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演技很好,却无戏可拍,这些老戏骨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

二号探秘人 2025-03-18 15:16:5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2号探秘人

编辑|2号探秘人

前言

曾几何时,演员们为了一个角色常常付出数年的心血。

但如今,影视市场却变得鱼龙混杂。

演员抠图、念数字、配音,只要颜值过关,便能片约不断。

看着荧幕上那些“流量明星”辣眼睛的演技,而那些演技精湛的老戏骨,却逐渐“查无此人”!

观众越发怀念以前朴实无华的影视圈,和德高望重的老戏骨。

有人被封杀,有人退居幕后,那些老戏骨的“消失”,何尝是娱乐圈的一种悲哀?

01冯远征

当年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个家暴男,让“安嘉和”彻底稳坐家暴鼻祖的宝座。

由于演技太过精湛,冯远征的脸,至今仍是许多年轻人的心理阴影。

冯远征在剧中的暴力形象深入人心,导致他上街时常常被人指点和怒骂,甚至朋友都怀疑他真的有暴力倾向。

为了破除这种偏见,冯远征后来接演了各种类型的正派角色,甚至还凭借“娘娘腔”类型的角色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然而,尽管演技获得认可,他的曝光度却越来越少。

近几年,冯远征几乎都在给流量演员作配,看着自己只能在一些粗制滥造的剧中消耗人气。

他不禁感叹: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再追求演技了。

自2017年至今,冯远征没有再拍过任何戏,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线。

如今的他转战幕后,担任不少职务。

在前不久的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还罕见喊话:

“演员拼的是文化底蕴,而非粉丝花钱”。

备受网友的一致好评!

02王志文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如今的王志文,那就是“风烛残年不得志”。

王志文曾经也是公认的实力派演员,拿过很多奖项。

他曾因《天道》《黑冰》中的表演被誉为“台词教科书”,却因拒绝妥协屡遭打压。

想当年,王志文也是红极一时的演员,通过《黑冰》《过把瘾》《天道》等作品,让无数观众记住了这个演技精湛的好演员。

他当年拍摄的《芬妮的微笑》一举拿下了莫斯科影帝,但他却语出惊人。

对于观众的赞美,他毫不客气的嘲讽:

“这样的角色都能拿奖,莫斯科的人眼睛怎么了?”

王志文身上有一种“傲骨”,让他一直保持清醒,绝不与烂片随波逐流。

因此,在演艺生涯中,他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台词和表演也成为了后辈学习的模板。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老戏骨,却因为不配合媒体炒作,被媒体扣上了“耍大牌”的帽子。

2000年时,他因用记者名片包裹口香糖,引发30家媒体联合封杀。

近年又因坚持“不接烂片”原则,与追求快餐式制作的资本方决裂。

他坦言:“现在的剧组不是找演员,而是找能带货的符号。”

当浑浊成为一种常态时,清白就成了一种罪。

王志文不愿意随波逐流,反而成了“异类”,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悲哀?

03魏宗万

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不熟悉,但他的脸却让人印象深刻。

提到魏宗万,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个诡计多端的“司马懿”。

以及《三毛流浪记》中让人泪目的“老鬼”。

他44岁时成名,但早年间已与赵本山在小品圈里齐名,有着“北边赵本山,南边魏宗万”的称号。

魏宗万出身大户人家,却毅然选择了戏曲之路,为此还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他进厂打工四年后,最终还是报考了上戏,并展现出了惊人的演艺天赋。

然而,由于长相不出众,他跑了整整十年的龙套。

直到1984年,凭借着“老万头”这个角色,魏宗万才在演艺圈里崭露头角。

在 94 版《三国演义》中,他饰演的司马懿至今都是无法超越的存在。

他通过细腻的表演,将司马懿的老谋深算、隐忍不发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司马懿。

他与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之间的对手戏,更是成为了影视经典,两人的斗智斗勇让观众大呼过瘾。

