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十分信任,苏57打开侧弹弹仓茧包在机翼下方有点小

极客小玉 2024-11-06 14:10:32

由于无法实现量产,且外销仍未见踪影,苏-57终于果断飞往中国参加航展。并且这次一口气带来了两架,甚至动用了安-124重型运输机进行远程直飞,显示出极大的决心要开拓国际军贸市场。近距离观察后发现其做工非常粗糙,甚至内置弹舱有一条较大的缝隙,随便用手指或手机都可以插进去,这与歼-20的工艺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正当大家在吐槽时,没料到接下来的情景令众人震惊,那架苏-57E竟然主动打开了侧弹舱,并在地面进行各种调试,简直令人惊喜。此外,由于拍摄距离不远,高清照片展示了许多细节,俄罗斯显然并未把自己视为外来者,在珠海航展上就像回到家一样,想怎么展示就怎么展示。

大缝隙实在太明显了。

苏-57开启侧面的弹舱。

自2010年首飞以来,苏-57居然已经在小批量生产阶段停滞了长达14年。它本应成为全球第三款隐形战斗机,仅次于美国的F-22和F-35,但由于资金紧张和科研能力下降,排名跌至全球第四,甚至在隐形五代机领域被中国的歼-20超越,后者的性能已直逼F-22。此外,俄乌冲突的影响使得航空工业的首要任务变为为前线补充损失的新机,至今苏-57仅交付了21架,其中一半仍在测试中。因此,即使有俄媒报道提到苏-57在俄乌冲突后不久已“参战”,实际上只是从乌克兰防空系统的射程之外发射导弹,几乎没有实战意义。

苏-57常被戏称为“扁扁的苏-57”,说实话,其粗糙的工艺、机身上大量裸露的铆钉以及随处可见的未封闭缝隙,都让它与五代机的标准相去甚远,所谓的科幻感更像是一辆拖拉机。甚至此次直飞中国的054号苏-57战斗机,竟然没有安装龙勃透镜,完全不担心地面雷达无法探测到。可以这样理解,苏-57的隐身性能相对一般,雷达的探测能力主要还是取决于距离的远近。而且外界对它的描述是:苏-57本身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龙勃透镜。

苏-57战斗机抵达太原。

工艺相当粗糙。

苏-57与苏-27的直接对比。

苏-57的战斗力究竟如何?作为第五代战斗机,隐身性能是其重要的标准,其中内置弹舱更为关键。通常情况下,美俄的战机研发通常十分高调,迫不及待地展示其强大实力,但苏-57自首飞以来,内置弹舱却迟迟没有揭开面纱。这使得人们开始质疑它是否真的符合五代机的标准。此外,两个粗大的进气道占据了大量空间,串列布局的内置弹舱能容纳多少武器也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至于侧弹舱是否存在更是令人困惑。

曾有一段模糊的视频记录了苏-57发射导弹的场景。在视频中,苏-57以接近垂直的姿态大迎角爬升,并在这一状态下打开了右侧翼根的“茧包”侧弹舱,随后发射了一枚K-74M2空空导弹。可以推测这应该是在测试其在极限飞行模式下的格斗弹发射能力。导弹的发射位置正好位于主翼根的茧包部分,这也是首次证实苏-57配备了侧弹舱。

苏-57战斗机是俄罗斯一款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设计用于执行空中优势和多任务作战。它具备隐身特性、超音速飞行能力以及高度灵活的机动性能,能够在各种战斗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作战。苏-57还配备了先进的 avionics 和传感器,使其能够进行目标识别、跟踪和攻击,为现代战争提供强大的空中支援。

苏-57战斗机能够发射格斗弹,这使它在近距离空中交战中具备强大的打击能力。该机设计强调机动性和火力,使其能够在面对敌方战机时,迅速应对并进行高效攻击。这种发射能力增大了苏-57在空战中的灵活性和战斗优势。

回到珠海航展上,苏-57E的进气道设计占用了大量空间,因此为了保证足够的载弹量,只能另寻他道,即在地面调试时开启的右侧弹舱。由于并没有在机身内部增加空间,而是在翼根以“茧包”的方式进行变体安装,设计上为了减少风阻和隐身性能的损失,导致可用空间非常有限,选择的导弹数量因此也受到限制。尽管设计简单,苏-57的携带弹量与其他五代机相当,能够配置4中2近或5加2的导弹布局。如果不考虑隐身外挂能力,其表现其实相当不错,略有当年“侧卫”系列重型战斗机的风范。

苏-57在隐身性能方面并未追求极致,只要达到五代机的基本指标即可,然而在制造工艺和细节处理上显得有些粗糙。早前的画面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座舱盖上存在气泡或鼓包,机翼上也有一些不太可靠的铆钉。对他们而言,苏-57或许只被视作一种消耗品,这样的战机若想进入市场,自己又没有进行批量装备,似乎压力会比较大。

侧舱发射器

内置发射舱概念图

苏-57内置发射舱效果图

0 阅读:4

极客小玉

简介:分享数码信息,推荐数码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