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揭秘冰预融化问题,怀柔科学城诞生顶尖科研成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31 23:11:29

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其表面结构如何、在融化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哪些微妙变化,其实是困扰科学界已久的问题。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怀柔科学城,使用怀柔创造的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破解了这一难题,结束了有关冰表面预融化问题长达170多年的争论。近日,相关学术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

中科艾科米光耦合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怀柔科学城供图

近日,北京大学江颖教授、徐莉梅教授、王恩哥院士联合研究团队,在怀柔科学城落地重大科研项目、世界上首个以轻元素体系为核心研究对象的量子材料研究平台——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利用北京大学与中科艾科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艾科米)自主研发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首次获得了六角冰(自然界最常见的冰)表面的原子级分辨图像。

轻元素平台负责人江颖教授介绍,受研究工具所限,科学界一直无法获得准确原子尺度信息,围绕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争论因此持续了170多年。国际研究普遍认为,冰表面发生预融化的温度在零下70摄氏度以上。“我们通过变温实验,首次在原子尺度上‘看到’冰表面预融化的过程,发现其在零下153摄氏度时就开始融化。”江颖说,这对理解冰面的润滑现象、云的形成及冰川的消融过程等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该项成果是在怀柔科学城产生,其获取关键数据的国产高分辨率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也是地地道道的怀柔创造。“高分辨率探针显微镜,是科学家在原子、分子尺度上进行物质观察、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科学仪器。”中科艾科米总经理赵剑告诉记者。此前,这一高端科学仪器长期被欧美、日本等海外国家仪器公司垄断,近年来也成为阻碍国内团队开展科研工作的“卡脖子”问题。

本次成果中所使用的国产高分辨率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最初源于北京大学江颖教授团队的科技成果。“在实验室诞生最初成果后,落地转化需要专业公司的介入。”赵剑介绍,2022年,该项成果全部转移到中科艾科米,后续通过校区联合攻关的形式,实现了从科研成果到商业化产品的跨越,系统的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套系统不仅成功用于此次六角冰相关研究,还已正式推入市场,未来将助力更多创新科研成果诞生。

自怀柔科学城投入建设以来,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一直是怀柔区重点支持的产业,中科艾科米正是在政策支持下,落地怀柔科学城的高端仪器装备研发企业的缩影。公司由中科院物理所科研成果转化而来,主营业务包括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分子束外延系统及核心部件、配套电控仪器等,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纳米科学、材料科学、表面科学、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刘伟利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