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建勇
在我接诊的类风湿患者中有一些人同时还患有糖尿病,他们不仅要饱受类风湿的折磨,还要承受糖尿病带来的痛苦,非常煎熬。那为什么类风湿和糖尿病会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我们都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它会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损伤组织。炎症反应会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并且逐步损害胰岛β细胞,进一步加重糖尿病。
目前,很多人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后,会寻求西医治疗,而西医治疗类风湿主要是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以提高人体免疫、延缓炎性反应的发生为主。这些药物可以快速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痛和全身症状,短期情况比较直观,但长时间服用,反而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影响其他脏器功能的后果。
例如长期服用类风湿药物中的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有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影响糖代谢,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不但会引起糖代谢异常,胰岛β细胞的功能也会遭受损害。
这些副作用加起来最终可造成患者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严重后果。一旦病症出现,治疗则会更加棘手,后果也更严重。那么治疗类风湿有没有其他方案呢?答案是有的。
中医在治疗类风湿上有很深的研究,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中医研究类风湿起源很早,类风湿关节炎在传统医学中属于“痹症”范畴,常被称为“顽痹”。中医强调疾病发生的关键在于正气不足,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如果患者本身正气不足,一旦外感风寒湿邪客于关节筋脉,气血痹阻,就会导致四肢肿痛;如果津液、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筋脉,不通则痛;如果气血不足,阴阳亏虚,气血运行乏力,就会导致病情缠绵难以痊愈,寒湿留滞日久,则关节肿大甚至畸形,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
所以,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路是从病灶入手,不仅局限于缓解症状,更重视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复发可能性,解决问题却不伤身体。从医40余年,我接诊了很多类风湿患者,也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法。
前段时间接诊的一位患者,患类风湿10多年了,一直使用西医治疗。关节疼痛肿胀受不了的时候,就去医院打针输液。刚开始效果不错,但长时间下来人总是感觉到没有力气,止痛效果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后来发展到血糖也上升了。
在我这里吃了中药两个月后,血糖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之后继续复诊,疼痛感近乎消失。中医治疗类风湿是通过温补脾肾,扶养正气,祛风散寒,除湿化痰等手段,提高集体修复能力,最终达到治病目的,不会考虑使用激素和生物制剂,当然也没有那些副作用,十分安全可靠,是治疗风湿的根本大法。
以上是我治疗类风湿的体会,如果您一直被类风湿折磨,那不妨试试中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者简介】
施建勇,男,1959年5月生,中医博士,药学博士后。师承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国医大师周仲瑛,在海内外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40余年,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7项,国家医药专利15项,著述100余篇,对类风湿、高尿酸、高血糖、结肠炎等疑难病拥有独特解决方案,喜欢中医的朋友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