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一生战功赫赫,辉煌背后,其实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衷。比如1948年9月底,就在即将发起淮海战役时,粟裕似乎又遭遇来自内部的阻力。大概是觉得这些阻力已经大到足以影响战局,远在河南的陈毅顾不得种种潜规矩,破例给华野指挥部发了一封电报,干预华野内部的事情。
干预一词,笔者用得其实比较别扭,陈毅名义上还是华野司令员兼政委,有处分华野事务的权力。但就当时实际情况看,确实有点“干预的意思”。
一、身在河南心在鲁
陈毅军事生涯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1948年5月转到中原军区工作。表面上似乎是刘邓二位鉴于中原局工作压力过大,主动提请陈毅到中原主持大局,实际上是上下合力,既给陈毅面子,又让陈毅事实上离开华野,让粟裕不受干扰地指挥作战。
大家的心都是好的,陈毅心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并没有因为职务变化、权力减少而有情绪,心平气和地就去找刘邓报到了。
但是后来事情之发展并不像上下各方预期的那样,华野并未因为权力统一于粟裕一人而更加强悍更加团结更加指挥如意。1946年底整军合并以来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山头主义,因为缺乏陈毅坐镇而变得更加明显了。
哪怕是1948年连连打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等胜仗,若有若无的不和谐因素仍在潜滋暗长。
陈毅到中原局后,担任的是中原局副书记、军区副司令员兼野战军副司令员,在中原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作战指挥,有刘帅在,陈老总不需要太操心。反而是华野,传来的各种信号令他忧心忡忡。
第一个信号就是太骄傲。
1948年3月解放洛阳,华野陈唐兵团和中野陈赓兵团一起打,华野炮兵做出不小贡献,当年7月中野搞经验总结,榘参座在中野大讲炮兵的巨大作用,似乎无炮则打不下洛阳,完全没有提及陈赓攻打洛阳西工阵地想的各种办法,以及中野步兵攻城时构成的牵制。这番话讲的中野干部面上无光。有道是当着矬人不说矮话,中野挺进大别山后缺乏重武器,这种话当着刘帅的面讲出来,得有多伤人?
陈毅对山东部队的骄悍之气素来很了解,只是没想到当着刘伯承这位大行家说这样的话。陈毅当时就气得脸上挂不住,豫东战役结束后,陈毅致电粟、陈、唐,严斥三纵(主攻洛阳的部队)太骄傲,伤了中野兄弟的和气。
第二个信号是内部别扭。
华野无论老山东部队还是老华中部队,没有人敢在陈老总面前闹别扭,有屁憋着有屎夹着。但对别人可就不这样了,粟裕年纪很轻,资格不老,骤然间跃居华野主要领导人之位,很多老将是不服的。
当然大部分不服来源于作战风格的巨大差异,山东老部队作风强悍,善打恶仗,善攻坚城。华中老部队被粟裕调教的机动灵活,极富大兵团作战的素养,善于机动,善于调动敌人,善于捕捉战机。不是说山东部队笨,学不会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学问在于有人带还是没人带。山东乏名帅,许王宋何一班猛将猛则猛矣,水平也达到人杰之段位,但最后一层窗户纸只有天才人物才能捅得透。谁能称得当时的天才,除了伟人,大概就是林徐刘粟彭几位。
悟不透,还得按别人的打,极易引发抵触情绪,人之常情嘛,可以理解。
偏生粟司令为人过于和气,端不起瞪眼骂娘拍桌训将的霸气,陈毅离开华野前就见识过许多次,到中野之后仍然不断有耳闻。
陈老总对华野有感情,哪能放得下!
二、换了四个纵队司令
谁在抵触甚至顶撞粟裕呢?
笔者对粟裕大将之崇敬无以复加,看过笔者写过的关于粟大将的文章的朋友们都了解。但是崇敬并不是不分黑白一味吹捧,粟裕大将性格中的一些弱点或者说缺陷,我们也应当有清醒的认知,这是一些老将对他不够尊重的重要原因。
什么缺陷呢?过于谦虚。就不说他三让司令的典故了,粟裕对上对下一味谦虚,似乎有点过了。如果粟大将是个普通人,这样做人做事完全没问题,但他是一个统军大将,大将天然就该是威风八面,而不能是谦谦君子,这两个形象在大将军身上绝不能同时出现。
该有的威严树不起来,时间一长,部将们不怕你,很容易出现恃宠而骄、气凌上司的问题。
粟裕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华中老部队,多多少少都存在类似问题。比如华中三虎叶陶王。这都是心头肉里的心头肉,心尖尖上的心尖尖,私人关系极为亲近,指挥风格极为熟悉,饶是如此,一、四、六纵队的脾气,从纵队司令们以下都慢慢滋长,以至于养成骄纵之气。
1948年4月濮阳整训,朱老总亲临现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整治骄傲,首当其冲的是一、四、六纵,叶陶王三个纵队战斗力非常凶悍,但脾气也大得不行,被中央点了名。不能说全是叶陶王的问题,粟裕的缰绳勒得还是不够紧。
陶勇,在海军任职时
同理可得,山东诸将对粟裕这位谦谦君子,从一开始就缺乏充分的重视。从1946年底开始,鲁南战役两家各打一边,到莱芜战役把榘参座留在南线牵制,再到孟良崮战役许司令质疑主攻部队安排,部队吐槽耍龙灯走冤枉路,桩桩件件,粟裕大将都不舍得(其实也有点无能为力)训斥部下整肃风气。
