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时候,周总理去访问印度,有西方记者问大陆对老蒋和台湾是啥态度。接着,这个记者又问:要是蒋介石带着台湾回归的话,中国会咋安排他?
记者提出让蒋介石担任部长一职,周总理否定了这个提议,周总理坦率地说:“要是蒋介石回到大陆,对祖国统一有了不起的贡献,那当部长可真是太屈才了!”
一、败退台湾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内可不是真的安宁,倒有点暴风雨前的平静那味儿。实际上,在抗日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毛主席就已经在琢磨抗战胜利了国共两党要怎么相处了。
不得不说,主席可太了解蒋介石了。抗日战争还没结束,主席就料到两党之间肯定会有一场战斗。
老蒋那性子,哪能容得下我党,和平共处对他来说就像痴人说梦。不过,抗日战争一结束,老蒋还假惺惺地让主席到重庆去商量事情。
主席不惧危险,迎着困难就去重庆跟老蒋谈判了。实际上,老蒋打心眼里就不想跟我们党和谈。
所以,这一回的谈判总共持续了43天,两党这才达成一致意见。可主席刚谈完回到延安还不到一年,老蒋就自个儿把条约给撕毁了,发动了解放战争。
这一回,老蒋为了权力,连他平时最看重的脸面都顾不上了。他发动战争之后,国内的老百姓都对他的所作所为提出了控诉。
可在权力跟前,这些又能算个啥?
实际上,他的心思主席老早就料到了。打从抗日战争一结束,主席就着手为之后的大战做准备。
所以哪怕刚开始的时候,老蒋的兵力还有装备都远超我党,可在战场上他也没捞到啥好处。
眼瞅着局势陷入胶着状态,老蒋就把目光投向了延安。他寻思着,要是拿下延安,就能给我党带来致命打击。
可老蒋怎么也想不到,这竟然就是他走向失败的开端。咱们党放弃延安之后,在主席的指挥下,刘邓大军朝着大别山挺进了。
之后,我军就从原来的防御状态转变成进攻,解放战争的主动权也慢慢地转移到我军这边来。
1948年辽沈战役一打响,老蒋在东北就没了主动权。接着,林帅就带着东野直奔中原地区去了。
很快淮海战役就要开打了。徐州,以前叫彭城,有句话说“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全”,不管是对老蒋,还是对我而言,徐州都是特别重要的地方。
就因为这个,老蒋把大部分兵力都安排到这儿来了。可这仗一打起来,老蒋慢慢就觉察到不妙了。咱解放军那可是一路猛冲,特别是碾庄大胜之后,这就已经意味着国民党军队要完蛋了。
这时候,老蒋也瞅见国民党军的前景了,就照现在这形势,再接着打下去肯定是没指望了。
那么他就只剩一条路能走了,就是“退”,可往哪儿退?
这时候,老蒋就把目光投向了台湾那块儿。特别是在张其昀劝了之后,老蒋干脆就把台湾当成自己战败后的退路了。
打那以后,老蒋就着手准备败退台湾的事儿了,接着把自己的全部财物都运到台湾去了。
1949年底的时候,咱解放军强渡长江以后,老蒋的失败那就是铁定的事儿了。
之后蒋介石慌慌张张地逃到台湾去了,从这时候起,大陆和台湾就分开了。
二、开始交涉老蒋退到台湾之后,两岸分开了,这一直是毛主席和全体中华儿女心里的痛。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咱们党就已经着手准备解放台湾了。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咱们国家就只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到朝鲜战争上。
不过,后来老蒋公开宣称“只有一个中国”以后,主席在收回台湾的方式上就有了转变。
主席觉得,老蒋只要还承认自己是中国人,那两边就有谈判的可能。毕竟打仗的危害可太大了,能不打就不打呗。
之后,咱们党就把重点放在和平统一这件事上了,一直都在找合适的机会。1955年的会议上,周总理就公开说了:中国要争取用和平的办法让两岸统一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老蒋心里还盘算着反攻大陆。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老蒋慢慢就明白过来了,自己想要反攻大陆,那是一点指望都没有了。
就连美军都被志愿军战士给打败了,老蒋依靠的不就是美国那种墙头草似的支持嘛。真到了关键时候,美国会不会在一旁观望,老蒋心里也没底儿。
人上了年纪,就特别想落叶归根,这种想法会越来越强烈。两岸统一可是全国人民一直以来的心愿,章士钊老前辈就主动站出来说,他愿意为这事儿四处奔走。
后来章士钊联系到许孝炎,让他把中央写的信转交给老蒋。
老蒋接到信以后,半天没吭声,只说要考虑考虑。主席可太了解老蒋的多疑了,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主席也没抱多大的希望。
可老蒋就这么考虑了一年多。一直到1957年的时候,老蒋又去找许孝炎,说让个人回大陆去看看,去了解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
许孝炎,就向蒋介石举荐了宋宜山。宋宜山到大陆后,周总理特别热情地款待了他。
在谈话里还说,台湾回归以后,仍然能够高度自治,老蒋还可以继续当领导。就一个条件,得让美军从台湾撤出去。
我党作出的让步,宋宜山觉得条件挺合理的。所以,他在后来的报告里对大陆那是各种赞赏。可老蒋看到这报告后,心里特别不痛快,觉得是我党把宋宜山收买了,就再也不想跟我党谈了。
一直到后来曹聚仁回到大陆,事情这才又有了转机。曹聚仁回到台湾以后,就把我党的条件带过去了。
在这六项条件里,我们党做出了特别大的让步。蒋介石在台湾不但能接着掌权,还手握兵权。
这可比西方记者说的部长强多了,除了台湾回归大陆这一点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没变化。
可就算是这样,老蒋还是半信半疑的。就因为他这人太多疑了,所以这一回的和谈又失败了。
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老蒋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他想回家的愿望那叫一个急切。这不,他就邀请主席到台湾去会谈。
可当时主席的身体压根经不住旅途颠簸,老蒋的邀请,主席想应也应不了。不过主席和周总理对这个机会那是相当重视的。
于是打算让邓工过去,可就在这个时候,台湾那边突然传来消息,说蒋介石去世了。蒋介石去世后没多久,周总理和主席也先后离世了。
可这事主席一直没放弃,他把这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邓公。然后邓公就接着跟蒋经国进行和谈。
可1988年的时候,蒋经国突然就去世了。这一下,啥都没个结果了,台湾的局势也跟着变得复杂起来……
自1949年到现在,都过去七十多年,两岸的局势,那可是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不过不管啥时候,咱们国家一直都在为台湾回归而努力奋斗。
这是老百姓的心愿,也是周总理和毛主席逝世之前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