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智能家居设备越来越普及,像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摄像头,给咱生活带来超多便利。但是,在使用这些设备的同时,也伴随着隐私泄露的风险,可得小心!
那智能家居设备面临哪些安全风险呢?
数据泄露危机
很多智能设备会把数据存到云端,如果设备厂商的服务器被黑客攻击,那咱们的隐私数据,像日常习惯、家人信息,就可能被泄露。像济南中院判决的一起案件,被告人刘某在近两年时间里,利用非法获取的账号密码,成功连接并非法控制了 454 个监控摄像头设备,远程观看 400 多台家庭摄像头内的隐私内容,登录访问次数达 20341 次 。
未经授权的访问隐患
有些朋友设置智能设备时,偷懒用默认密码,可以说这行为相当危险!黑客很容易利用简单的默认密码入侵设备,控制整个智能系统。比如智能门锁,要是不改默认密码,有极大可能被不法分子破解。
网络攻击威胁
智能设备靠家庭网络工作,如果路由器没保护好,黑客就能通过网络漏洞劫持设备数据。像用路由器的弱加密协议,就能拦截智能摄像头的视频信号,实时监控你家中的情况。
语音和视频泄露风险
智能音箱和摄像头也可能变成隐私泄露源。恶意软件入侵后,能打开麦克风和摄像头,在你不知道的时候监听、窃取视频。曾有智能音箱应用有漏洞,用户语音指令被第三方非法收集的真实事件发生。
设备默认安全设置往往不太给力,今天小编手把手教你如何主动优化,给智能家居设备设防!
智能家居设备安全设置全攻略:
打造安全的家庭网络环境
1.更改路由器登录信息:把路由器默认用户名和密码改成复杂的,像 “Abc@123456”,别用默认的 “admin” 和简单密码,这样能提高网络安全性。
2.启用 WPA3 加密:如果路由器支持 WPA3,就赶紧启用。WPA3 比 WPA2 更安全,能有效防黑客破解。
3.设置独立网络:有条件可以给智能设备建个单独的访客网络,不让它们和主要设备用同一个网络,就算智能设备被攻击,也能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强化设备账号和密码管理
启用双因素认证(2FA):支持 2FA 的设备或账户,一定要开启。登录时除了密码,还得用手机验证码等再验证一次,登录就更安全了。很多智能设备品牌和应用都有这功能。
1.使用强密码:别用生日、电话这些容易猜的密码,用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组合的密码,比如 “P@ssw0rd!234”,被破解的概率就小多了。
2.定期更换密码:最好每 6 个月换一次设备密码,就像定期换门锁钥匙一样,降低密码泄露风险。
及时更新设备固件与软件
1.启用自动更新功能:设备厂商会发安全补丁,开启自动更新,设备就能一直用最新安全版本。
2.定期手动检查更新:有些设备不会自动更新,咱就得定期手动检查并更新,保证设备安全性。
精细调整隐私设置
1.限制数据收集范围:在设备隐私设置里,关掉不必要的数据收集功能,选 “最小化数据共享”。比如智能摄像头,关掉不必要的动作识别和面部识别,少收集上传数据。
2.禁用语音监听:智能音箱不用的时候,把麦克风关掉,有些音箱有物理麦克风开关,用起来很方便。
3.定期清除存储记录:定期清理智能设备的语音指令记录、摄像头录像这些历史数据,减少隐私数据留存。
注重设备物理安全
1.更改默认设备名称:设备默认名称容易暴露品牌和型号,改成没明显特征的,比如把 “Xiaomi Camera” 改成 “HomeCam_1”,降低被攻击概率。
2.合理摆放设备位置:别把带摄像功能的设备放卧室、浴室这些隐私敏感区,放客厅就行,能监控又能保护隐私。
3.关闭不必要的远程访问:没特殊需求,别开设备远程访问功能,设置不好容易被黑客利用。
借助额外的安全工具
1.启用防火墙功能:用路由器自带防火墙或者独立防火墙设备,监控网络流量,它就像家庭网络的门卫,能挡住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2.安装安全应用程序:给智能设备配套的移动应用装杀毒或防护软件,保护设备移动终端安全,能实时拦截恶意软件。
3.考虑使用 VPN:VPN 能加密网络连接,让设备通信数据传输时别人看不懂,特别是用公共网络连智能设备时,VPN 作用很大。
时刻提防钓鱼攻击
1.警惕可疑链接:别点陌生链接和附件,尤其是那些装成官方设备通知的,钓鱼链接很可能让设备信息泄露或被植入恶意软件。
2.验证官方来源:下载设备应用或更新,一定通过官方商店或设备官网,这样能保证应用安全,不会下到被恶意篡改的版本。
3.定期监控设备状态:通过设备配套应用,定期看看设备有没有异常,像未知登录、连接不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范安全风险。
智能家居设备安全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家庭隐私。可以花点时间设置好网络安全、管理好账号、调好隐私设置、保护好设备,就能降低隐私泄露和被入侵风险,安心享受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