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辽非遗:盘火炕编花筐老手艺来自山居智慧

云端漫步的猫 2024-05-26 02:27:49
来源:辽宁日报

国家级非遗项目桓仁盘炕技艺中的重要工序——铺炕面石板。 (受访者供图)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辽东条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曹文清正在编制篮筐。本报记者 查金辉 摄 制图 隋文锋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举目皆山,山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绵绵群山美化了桓仁的环境,陶冶着人们的性情,更激发他们的智慧,淬炼他们的技能,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老手艺。千百年来,桓仁人与山相处、与山相融,摸索出适应山居的生活方式、生产技艺。口传心授的老手艺背后,是桓仁人与大山的千年对话。

盘炕技艺 一铺热炕御寒冬

5月初,桓仁满族自治县通天村还有些微凉,记者刚走进村民徐福胜的家中,老两口便笑盈盈地招呼:“今天降温了,快上炕暖和暖和。”搭着炕沿坐下,一股暖意袭来,与这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桓仁盘炕技艺县级传承人初见的生疏,也消弭在暖烘烘的氛围中。

徐家父子都是盘炕技艺传承人。父亲徐福胜是个泥瓦匠,在盖房子的同时也盘炕。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徐福胜向记者讲起了他的绝活儿。

东北人家的火炕一般由锅灶、炕体和烟囱三部分组成。炕体里是用小土坯垒砌成的矮墙,起承重作用。矮墙呈横竖错落排列的炕,称为“花洞炕”,桓仁盘炕技艺,就是在总结传统“花洞炕”技法的基础上,结合新型砌筑材料特点不断完善形成的。所谓“盘”,就是垒、砌的意思,盘炕在民间俗称砌炕、打炕。盘炕包括设计定位、选材备料、和泥醒泥、烟道设置、吊炕布局、垒砌炕墙、铺土夯基、垒砌烟道、铺垫石板、上泥、浇汤腻缝、武火文火烧炕等12道工序。

徐福胜向记者讲道,12道工序考验的都是手上功夫和实践经验。比如砌筑吊炕时,要按炕板大小确定放线位置,与现代装修时提前在屋内布设水管、电线类似;和泥有讲究,浇水过程得有缓有急;铺土夯基时,炕头至炕梢要形成一定的斜坡,这样才方便爬烟。尤其是最后一步,炕盘好后需要烘干,先以急火快烧,后以慢火慢烧,直到炕干才能停火,否则炕面层容易起皮且不耐踩踏,形成民间俗称的“夹生炕”。“哪个环节没做好都有可能导致火炕久烧不热,或窜烟呛烟。虽是粗活,却得细做。”徐福胜说。

40余年的盘炕经历,让徐福胜感觉到了这项技艺的变化。“一铺炕面看着差不多,其实内部结构随着炕的格局一直在变,泥瓦工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手艺,得出让炕热得更均匀、不易倒烟、不易塌陷的经验。”徐福胜带记者从屋子里走进厨房,又到屋外指着烟囱解释道。

现在,年逾古稀的徐福胜不再以瓦工活为生,他将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手艺悉数教给儿子徐志伟。“从小看我爸盘炕,他将和好的黄泥摊到石板上、用瓦刀抹平的画面总会出现在眼前。只要是我爸盘的炕,使用过的人都竖大拇指。”徐志伟说,接过父亲的瓦刀时,也感到了盘炕手艺人沉甸甸的责任,俗语“农村三大难”中,“不好烧的炕”排在其中,可见,盘炕对农户的重要性。

2021年,盘炕技艺(桓仁盘炕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东北,普普通通、习以为常的农村火炕,为何能评上国家级非遗项目?

离不开!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桓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阴湿多雨,尤其是每年10月之后,大雪封山,冰天雪地,直至次年5月方冰消雪融。据《桓仁县志》记载,桓仁地区年平均气温仅为6.3℃;根据干燥度分级指标看,全县均属湿润类型。群山环抱的地理环境和潮湿天气,使桓仁人自古以来便在建屋时以设置火炕的方式取暖祛潮。

考古成果表明,盘炕技艺在桓仁沿袭久远。桓仁境内现存的早期火炕遗址在北甸子乡北甸子村盛家街的王义沟,专家考证,该火炕遗址的年代应为战国到汉朝,其烟道形制与现在的形制基本一致。这意味着,盘炕技艺在桓仁已传承2000年之久。

时至今日,火炕仍是我国北方农村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桓仁满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李久旭告诉记者,即便在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使用锅炉、空调取暖的农村家庭仍不超过两成。盘炕技艺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因此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时,经专家指导,桓仁选择了这个项目。

据了解,目前桓仁有泥瓦匠300余人,会盘炕的多在50岁以上。盘一铺炕约4000元,成本高、占地大、时间长,如何传承好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是桓仁非遗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非遗中心创新非遗技艺传习方式,以非遗带动扶贫,受到乡亲们的好评。“组织盘炕传承人去贫困户家中免费盘炕,大家共同讨论炕怎么盘最好。一场活动下来,贫困户省下4000元,我们也进行了技艺培训,一举多得。”李久旭说。

