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卢梭
1.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人类有自己的意识,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行动,因此可以说人类是自由的。
然而如果每个人都拥有绝对的自由,那么肯定会影响别人的自由,所以大家不得不面对所谓的规则,而不是放纵自己任性妄为。
2.忍耐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甘甜的。
人人都想在别人面前充当强者的角色,可惜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有人是强者就必须有人是弱者。
与逞强相比,一个人必须学会示弱,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做人要懂得适当忍耐,否则迟早会被人“撅折”。
3.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金钱永远是个现实问题,无论自己多么清高,都难以逃脱金钱的束缚。
因为我们无法彻底做到自给自足,有些事情只能依靠别人,不得不受到限制和制约。
努力赚钱吧,尤其是当自己发现感情靠不住的时候,金钱能够带来稳定的安全感。
二、笛卡尔
1.我思故我在。
身体达不到的高度,思想可以达到;身体去不了的地方,思想可以到达。人类因为有了思想,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
只要自己敢想敢干,就能超越别人超越自己,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更加精彩。
2.无法做出决策的人,或欲望过大,或觉悟不足。
人要有欲望,这样人生才会有方向和动力;不过欲望也不能太大,否则就会反过来成为欲望的“奴隶”。
当一个人无法下定决心做某事时,可能还是没有完全认同所做之事,觉得弊大于利。此时既然心存怀疑,那么干脆选择不做,要不然结果也好不到哪去。
3.一个人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做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然而却不要被情感干扰做事,有智慧的人从来不会受情感所支配控制。
因为情感会影响一个人的分析判断能力,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高手做事都是没有情感的。
三、黑格尔
1.存在即合理。
其实任何人或事物的存在,都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事情。我们没有那么大权利,就像别人也无权操控我们自己一样。
学会尊重学会共存,善于利用善于整合资源,这样才能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而不是陷入纠结当中。
2.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自己才能获得一定的成就。那些思想贫乏的人,注定只能做个碌碌无为的人。
大家都知道“身残志坚”这个成语,即便自己在身体上并不完美,也可以靠思想和意志成为一个“巨人”。
3.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在这个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上,要学会并不清澈透明的生存法则,这样自己才能生存下去。
因此很多时候不必活得那么明白,能看透却无力改变才是最痛苦的,人生就是“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