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5000多名烈士的英雄县:八路军刚来,就能拉出一个主力团

笑蓝阅览过去 2024-11-02 03:30:46

1937年秋,太行山下的平山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风尘仆仆,衣着朴素,却带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这些人是从遥远的陕北一路东进的八路军将士。让人惊讶的是,在他们到达平山县的短短一个月内,就迅速组建起了一支1700多人的"平山团"。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之一。为什么八路军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在一个只有20多万人口的小县城中,迅速组建起如此规模的部队?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革命圣地的前世今生

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群山,东临平原,北接蔚县,南连井陉,是冀中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这里不仅是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更是连接晋东、冀中两大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要地。

早在1925年,这片土地上就已经燃起了革命的火种。当时的平山县城西南,有一个叫小觉村的地方,这里走出了平山县第一个共产党员——郭子化。郭子化192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

到了1927年,平山县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这个支部成立在小觉村,由郭子化担任支部书记。支部成立后,立即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夜校,宣传革命思想。短短几个月内,就发展了200多名农民加入农民协会。

1928年春,平山县第一个区委在小觉村成立。这个区委的成立,标志着平山革命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委成立后,很快在全县建立了7个党支部,发展党员近百人。同时还建立了工会、农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

1935年冬,平山的革命力量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革命火种并未熄灭,反而在地下更加顽强地生长。当时的党组织采取了"蛰伏"战术,将部分骨干力量转移到偏僻的山区,继续秘密发展组织。

1936年初,平山地下党组织开始重建。他们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利用当地的"蒙学馆"作掩护。这些表面上教授儿童识字的私塾,实际成了革命活动的秘密据点。通过这种方式,党组织不仅保存了力量,还发展了大批进步青年。

到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平山县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地下党组织网络。全县有党员700多人,其中农村党支部29个,城镇党支部2个。这些党组织遍布全县各个角落,为后来八路军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春,平山地下党组织还派出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抗日先遣队。这支队伍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平山县最早的一支抗日武装。他们采取游击战术,在太行山区活动,打击土匪,宣传抗日,为后来八路军进驻平山县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

二、八路军的到来与扩军

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王震率领30多名干部,从山西穿越太行山,首先抵达平山县。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八路军的精锻干部,他们的到来为平山县的抗日武装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

王震一行人到达后不久,359旅717团政委刘道生又带领了一支由警卫连、干部教导队和剧社组成的300人工作团来到平山。这支工作团立即展开了群众工作,通过演出话剧、宣讲抗日道理等方式,迅速打开了局面。

10月初,八路军在平山县城西北的下槐镇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决定利用当地党组织的基础,迅速扩充军队力量。这个决定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响应。仅仅三天时间,就有50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八路军采取了"四会一桌"的办法。所谓"四会",就是开村民大会、青年会、妇女会和儿童会;"一桌"则是与当地士绅、地主阶层进行茶话会。这种方式使得扩军工作深入到了社会各个层面。

10月中旬,115师教导队和344旅也陆续抵达平山。他们来到后,立即在洪子店、岗南等地设立了训练营。新兵们在这里接受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训练虽然艰苦,但士气高昂。一位老八路后来回忆说,当时练习投弹,由于缺少手榴弹,就用石头代替,手都磨出了血泡也不喊苦。

到11月初,平山县的扩军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就组建起了1700多人的"平山团"。这支部队后来被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新718团,成为八路军的一支主力。

与此同时,其他部队的补充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15师教导队补充了300多人,徐海东的344旅补充了800多人。在洪子店,还成立了著名的689团。曾国华支队也补充了600多人,扩编为两个营。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补充的战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平山县的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他们不仅为部队带来了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对当地情况的熟悉和对敌斗争的经验。

八路军的扩军工作之所以能在平山县取得如此成效,与当地的特殊条件密不可分。首先,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与平原的结合部,便于部队隐蔽和机动。其次,这里有700多名地下党员的基础,为发动群众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当地群众具有较强的抗日意识,参军热情高涨。

这些新组建和扩编的部队,很快就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有的转战太行,有的挺进华北平原,成为了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力量。

三、本土军民的抗日壮举

1937年冬,随着八路军主力部队向各地展开,平山县的抗日武装力量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县城周边的16个区,相继成立了区级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大多由20至30人组成,队员多为当地农民和青年学生。

游击队成立之初,武器装备十分简陋。有的队伍只有几支老式步枪,甚至还在使用大刀长矛。但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群众的支持,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其中,由王德胜领导的第四区游击队,在1938年初就曾经一天之内袭击了3个日军据点。

1938年3月,平山县各区游击队开始整编,成立了统一的县游击大队。这支队伍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白天分散在各村庄,晚上则出击日伪据点。他们还在重要路段设伏,打击来往的日军运输队,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

与此同时,平山县的民兵自卫队也在迅速发展。到1938年中期,全县已建立起200多支民兵自卫队,总人数达到5000余人。这些自卫队除了保卫村庄外,还担负着侦察敌情、传递情报的重要任务。在上沟村,一支由40人组成的民兵自卫队,曾连续一个月为主力部队提供日军调动情报,为后来的温塘伏击战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妇女救国会的地下工作同样功不可没。她们组织起了纺织组、运输组和医疗组,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物资支援。在1938年的寒冬,妇救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千人纺纱"活动,为游击队员赶制了500多套棉衣。此外,她们还建立了秘密联络点,为游击队传递情报,掩护受伤战士。

