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金秋,天气清朗。一架银鹰舒展巨翼,飞行于云海之间,自北向南。机舱里,有一位老人,他早年过古稀,皓首龙钟。此刻他看着窗外,思绪万千。他很快就要见到从未见过面,却已年近半百的儿子了!
这位老人,就是开国元老,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的卓越领导人:陆定一。
记忆如云如烟,苍苍茫茫。思绪把他带回到46年前的初冬,瑞金沙渊坝,他与妻子在夕阳余辉中依依惜别的那一个傍晚……
陆定一
与妻子的诀别那是1943年,红军主力部队即将开始长征,陆定一将随部队前进。他的妻子由于分娩在即,不能长途跋涉,决定留下,坚持斗争。分别之际,妻子特地从朱坊镇前来向他告别。
当时,陆定一的心情异常沉重。他实在不放心妻子,如今的处境十分危险,而妻子肚子里还有个未出世的孩子,这可如何是好。
令人佩服的是,在这样困苦的关头,妻子没有一句泄气的话。
她,陆定一的妻子,叫唐义贞。
这一分别后,漫长的岁月,他再没有她的任何音讯。
八年过去了,直到1943年,他才从自江西到延安的贺怡同志(毛泽覃夫人)口中处知:妻子分娩后,刚满月就毅然将所生一男孩托了人,跟上福建军区游击队参加战斗。不久,部队被冲散,她不幸被捕,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惨遭杀害,壮烈牺牲。
那一别,竟成了永诀!
伴随失去妻子的沉痛悲伤,还有那牵心动肠的思念:娇小可爱的女儿呢?刚出世的男孩呢?你们还活在人世间吗?
陆定一和唐义贞
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
陆定一一直在寻找他的一儿一女,他坚信他们还都活在世上,他要找到他们,以告慰他们的母亲。
陆定一给儿子改姓“陆范”闽西,长汀县四都乡圭田村的一户三口之家:残废老红军范其标、聪秀妹夫妇和他们的男孩范家定,相依为命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寒暑……
从范家定记事起,就发现每逢年节,父母总会在桌子上多摆一副碗筷,他一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又一个大年夜,范其标老人郑重地把已经成人懂事的孩子叫到桌前。他神情肃穆,指着桌子上的那副碗筷,终于告诉了小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原来,小定不是范其标的亲生儿子。
范其标老人哭着说:“这是为你的生身母亲准备的。我们一直等着她来呀!孩子,该让你知道了。我们没有生过你,你的亲生母亲是红军中的人。1934年11月20日在我们村生下你,刚满月,她就走了。她没说你的父亲是谁,只给你起了个名字‘小定’,并说,母子如能相会,孩子是我的人,也是你们的人。如果我未能再来,就说明我牺牲了,请告诉孩子,我是为革命而死的。她一走,就再没音讯。这么多年了,全国也解放了,她怕是真的牺牲了。怎么才能找到你的父亲呀!”
范其标为小定找出当年生母的遗物:一条毛毯、一个铜脸盆、一个布包裹,上面写有邮寄的通讯地址和收件人的姓名:唐一真。
唐义贞烈士的遗物
范家定得知真相后十分难过,他拿着母亲留给自己的遗物,悲恸地掉下了眼泪。从此以后,小定开始了找父之路。他多方打听,寻找各种可能的线索,经过多少辗转,费尽无数周折,寻找仍然是那样的艰难!
