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关注焦点主要放在以哈冲突上,而俄罗斯乌克兰战场的战局并未获得同样程度的注意。然而,在这一个月里,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发动了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主动攻击,虽然进攻收效微弱,但却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战局。
这一轮俄军的行动似乎验证了美国战争研究所(ISW)在9月发布的消息,称俄总统已下令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今年秋季之前夺回乌克兰战场的主动权。这一命令当初看似不可思议,但在以哈冲突吸引国际关注的背景下,俄军找到了机会。
然而,乌军司令扎卢日内的采访表明,除非乌方能引入决定性的新技术,否则俄乌战争可能会进一步陷入僵持。他指出,乌克兰需要依赖新技术,尤其是在航空、电子战、反火炮和扫雷等领域,以打破当前的僵局。扎卢日内还谈到了乌克兰在战争初期的准备不足和改善措施。
尽管扎卢日内坦言乌克兰可能需要面对持久战,但令人奇怪的是,俄罗斯方面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反驳。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没有陷入僵局,且特别军事行动进展顺利,强调俄军会实现所有既定目标。
这种表态似乎与事实不符,因为乌乌战争已持续近两年,造成大量伤亡和巨大成本,却依然没有取得明显的胜利。这使人不得不怀疑佩斯科夫的言辞是否真实。
我们可以解释佩斯科夫之所以发表这种强硬的言论是为了国内观众而不是国际舆论。最近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近70%的俄罗斯民众支持尽早结束冲突,而即使在归还乌东四地和克里米亚的条件下结束冲突,也有34%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这种支持背后有两个因素,一是大多数俄罗斯民众对战局不了解,受到官方信息宣传,认为特别军事行动在顺利推进。二是俄罗斯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因此需要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一些回报。
然而,这种支持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俄罗斯的民意主要受到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影响,这些地区的人群相信战局在顺利推进。因此,俄罗斯政府需要维护这种情绪,以满足国内民意。
不过,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持久战最终可能会消耗国家的资源和士气。当战争陷入僵局时,时间会证明哪一方能够坦然面对现实和历史,最终取得胜利。与时间同在、能够调整战略的一方最有可能成功。
因此,俄乌战局是否会进一步演变为持久战,尚不得而知。在这个复杂的背景下,双方需要谨慎评估自己的策略和局势,以期望最终的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