青年学生则主要承担起了宣传发动的任务。他们成立了"抗日青年宣传队",自编自演话剧,在各村巡回演出。在西柏坡,一个由中学生组成的宣传队创作了《刘胡子参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受欢迎。他们还利用夜校识字班的机会,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发展抗日力量。

1938年下半年,平山县的抗日武装力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县游击大队在几次战斗中取得胜利后,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显著提升。他们开始配合主力部队展开更大规模的作战。在岗南、下槐等地的战斗中,游击队担任了重要的配合任务。

民兵自卫队也逐步发展成为一支能独立作战的力量。他们不仅能保卫村庄,还能够配合游击队打击敌人。在1938年底的一次战斗中,东部地区的民兵自卫队联合行动,一夜之间摧毁了日军的3个炮楼。

这些本土抗日力量的蓬勃发展,为八路军在平山县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不仅承担了打击敌人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抗日网络,使平山县成为了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四、血与火的考验:平山保卫战

1939年春,日军对平山县发动了大规模"扫荡"。3月15日,日军调集了近万人的兵力,分三路向平山县城进攻。北路日军从蔚县出发,南路日军从井陉推进,中路日军则从正面发起进攻。

面对这次来势汹汹的进攻,八路军359旅和地方武装采取了积极应对的策略。他们首先将县城内的机关和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组织群众向山区转移。在此基础上,部队采取了"诱敌深入,四面包围"的战术。

3月17日,日军中路部队率先到达县城北部。他们在进入县城后,立即遭到了八路军的伏击。新718团在城北的狭窄地带设伏,一举消灭了日军一个中队。这次伏击战,有力地打乱了日军的进攻节奏。

南路日军在推进过程中,遭到了地方武装的频繁骚扰。县游击大队和民兵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术,不断消耗日军的体力和弹药。在洪子店一带,民兵们还采取了破坏道路、设置路障的方式,大大延缓了日军的行军速度。

北路日军在进军途中,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他们在经过一个山口时,遭到了埋伏在两侧的八路军主力部队的猛烈射击。这次伏击战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日军伤亡惨重,不得不暂时撤退。

3月20日,日军在付出了重大伤亡后,终于占领了平山县城。但这并不意味着战斗的结束。八路军和地方武装转入了更为灵活的游击战阶段。他们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专门袭击日军的补给线。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平山县的各支抗日武装开展了频繁的游击战。他们白天隐蔽在山区,夜间则出击日军据点。仅在3月下旬,就先后袭击了日军的12个据点,炸毁了3座桥梁,切断了日军的多条补给线。

4月初,日军开始在县城修建永久性工事。但他们的工程车队在运送建筑材料时,经常遭到游击队的袭击。在西部山区,一支由30人组成的游击小队,连续三天破坏日军的工程设施,迫使日军不得不加强警戒。

4月中旬,平山县的抗日武装力量开始对日军发起反击。他们首先切断了县城与外界的联系,然后分批渗透到城内。在城内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他们采取了"蚁蛀战术",逐步蚕食日军的据点。

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平山保卫战,虽然没能保住县城,但却显示出了平山军民顽强的抗战意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战斗,平山县的抗日武装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为后来的反"扫荡"斗争打下了基础。

在这场战斗中,平山县的抗日武装共消灭日军6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军民配合作战的经验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和发展。

五、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939年下半年,在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后,平山县的抗日根据地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首先在行政建设方面,各区相继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到1939年10月,全县16个区都建立了区公所,下设村政权机构289个。这些新型政权组织实行"三三制"原则,把团结抗日放在首位。

在经济建设方面,平山县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措施。为解决军需民用,当地开办了被服厂、军械所等生产单位。在西柏坡,一个由30多名妇女组成的被服厂,仅1939年冬季就为部队制作了2000多套军服。同时,各区还开办了合作社,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教育文化事业也得到了重视。1940年春,平山县建立了第一所抗日小学,随后各区相继开办了农民夜校。在上沟村,一位叫张俊山的老教师坚持办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这些学校不仅教授文化知识,还承担着培养抗日骨干的任务。

1940年夏季,平山县开始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在各区,都成立了专门的减租减息委员会。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农民的负担得到减轻,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据统计,仅1940年一年,全县粮食产量就比1939年增长了20%。

医疗卫生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1940年下半年,在各区相继建立了卫生所,培训了一批赤脚医生。在北部山区,一个由5名医生组成的巡回医疗队,半年时间就为群众治病2000多人次。他们还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状况。

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同样引人注目。1941年初,平山县建立了专门的交通站,负责军事物资和民用物资的运送。在各个重要路段,都设立了秘密的交通联络点。这些交通站不仅承担运输任务,还成为情报传递的重要渠道。

1941年春,平山县开始实行"军民合作"生产运动。部队在不影响战备的情况下,帮助群众春耕生产。在东部平原地区,新718团的战士们帮助群众修筑了5座水利工程,解决了1000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为了巩固根据地建设,平山县还建立了完备的民兵组织体系。到1941年中期,全县民兵发展到8000多人,形成了区、村两级民兵组织网络。这些民兵除了承担治安保卫任务外,还积极参与生产建设。

1941年下半年,平山县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财政经济体系。各区都设立了专门的财政机构,负责税收和经费管理。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统筹安排,保证了军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部队的给养供应。

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很活跃。1941年冬,平山县成立了文工团,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演出。他们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日斗争的文艺节目,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各区还相继建立了农民识字班,扫除文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到1941年底,平山县的根据地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就为进一步开展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