我们细观《粟裕军事文选》,会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粟裕大部分讲话都是说事,怎么组织行军打仗,怎么改进我军战术,怎么搞好后勤,甚至怎么补充弹药、新兵,都讲过,唯独对统一思想、改正作风,讲的很少。
这是他区别于彭林聂等战略区领导人最大之处。简言之,不善于管人训人控制人,以及整人。
公道地讲,遇到这样的领导,部下们都该庆幸啊,不耍驭人术的领导,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珍稀最宝贵最可遇而不可求的。
所以陈毅很担心,在1948年9月发的电报中,点了三、八、十纵的名,要他们好好检讨,尤其是主官要带头反思过往作战中的缺点,为即将拉开的战幕做好充分准备。
这封电报很短,却刀刀见血,直面问题,令华野诸将猝不及防。曲阜会议之后,华野人事做了比较重大的调整,后来淮海战役缺了一位非常有名非常重要的将领。明面上的原因是该将领腿伤发作,找不到别的因素,但从方方面面条件分析,此公缺席大战,确实不单是腿伤能解释的。
由此延展开去,我们似乎还能发现一条暗线,华野成军以来,即1947年2月以来,十几个纵队的一把手,调整了好几位。一纵叶飞、四纵陶勇、六纵王必成、七纵成钧、十纵宋时轮、十一纵管文蔚等司令员没调整,其余不同程度都有调整。
像三纵司令员祥因伤休养,换成孙继先任代司令。孙继先当年是红一军团红一师一团一营营长,所谓根红苗正,孙将军之谓也。他年龄与何以祥相同,都是1911年生,之前是八纵副司令员。但孙继先头上这个“代”字一直没抹去,直到1949年2月全军大整编,三纵改编为22军,才就地转任为正式军长。为啥一直不转正?是件挺有意思的事。
我们不作无根据之猜想,其中空间,大家可以联系三纵一直以来的表现联想。
多说一句,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时,三纵跟着榘参座去中野支援刘邓。陈老总单独把孙代司令叫到一边嘱咐,一定要团结团结再团结,和中野兄弟部队一起打。大家还猜不出点东西吗。
二纵司令员兼政委韦国清于1948年1月升任苏北兵团司令员,遗缺由滕海清担任,注意,这个位置是直接接替,没有什么代理一说。提醒一点,滕海清是老华中出身,孙继先是老115师山东部队出身。
八、九两个山东最老牌的部队司令员都换了,八纵司令员王建安于1948年7月调到华北一兵团当副司令,去给老首长徐帅当副手,后来没去成这是后话,遗缺由张仁初担任。九纵司令员许上将升任许谭兵团司令员,遗缺由聂凤智担任。
七纵、十一纵、十二纵为何没换?一看渊源就明白,这都是铁杆华中老部队。到于十三纵、鲁中南纵队、两广纵队,这都是后组部队,换不换的,意义不大。
暗线若有若无传递了一种信号,陈毅在时,一直在着力打消不利于粟裕统一指挥的因素。
用心劬劳,诚哉陈帅。
三、还算至诚的宋上将
没换的司令中宋时轮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宋上将是山东最老的参谋长,再怎么说也不能触众怒免了宋上将。
宋上将在华野有两桩出名的“事迹”,令华野领导比较尴尬。这两桩事,可比传说中许上将孟良崮摔电话事件有确凿证据,而且都载入正规史料,无可辩驳。
为免引起争议,我们专门引证官方出版的《宋时轮传》。一般来说,合传或有歧误,本传习惯于为尊者讳,但凡记入本传的,都是经过严密考证和本人认可的。
第一件事是1947年七月分兵后,宋时轮十纵打梁山阻击战时,擅自北渡黄河一事,造成中原刘邓被动,以及十纵本身遭受较大损失。当时各级都指责宋时轮不听命令擅自北渡,带来严重后果,华野总部一度表示“责任待后再谈”。宋时轮和十纵各师主要领导一度背上不小的思想压力。
但是说句公道话,当时十纵面对的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邱清泉第五军,那时第五军全须全尾,士气正盛,刘邓大军在鲁西南数番大战,都奈何不了邱清泉。富于武力的同时,邱清泉还极善于用计,来回调动我军,在梁山南北故布疑阵,一时连榘唐都诱偏了。宋时轮以一个纵队之力面对占有兵力火力优势的第五军,再怎么死扛,也扛不了多久。
北渡黄河之举固然有不利影响,但实现了及时止损,把十纵带出险地,这也是大功一件。榘参座后来说宋纵北渡时给兵团部请示过,陈、唐原则同意。真相可能是先斩后奏,事就是这么个事,如果不跑有可能全军覆没,榘参座后来也不得不承认。
这件事后来被人认为是宋时轮不愿意服从命令的证据之一。
还有另一件,也是《宋时轮传》记载的。1948年8月打济南前夕,因为当时北渡事件始终没有定论,宋时轮想要个说法。但无论粟总还是榘参座都认为不合时宜,没有直接回答。宋上将气得直接说,没有经过补充打不了。
毛主席听闻此事大为光火,一度表示要撤了宋上将。粟谭陈唐等野战军领导人急忙向中央求情,终于争取不再追究,来了个“戴罪立功”。
宋上将虽然性如烈火,脾气暴烈,但多年征战,拎得清孰轻孰重,最后还是率队担当主攻任务,济南攻城,他是西集团现场指挥员,打得非常棒,解放济南他也立了一大功。
打完济南之后又开曲阜会议,一方面是传达中央九月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另一方面也是整顿部队,打消内部阻力。陈老总身在河南心在鲁,闻讯打来电报,带着怒气批评三、八、十等3个纵队,目的就是要这三位纵队司令,必须不折不扣地听粟裕的指挥。
那时节,除了小姚同学力挺粟裕,陈老总不远千里发报支持粟裕,都是华野内部形成合力不可或缺的条件。
一封电报,短短数百字,寄托的是开国将帅们堪比金石的坚定革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