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京东外卖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京东外卖上线了
京东宣布进入外卖市场后,美团股价出现了显著波动,一度大跌超6%。
在年前,外界有报道娃哈哈掌门人宗馥莉也有进军外卖领域打算,一时间人们都在议论到底哪一家会走得更远?
简要分析一下,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目前外卖市场规模和份额情况有利益的地方,肯定会有参与者搅局者,我们先来看看外卖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截至目前外卖市场份额是什么情况?
2024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了16357亿元,同比增长7.2%,行业渗透率达到28.0%。
2024年中国外卖平台市场份额如下:
美团外卖:市场份额约为65%,稳居市场领先地位。美团外卖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用户基础,继续巩固其在外卖市场的领导地位。
饿了么:市场份额约为30%,与美团外卖并驾齐驱。尽管市场份额略低于美团,但饿了么也在不断探索业务扩展,提升平台竞争力。
其他平台:包括KFC/麦乐送/吉时送/必胜客宅急送等品牌小程序和APP,它们凭借品牌优势和特色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总体上仍属于次要地位。
二、目前外卖骑手、外卖商家的行业生态情况我国已拥有约5.45亿名网上外卖用户,外卖市场规模达到约1.2万亿元,人们平均每天在外卖上的消费接近33亿元。
目前,全国骑手数量已突破1000万,日均配送订单量超过8000万单。
骑手规模如此庞大,会牵涉到很多社会层面问题,比如骑手就业保障。
京东一直以员工待遇好、有保障闻名,但外卖人员人数增加后,也会牵涉到管理的方方面面,本质上是外卖人员管理是否与京东企业文化兼容问题。
比如,无论是饿了么还是美团,很多外卖员流动性很大,跳槽频繁。这一点对于以员工稳定性很高的京东来说,进入外卖领域是不是也会存在着一个管理问题?
从行业生态上讲,很多外卖商家经常出现的佣金扯皮问题,京东能否很好克服。这一点不仅仅是因为利润分成,很多时候还存在着一个良性价值引导的问题。
比如在去年5月份,21岁男子“胖猫”在重庆坠江身亡,持续引发关注,网友通过外卖平台购买奶茶、汉堡等物品送往涉事大桥。不料,多位网友发现,送到现场有不少是空包外卖。对此,茶百道、牛约堡、华莱士等多家品牌就“空包外卖”致歉。

网友提供的某品牌外卖空包截图
连这些知名品牌外卖商家都会这么做,那一些小商家肯定也会做缺斤少两的事情了,比如一二线城市里城中村很多外卖商家就喜欢打一些小算盘。
当前,出现这些情况,都是在平台监管还没有发展到完全成熟完善的情况下。
三、京东外卖会引起外卖市场鲶鱼效应吗?正是因为外卖江湖里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尔虞我诈,所以京东杀进外卖市场也是一个很好机遇,会起到一个鲶鱼效应。
京东此次杀入外卖市场,并非过去机械式的“价格战”,也不是高大上的砸钱捞品牌知名度,而是招募“品质堂食餐厅”,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备受大众期待。
如今进入外卖江湖,无论是新入局的还是以前的老江湖们,都是手握大笔现金,不缺钱,也不缺流量,因为都在各自领域完成了很多产品销售的生态闭环。美团、饿了么是这样,京东、哇哈哈也是这样。
不过有一点还是会有疑问,那就是行业垄断性,具体来说寡头垄断格局很难突破,最起码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与实力挑战。
个人觉得,不管是京东还是哇哈哈,进入外卖江湖,三五年内甚至有可能在更长时间里,都只能扮演外卖竞争平台的参与者搅局者,暂时还成不了主导者。
因为,再好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在商业实践中也需要行业沉淀与时间考验。
四、写在最后京东外卖上线后,“品质外卖”会成为行业竞争焦点,会引发更多人关注生产、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激励外卖平台能更积极、主动地对消费者负责。
尤其是大家都重视品质商家这个概念后,估计会改变外卖江湖了,以前“肥猫”事件发外卖空包那种事估计会很少发生了。

京东
因为好品牌来源于好品质,不管是商家还是平台,都是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影响力与美誉度了。
真诚祝愿京东外卖能发展顺利,以良性发展的价值观引导外卖江湖。
我是,毕业于兰州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与你共同探讨交流,也欢迎友友们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