后来,范家定认识了在广东的李坚贞和在北京的童小鹏等同志,在他们的帮助下,渐渐地找到了一些线索:自己的生父可能和一位国家领导人有关系。终于在1980年,他找到了他的父亲——陆定一。而当年母亲留下的收件人姓名“唐一真”,真正的写法应该是“唐义贞”。
其实,他的父亲又何尝不在找他。如今,终于,两根断了的弦接在一起了。陆定一马上乘飞机赶赴福州,亲自去见未谋其面的儿子。
终于见面了!陆老与范其标老人布满老斑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范其标老人颤抖着说:“总算把孩子带到您面前了……他以前姓范,现在该改回陆姓了。”
陆定一听后十分感动,不过他却说,孩子就继续留在你们身边吧,也不用改姓。
范其标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孩子的母亲已经牺牲了,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父亲,应该认祖归宗。
陆定一
两位老人争来争去,尤其是范其标老人,一定要给小定改姓。
最后,陆老沉吟半晌,认为还是应该按照孩子母亲临走前留下的话:孩子是我们两家的人。因此,陆定一提议,给孩子改姓为“陆范”,希望今后能通过这个姓氏把两家的情谊延续下去。
于是,小定也因此有了新名字——陆范家定。
失散女儿终于找到在和儿子短暂的团聚后,陆定一对儿子说,其实你还有一个姐姐,比你大三岁,只是现在依然下落不明。
那是1931年12月30日,在妻子经受一场痛楚之后,他们慌张而又惊喜地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女儿,分娩是在苏区中央机关所在地——瑞金的叶坪,他们就给女儿取名“叶坪”。
当年,他和妻子分开前,商量好了先把女儿托付给一个因病未能参加长征的男同志,委托他到瑞金以外的乡村寻一个可靠的人家寄养孩子。但他们没问清这个男同志的姓名和地址,只知道当时叶坪把他称为“好妈妈”。
陆定一
陆定一告诉陆范家定,这以后,他一直在到处打听女儿的消息。1937年,他突然得知,女儿被寄养在了瑞金武阳围的一位姓赖的船夫家里。同年,在奔赴抗目前线之前,他委托住在武昌的岳母一家去寻找女儿。
得到消息后,大舅哥唐义精马上赶去南昌,因当时局势危险,没办法直接去赣南,就写了信托人去瑞金寻找。好不容易收到了回信,说孩子找到了,但对方要求给钱。为了孩子,多少钱也要给啊!可眼看钱一次次寄过去,孩子却没有信儿了。后来才知,对方是国民党的特务,他们这是被骗了!
更加不幸的是:唐义贞的两个哥哥,唐义精和唐一禾,后来在重庆因为船难双双离世。至此,唐家已无力寻找叶坪了。
1949年,全国解放后,许多老同志纷纷与老区联系寻找离散的子女。陆老也去信给江西,并且还亲自委人前往江西赣南一带寻找叶坪。
1956年,陆老突然收到赣南铁山龙钨矿赖普恩写来的一封信。信上说,他的妻子是红军长征前留下的子女,来时3岁,名叫“一品”。
一品——叶坪!中国字的谐音?还是……调查材料和照片送来了。调查并未获得实质性的证据。从照片看,也未能觉出一品就是叶坪。
就这样,40多年的寻找毫无着落。
陆定一和家人合影
陆范家定听着74岁的父亲沉重叙述,心里也很难过:姐姐,你到底在哪里?我要和父亲一起把你找到。
在赣南这片土地的东南,有一个不显眼的小小桂庄——上库。
1943年冬天,村子里各家各户都在忙碌,每个人都在照顾安置从山那边送来的红军伤员。
这天,村干部带来一个陌生人:男的,高个儿,年纪不上30岁。一打听,他名叫张德万。
这个张德万背后还背着一个女孩子,大家十分好奇,怎么部队上的男同志走哪还带着个细伢啊!大家询问张德万孩子是谁的,可张德万什么也不说,不能说呀,孩子的父母可是中共中央的高级干部,他只能闭口不言。
问到孩子叫什么的时候,张德万想了想说:“野萍”,同音不同字,也不算叫错,毕竟孩子的爸妈都不在,就叫“野萍”吧。
很快,春节过去了,还没出十五,村子里又出事了。有人说白匪要来了,伤员都得疏散、转移他方。张德万也得离开。
张德万要走了,可他这次不能带着孩子走了,没办法,他只好把野萍托给了当时的房东赖万森、华灶女夫妇面前,希望他们能够帮忙照顾这位红军的孩子。
老房子
赖家是贫苦的农家,他们有三男三女,日子过得十分困难,但还是答应了张德万,表示就算吃糠咽菜也会把孩子抚养成人。
就这样,张德万吻别孩子,一步一回头地走了。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家乡——吉安新安。不几年,又传来消息:他病逝了。
