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被荷枪实弹的军警押解的画面,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遍全球。这位以铁腕扫毒闻名的政治强人,在被移交国际刑事法院前留下狠话:“最好现在杀了我,否则……”。戏剧性的是,仅仅六天后,总统马科斯的姐姐、参议员艾米・马科斯宣布启动参议院调查,这场看似确凿无疑的司法审判,突然出现了微妙的转折。
杜特尔特的被捕绝非偶然事件。自 2022年卸任后,他与马科斯家族的关系就持续恶化。尽管四年前正是艾米・马科斯的游说促成了杜特尔特之女莎拉与小马科斯的竞选联盟,但权力交接后的利益分配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杜特尔特家族掌控的达沃集团与马科斯家族主导的中央政府在经济资源、地方势力范围上的摩擦不断升级,而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反人类罪” 的指控,恰好成为马科斯政府打击政敌的绝佳契机。杜特尔特的扫毒行动虽在国内获得 65%的民众支持,却因被指“法外处决” 6000余人而成为西方舆论攻击的靶子。

艾米・马科斯
小马科斯政府表面上强调“司法独立”,实则借国际刑事法院之手清除潜在威胁。作为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艾米・马科斯的介入堪称菲律宾政坛的 “变盘手”。她一方面强调 “调查旨在维护主权和法律程序”,另一方面却在选举关键时刻打出“守护杜特尔特权益”的牌。这种矛盾姿态,既反映出马科斯家族内部对如何处理杜特尔特问题的分歧,也暴露出艾米个人的政治算计—— 在中期选举中争取杜特尔特派选民的支持。
艾米的调查直指逮捕程序的合法性:国际刑事法院对菲律宾是否拥有管辖权?警方是否在机场阻挠杜特尔特的律师会面?这些问题触及菲律宾司法体系的敏感神经。更关键的是,她邀请司法部、外交部和警方高层作证,等于将小马科斯政府推上被告席。如果调查发现程序瑕疵,杜特尔特的引渡可能被搁置;若证实存在政治干预,马科斯总统的权威将遭受重创。杜特尔特阵营对此次逮捕的定性是“政治谋杀”。

其前首席法律顾问帕内洛指控警方“滥用职权”,称逮捕令是“伪造的废纸”。杜特尔特之女、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虽未公开表态,但她掌控的达沃地区已出现零星抗议活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民兵组织甚至威胁“必要时采取行动”,这让本就脆弱的民族和解进程雪上加霜。
马尼拉街头出现支持与反对杜特尔特的游行对峙,社交媒体上“保护老杜” 与 “严惩凶手” 的话题持续发酵。这种背景下,艾米的调查有可能成为点燃社会矛盾的导火索。杜特尔特被捕事件背后,是大国博弈的影子。美国对菲律宾的影响力正在回升,不仅通过《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扩大军事存在,更在人权议题上施压。而中国则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和疫苗援助维持着对菲律宾的吸引力。杜特尔特的亲华立场曾让美国如鲠在喉,如今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被部分观察家视为美国“代理人战争” 的延续。

艾米・马科斯的调查可能成为菲律宾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如果她成功阻止引渡,杜特尔特派势力将重新崛起,中菲关系有望迎来改善;若调查演变为政治作秀,小马科斯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向美国倾斜,南海局势可能再度紧张。这种不确定性,让菲律宾成为大国角力的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