在《三毛流浪记》中,他饰演的老鬼又展现出了幽默风趣的一面。

他与三毛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温情与搞笑,为这部剧增添了许多亮点。

他也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第十三届金鸡奖最佳男配。

后来,他凭借着小品《想入非非》和《单间浴室》名声大噪。

红了之后,魏宗万没有急着圈钱,而是更加谨慎地选择剧本。

这些年,对角色不愿“将就”的魏宗万戏约越来越少,也就慢慢淡出了娱乐圈。

他自我要求高,导致年过八十还住在出租屋里生活。

虽然事业上不如当年红火,但魏宗万却看得很开。

不拍戏的时候,他就安心待在家里,写写字、画幅画,享受一下平静的老年生活。

这种淡泊名利的洒脱,是多少人学不来的通透。

04何政军

《亮剑》带火了很多演员,包括饰演“赵刚”的何政军。

他出生在军人家庭,养成了坚毅的性格。

当年他不顾家人反对报考了中戏,虽然表演上没有天赋和基础,但他从未退缩。

在大学期间,他备受打击,但毕业后却决心去话剧场锻炼。

他不在乎角色大小和台词多少,只要有机会就欣然接受。

这种敬业精神让他被《聊斋之瑞云》的制片方看中。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太大的反响,但何政军却让很多导演记住了他。

后来,他凭借着《国歌》中的“田汉”一角提名了金鹰最佳男主,更加坚定了他好好拍戏的决心。

此后,他兢兢业业地拍戏,直到《亮剑》播出后才正式走红。

然而,随着“流量明星”的崛起,一心只想拍好戏的何政军渐渐被时代“抛弃”。

遗憾的是,虽然他拍了不少新剧,但大多数还是给年轻演员当配角。

从抢手的男主到只能为流量明星作配,这种心酸境遇又何尝不是很多老戏骨的缩影?

05富大龙

富大龙被誉为“最穷影帝”,一个内心纯粹且自带“傲骨”的男演员。

在他的认知里,身外之物远远没有内心富足更重要。

富大龙从小就在夸赞中度过,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地钻研演技。

为了拍好戏,他可以跑到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一起干农活。

相比于天价片酬,他更在乎剧本的好坏。

因此,他在同行眼里也成了“挑剔的异类”。

他主演的《大秦帝国之裂变》《紫日》《隋唐演义》等剧,每一个角色都刻画得无可挑剔。

当年拍完《紫日》后,富大龙的身价虽然上涨,但生活却越过越穷。

因为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为了等待一个好剧本没有将就一部戏。

后来为了维持生活,他只能去打零工补贴家用。

虽然生活辛苦,但也回馈了他很多演戏上的灵感。

2006年,凭借着《天狗》,富大龙成为了“三料影帝”。

成为影帝后的他更加低调,几乎消失在了大众视线中。

他认为演员如果丢掉了现实生活就不算演员了,他的清醒让多少“流量明星”为之脸红?

06鲍国安

鲍国安最为人熟知的角色当属 94 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鲍国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深入研究曹操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甚至连曹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反复揣摩。

在拍摄过程中,他全情投入,将曹操的霸气、奸诈、多疑等性格特点完美地展现出来。

他的表演得到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成为了观众心目中最经典的曹操形象。

然而,正是因为曹操这个角色太过经典,也给鲍国安带来了一些困扰。

观众对他的曹操形象印象过于深刻,导致他在接戏时戏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很多导演在选角时,会因为他的曹操形象而认为他只适合演类似的角色,这使得他很难接到其他类型的剧本。

此外,在拍摄《三国演义》期间,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和恶劣的拍摄环境,鲍国安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这也对他的演艺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状况的下降,他的出镜机会也越来越少。

结语

当前影视市场形成“数据至上”的评估体系。

一部剧的选角标准不再是演技,而是微博粉丝数、带货能力甚至CP话题度,制片方坦言:

这种短视逻辑导致《狂飙》中张译、张颂文的演技爆发成为偶然。

而更多优质剧本流向“颜值即正义”的偶像剧。

李保田因《钦差大臣》注水维权胜诉后,反而被行业视为“麻烦制造者”。

陈道明坚持“历史剧必须尊重史实”,导致十年仅接拍四部戏。

“老戏骨常要求改剧本,年轻演员则配合度高。”

快餐审美导致观众“看剧只为消遣,演技好坏不重要”。

短视频的兴起进一步压缩了严肃影视的生存空间。

这种审美分层使市场陷入“流量剧赚快钱,精品剧高风险”的恶性循环。

然而,烂剧多了,观众却又开始怀念当初“吃细糠”的日子。

随着娱乐圈的变迁,很多观众也丧失了看电视剧的欲望。

看着荧幕中那些扭捏做作的“假”演员,人们无比怀念以前神仙打架的日子。

好在近两年国内的电视剧开始渐渐回暖,有很多老戏骨也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内,为我们创作出了《功勋》《觉醒年代》《大考》等优秀影视剧。

老戏骨的困境,本质是艺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激烈碰撞,他们用行动证明:

演技永远不会过时,过时的是那些将艺术异化为数据的功利之心。

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0 阅读:14

二号探秘人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