条编技艺 一捆枝条编花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距离通天村约50公里的八里甸子镇秀里村,家家户户都有火炕。清晨,老手艺人曹文清醒来时,火炕还温热。

眼下并不是进山割条子、采山菜最好的季节,但春天就要结束了,眼见家门口的山上泛出绿色,曹文清再也按捺不住,挎着杏条筐出门了。对于84岁的他来说,获评的“辽东条编技艺省级传承人”称号还有点陌生,大山里的各种植物倒是格外亲切、熟悉。

割了一捆带皮的杏树条、榆树条后,老人从山上下来,顺便去买了一条鱼,装在斡荆条篓里。“十二三岁的时候下河网鱼,就学着大人的方法编筐,篓子肚大口小,鱼钻进去就出不来了。”就这样,他从小就学到了世代相传的编筐编篓手艺。

桓仁地区山高林密,境内林区处于长白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过渡地带,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80.4%,为条编技艺提供了便利条件。辽东条编手工技艺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编制程序,割条、选条、泡条、豁条拧条、插边条、锁沿、裹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搬个小板凳坐在小院门口,背靠大山,曹文清一边熟练地拧杏条编筐,一边缓缓道来:“山上割回来的新鲜树条,困上三两天就能用,或者晾干随用随取,用之前先用水泡软。以编筐为例,杏条需要泡水,泡软后再拧条可以加强韧性,常用来打底儿;如果豁开后再泡,可以做边条。”曹文清说,过去农村不用塑料袋,背个大筐去县城赶集,筐里装着油盐酱醋,有的还装着孩子。一般情况下,这种大筐下面有底座,人走累了可以靠着山坡坐下歇一会儿,休息好后借着底座的反弹力一下子就能站起来。听曹文清这么一说,一幅背筐赶集的生活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记者眼前。

2020年,辽东条编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杏条筐承重轻,可用于采山菜、捡蘑菇;榆条筐可用于捡粪、滤肥;斡荆条篓可用于背粮食、网鱼,还可作为母鸡下蛋的窝;腊木条可以编土篮、粮囤、小孩子的悠车;柳条质地柔软、色泽洁白,可编簸箕、笊篱、笸箩;槐条稍硬,可编墙篦……祖传的手工编织技法林林总总,啥都能编。

时至今日,条编产品仍有需求。“这项技艺记录了桓仁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是桓仁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如今,散发着植物清香的花篮、果盘、宠物窝等样式新颖的产品,也以返璞归真的姿态走进市场。”桓仁满族自治县非遗中心副主任赵丹说。

靠山吃山 林下山参富农家

慈爱厚重的大山,不仅提供了生产生活资料,还点燃了人们致富的希望。在桓仁山区,名贵中药材不难寻觅,野生人参扎根生长。桓仁山参在晋朝古籍中即有记载,驰名于清道光年间,此后一直是全国一些大参行的“开行参”。利用山间资源,经过艰苦创业,桓仁人不但延续了老手艺,更形成了以山为依托的产业优势。

山参,是这片山地给予人们的特殊礼物,参药资源早已成为桓仁的名片。桓仁境内的山岭、林带和土壤,为林下参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千百年来,人们在“放山挖参”的实践中,逐渐掌握了山参的生长习性、分布情况,形成一套种植、采挖山参的技艺。据了解,桓仁现有的104项非遗项目中,与山参相关的有7项。2010年,桓仁山参(林下长芦参)栽培加工技艺、桓仁张氏红参古法制作技艺等项目,被评为本溪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项目市级传承人杨国孝告诉记者,先祖杨作云秋季放山,将采集到的种子带回来,种到附近的深山密林,逐渐掌握了林下长芦参的栽培加工秘诀。从爷爷和父亲处传承了这一技艺后,他和哥哥杨国君苦心钻研,以洗刷、选等、绑把、蒸煮、排针、灌糖、晾晒、包装、储存等20余道加工工序为基础,开发出一系列人参精加工产品。

山参栽培在辽东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种植及加工山参过程中流传的习俗,是桓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2015年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的祭山习俗就是其中之一。

据《桓仁县志》记载,农历三月十六为祀山神日,农人共食祭余,俗称此日为“老把头生日”。老把头是指进山挖参的“放山人”中的领导者或有经验的人,因此,“放山人”将这一天定为祭山的日子。桓仁祭山习俗包括祭祀准备、祭祀仪式、礼成共食三大内容,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规程。随着社会发展,这一习俗被放山、种参、养林、开矿、种地等各行各业人士所认可,成为桓仁地区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

2020年,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将位于二棚甸子镇摇钱树村的山参谷,确定为祭山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这天,山参谷会吸引远近村民,以及国内外客商、中药行业人士前来,像一场小型的人参行业洽谈会。

大山不但给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精神寄托,衍生出一系列非遗技艺,而且帮助人们实现生活富足。“桓仁的富户大多是种参、放山的人,老百姓依靠大山发家致富,乡村依托大山实现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桓仁一直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青山。依靠大山,将我们的老手艺、老习俗一直传承下去。”李久旭说。



0 阅读:0

云端漫步的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