在那恐怖的年头,因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他隐瞒了一个孩子的身世,给人们留下的是谜。
这个女孩子于是在这个贫寒之乡生活下去了。她慢慢地长大,并早早地勇敢地担负起生活的重荷。她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地耕耘、收获,并且结婚、生儿育女……
后来,当有一天她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她那颗脆弱的心被触动了。此时,她已年过知天命的岁数了,她想要在有生之年,寻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她的全家都行动起来,帮助她寻找线索。还是她的儿子灵敏,198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线索,并给陆定一发出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自己前不久看了一本《风展红旗》,上面一篇《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一文让他十分惊讶,“从姓名、年龄、寄养地点和时间看,我母亲与您失散的女儿叶坪很可能是同一个人。”
陆定一收到信后十分激动,后来才得知,原来赖章盛的母亲与1956年铁山龙钨矿的赖普恩的来信中提到的“一品”是同一个人,现住江西省于都县禾丰乡库心村上库。
陆定一当即决定——再也不能交臂而过了!这次,陆老还请来了妻子唐义贞的八妹唐义慧一起去找孩子。
陆定一
根据各种资料、调查显示,信中所说的人和陆定一失散的女儿不管是年龄、相貌还是名字都十分相似。最重要的是,在调查人员与野萍对话的细节中,有一条非常关键。野萍也记得,自己小时候叫那个叔叔张德万为“妈妈”。
得知这个关键信息后,陆定一更加确定此人就是自己的女儿,因为“好妈妈”这个事,除了自己和女儿,世界上再没有人知道了!
调查人一行又来到吉安县新安(现为云楼乡),通过张德万的侄子张永济了解到:他伯伯张德万确实在红军医药部门工作过,生前他告诉过家人,在于都县禾丰,他托养了一位战友的女儿。
最后,江西省政府和公安厅做出结论:调查核实表明,野萍就是陆定一同志在53年前失散的女儿叶坪!
当陆范家定把核实后的情况报告给陆定一后,81岁的陆定一再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他立即登上南行的列车去看望女儿——叶坪和她的全家。74岁的唐义慧老人,也不顾年老体弱,毅然同行,探望烈士姐姐的亲骨肉。
江西省委原书记万绍芬与陆定一同志亲切交谈
时隔半个世纪的团聚1988年11月30日,南昌,离散半个世纪的骨肉终于重新团聚了。
叶坪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父母是谁,她看到面前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动地走上前去握住了父亲的双手。好一阵,她忍住泪水,终于喊出了那一声等待五十三年的呼唤——“爸爸!”
陆老眼里涌着泪光,他终于又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当年分开时女儿只有三岁,如今已经是一位老人了。
陆定一抚摸着女儿的手,这是一双劳动人民的手。他情绪激动地说:“……孩子,五十三年前,我把你扔啦!现在又捡回来了,到底是捡回来了!”
随后,他让女儿坐在身边,深沉地叙述起那段悲怆的历史……
陆定一(右一)与女儿叶坪(右二)团聚后追叙往事
突然,大厅里走进一个女孩,只见她身穿一件红色的金丝绒旗袍,一时间,陆定一恍惚了……
想当年,在莫斯科,自己的妻子唐义贞就是穿着这样一件旗袍,和自己举行的婚礼。
思绪回来,经过叶坪介绍,这个穿旗袍的姑娘原来是陆定一的外孙女,叶坪的第三个孩子——女儿赖慧竹。
原来早在一家人见面之前,唐义贞的妹妹唐义慧就给叶坪一家寄去了姐姐生前的照片,和一块金丝绒旗袍的料子。唐义贞当年在婚礼中穿过的就是这样一条旗袍。
谁不能领悟老人的一番心意呢——义贞没有死!在这大喜的日子,义贞与亲人们同在!
81岁的陆定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儿女,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妻子在天的亡灵,终于可以告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