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学,一部分老师见面聊你寒假去哪玩了,玩了多久,风景怎么样?
还有一部分老师的话题是,你的基金本子写咋样了,项目咋样了,寒假写了几篇文章?
这是同一个高校,不同的两类教师群体的谈话,所以说,所谓的寒暑假即是假期也是高校教师的分水岭,寒暑假的时间很富裕,没有代课任务,对于一些教师就利用这个时间写文章、做项目、申课题、进企业调研或者锻炼。随着高校这几年教师越来越卷的情况下,放弃寒暑假搞科研的教师越来越多,而这个假期就成为了教师的成果的分水岭。当下,高校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了一个互相反馈的作用,教师成果越来越多,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讲师群体想进步成为副教授、副教授想成为教授、教授则想着四级教授、三级教授。这就是教师们放弃寒暑假的源动力。
对于高校来说,本校教师的成果越多,高校的影响力和排名越高,录取的学生的质量就高,学校得到的拨款就越多,学校教职工的待遇和基础设施也就越好,这是一系列的正反馈。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教师会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某个专业的大专家中流砥柱,有些教师就躺下了,躺平了。
很多人认为高校教师很轻松,实则无论什么行业只要你想向上走就都不轻松,高校教师这个群体,特别是年轻教师,有写不完的论文和专利、申不完的项目、写不完的基金、熬不完夜、还有一大堆琐碎的事情。
所以,寒暑假,趁年轻,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