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升级:
老设备“返老还童”
曾经的建总大厦 跟很多楼宇一样 存在“费钱又难用”的问题——设备各管各的:空调、照明、消防等十多个系统互不相通,像一群“哑巴”机器;费电又费人:夏天办公室没人,空调还呼呼吹冷气,每年电费多花好多钱;办事靠手动腿跑:访客进门要手工登记,去到会议室开灯开屏幕调好空调温度;安全靠人工:发生火灾只能靠人工指挥,逃生路线不清晰……
如何改造?大厦里空调、摄像头、灯等各种设备来自不同品牌,形态各异。改造团队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让不同年代、不同厂商的设备“开口说话”。深开鸿用统一安全的数字底座,给大楼装上统一“神经系统”——通过统一的KaihongOS系统,让数千设备“开口说同一种语言”。
如今,整栋楼的电梯、电表、摄像头等传感器和设备都能互相配合,管理人员在电脑前就能看全楼状态。
节能减排:
空调灯光自己“懂事”
对用电设备实施智能化监控 结合AI编排节能模型 大楼里的空调和灯光都变得超级“懂事”——中午会议室没人,灯会自动关闭,空调也会自动关掉。如此自动调节灯光与空调预计整体节能率达10%-15%,年减少碳排放近百吨,这节能效果就像给大楼装上了一个“节能小卫士”,既环保又省钱!
智慧安防: 更“懂你”的智慧管理会议室更“聪明”了,就像一个贴心的“小秘书”为你准备好一切。通过开鸿会控终端一键切换会议模式,实现设备智能调控、秒级投屏及会后自动释放资源,会议室利用率提升,绿色自助会议模式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人效。
在访客与安全管理方面,访客可通过小程序预约,人脸识别入楼并实时轨迹追踪,再也不用前台盯着登记;在资产与车辆管理方面,资产全流程可视化管理,车辆出入数据实时统计,车位使用效率有效提升。
应急保障: 火灾逃生有“活地图”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消防应急演练时,数字孪生平台实时推送逃生路线,指挥中心的大屏幕能看到所有人位置,快速响应帮助没撤离的人员快速撤离,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就像给大楼配备了一个“安全指挥官”,为大家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数据驱动决策,楼宇设备寿命延长10%~15%,资产保值增值效果显著。这一成果不仅为福州低碳试点目标提供支撑,更成为国产化技术在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的典范。可以说,建总大厦的成功实践,为全国的老旧建筑改造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也为智慧城市创新打开无限可能! “建总大厦的转型是福州市响应《加快鸿蒙产业发展的三条措施》的里程碑。未来,我们将与深开鸿深化合作,探索数字孪生、AI交互等技术融合,推动智慧楼宇模式向全市复制。”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天翼对未来作出展望。文字 谢敏,图片由企业提供
本文系企业推广,不代表本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