中云雾,缥缈朦胧,却又洁净如洗。一棵松,站成简单的姿态,松下的童子,正轻摇蒲扇,烹炉煮茶。

诗人询问童子:“小师父,您师傅哪儿去了?”童子答:“采药去了。”

诗人又问:“何处采药呢?”童子一手执扇,一手遥指深山云林,说道:“就在此山,只是云深雾浓,不知道他在何处。”

诗人“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松且充满期待;得知“言师采药去”,情绪陡然跌落至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点燃微弱希望之光;最终“云深不知处”,彻底陷入无奈与失落。

这三问三答,情感层层递进,细腻展现寻访者对隐者的热切追寻与无法相见的惆怅。

诗中的色彩与形象处理同样独具匠心。看似白描无华,实则青松、白云的意象鲜明,色调清新,浓淡适宜,与隐者身份相得益彰。

未见隐者先见青翠挺拔的松树,象征其坚韧的生命力与高尚品质;随之而来的悠悠白云,深邃难测,引发对隐者如伊人般难以寻觅的联想。

从青松到白云的视觉转换,恰好映射出寻访者情感由希望到失望、由现实到幻化的微妙变化。

隐者以采药为生,其行为蕴含济世情怀,是一位真正的隐士,贾岛对其怀有高山仰止的敬意,以白云赞其高洁,以苍松颂其风骨,寓情于景,比兴之意深藏其中。

正因为对隐者的无比崇敬,寻访不遇的遗憾与怅惘更为强烈。

作为一位身处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贾岛选择远离喧嚣都市,投身于青松白云的超尘世界寻找隐者,其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贾岛是一位苦吟诗人,早年出家为僧,这次寻访不遇,虽说心情不太美丽,但是他也悟出真正的修行者就是行踪不定,普渡众生,一种钦慕高仰之情越发浓烈了。

—06—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改迁汝州途中,与友人参寥共游庐山,壮丽山川触发其诗兴,遂留下多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便是其中一篇佳作。

横望时连绵起伏如岭,侧视则峰峦耸峙入云;无论远观还是近赏,高低错落间皆展露出各异风情。这两句诗以凝练的语言,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

其实庐山兼擅阳刚阴柔之美,既有雄伟的一面,又也韶秀的一面,纵目四佻,庐山有七岭之美,荟萃于此。

东坡说,之所以难以辨识庐山的全貌,乃因身处其中,视野受限于山中一峰一谷,所见仅是局部而非整体,由此产生的认识难免带有片面性。

生活在凡尘中的我们,就像是置身于庐山的奇秀风光中,苏轼以哲人眼光洞察世间万象的智慧告诉我们,凡人间种种人事,你需要跳出那个局里,才能看清事情的来去脉络,才能更好的认知自己与别人。

苏轼的诗歌语言素以深入浅出、质朴流畅著称,短短四句,既是对庐山风貌的高度概括,又是对认知原理的精辟阐述,使其成为流传千古的哲理警句。

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只在一首简单的诗中,便得到至美的表达。

我们就是那山中的人,在模糊不清的云雾中,尽力看清草木的容颜、岩石的风骨,追寻一种生命的真意。

苏轼的诗,言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他写诗全无雕琢习气,总是用质朴无华、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清新豁达的意境。

苏轼一生经历宦海浮沉,多次遭贬,却依旧能够做到明净豁达。他早已习惯了人世的磨砺,看清了世事法则,以至于后来清肝明目的看淡一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11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