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逐渐被移出教科书?被批不是文学家,原因有三

江湖小酒馆 2022-07-31 15:29:23

导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直都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准则。在上个世纪,出现了一大批有名的文学家,但要说对这个时代有推动意义的就是民国时期了。

清政府被推翻以后,整个国家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很多有识之士都想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今年,有一部年代剧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它就是《觉醒年代》。一般来说,这种年代正剧的受众群不会太广,一般都是以中老年为主。

令大家惊奇的是《觉醒年代》打破了这个常规。《觉醒年代》不仅受老年人欢迎,也深深吸引了年轻一代的注意力,这部剧迅速走火,在网上产生了强烈的讨论。

有的人评价这部剧说:“《觉醒年代》这部剧非常有教育意义,首先拍的非常符合历史,可以让年轻一代人对这个时期有更深的了解。”没错,这部剧的教育意义非常大,其中里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里面各种文人思想的碰撞。

这部剧是个群像剧,里面有很多当时的大文豪、思想家。比如陈独秀父子、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其中令人印象非常深重的一个情节是鲁迅先生拿着一块牌子站在教育部门口,那个牌子上面写着“不干了”三个大字。

鲁迅先生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他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当作自己的武器,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令人警醒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是非常有魅力的,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在语文课本里面见过他写的文章,比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等。

鲁迅先生的文章写得如此好,一直受众人追捧。但是在最近几年却逐渐从教材里面被删除,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甚至还有一些人在网上对鲁迅先生进行讨伐,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下面来分析一下这其中的缘由。

我们小的时候学鲁迅的课文,最早接触的应该是《少年闰土》这一篇文章。我相信当时大家注意的都是闰土刺猹这个环节,由于当时年纪比较小,对这篇文章更多注重的是趣味性,而忽略了这篇文章背后的深意。

《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背后是对封建礼教的讽刺、批判。旧时的好友见面后却无话可说,二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之前无话不说的朋友关系到如今拘谨的主仆关系。

这篇文章放在当时来说是没有毛病的,它批判封建礼教,鼓励人们打破禁锢,但是放到现在来说就有些许不妥当了。现在的小孩子从小被父母当温室的花朵一样娇养,思想上不够成熟。

这篇文章其中的深意根本不能理解先放在一边不说,这种文章可能也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一定的阻碍。时代不同了,这种文章放在现在来说肯定是不合时宜的,所以鲁迅的文章逐渐消失在教材里面了。

其次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章针对性很强。他的文章大多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创作出来的,反映的大多都是社会的黑暗和人心的险恶。在如今教育大背景之下,更多的宣扬的是一种直接的向上力。并不是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好,只是对于现在的教育宗旨来说,有点偏离轨道,所以不适合放进教材里面。

这些原因都表明出鲁迅先生的文章与教材的不适性,但是它们当真就全无优点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更适合如今的青年人来读。

鲁迅先生的文章写的还是很精辟的,像人血馒头、嫦娥奔月等等都非常具有教育意义。这些情节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个真实状态,可以帮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更好地去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个真实面貌。

封建社会的禁锢、人性的冷漠等等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社会黑暗也可以对现在的我们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社会上人人平等,没有了严格的等级关系,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样子。

总结:鲁迅先生的文章可能会不适合一部分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但是它们永远不会过时。虽然在教科书里面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逐渐淡出,但是它们的意义是一直存在的,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消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