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很多古代不能解释的事情现在也可以用专业医学知识去解释。

比如说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就没有反应,虽然现在看来也是比较怪诞,但可以接受。
古代如果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没有哭声,那么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不祥之人。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没有表情。当时的家里人急坏了,一度的认为孩子有隐疾。
并且父亲还亲自带着她前去寺庙祈福,还没有进入寺庙便被寺庙内的高僧拦下。
看到孩子以后直接怒斥,声称孩子不应该来这佛门清地。这件事情对其父亲打击很大,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声音而放弃孩子。

这个身世凄惨的女孩就是宋朝一代歌姬李师师,曾经有诸多的诗人都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著名的大词人柳永便是其中的一员,也是因为文人们的推崇,让她走上了人生巅峰。
但是为什么李师师最后会人间蒸发呢?

李师师的原名是王师师,其父亲是王寅。李师师的母亲因生她而难产去世,所以家族一直认为她会带来灾难。
所以有很多人劝他的父亲,将她带到寺庙去祈福。一开始王寅是不太相信这种迷信的话语,但是女儿一直不哭不笑没有表情让一直疼爱女儿的王寅起了疑心。
李师师在出生的时候,便异于常人没有哭笑的表情。

接生的产婆在抱到李师师的那一瞬间就表示这个孩子天生不祥,生来便克母,如果继续将她养大,就会给家族带来更大的灾难。
一开始王寅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沉浸在爱妻逝世的痛苦之中。但是长期世人的话语让王寅心里有了松动。
王寅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能够为女儿祈福的寺庙。当他满怀信心踏入寺庙的时候,直接被一位高僧拦下。

高僧看了一眼还在襁褓的女儿,瞬间变了脸色带着怒意告诉王寅,这个孩子不能够踏入佛门清地,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从寺庙回来之后,王寅更加的伤心绝望。
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儿为何会变成这样,从一出生就带有世人的眼光,且身边所有的人都要劝他将女儿送走,避免为家族带来灾难。
但是女儿是妻子用生命换来的,对于王寅来说是一个很难的抉择。

如果留下女儿,那么很大概率就会为家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如果将女儿送走,那么这辈子就没法再见面了。艰难的抉择困扰着王寅,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女儿。
并且一直对这个女儿疼爱有加,并没有因为世俗的话语而降低女儿的生活质量。
没过多久王寅便因为犯了错误,被当地政府关押起来。由于监狱内的条件艰苦,王寅在狱中郁郁寡欢,最终不治而亡。

就这样年仅四岁的李师师成为了孤儿,自此流落街头。
李师师可以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她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比较了解。
李师师流落街头的时间里,有很多的人家都表示想要收养她。
但是当有人知道他天生就有缺陷时,就会望而却步收养她的这件事情也会不了了之。
因此,流落街头的那几年,李师师受尽了白眼和冷漠。直到一位贵人的出现,才帮李师师改变了原有的环境。

这位贵人便是当地著名的老鸨子。
由于李师师生来就漂亮,在流浪的时候便受到很多人的注目,但是碍于其身份,并没有人对她有什么坏心思。
老鸨子在逛街的时候突然发现身边的流浪丫头面相非常不错,而且认为流落烟花之地的女子大多数都有着不能说的秘密。

当老鸨子问李诗诗愿不愿意跟她回去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李师师已经尝尽了人间冷暖,急需想要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
并且人总是要为自己而活,不能够因为世人的眼光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所以李师师并没有因为妓女的身份低下而拒绝。

李师师虽然是流落烟花之地的商女,但是她对于感情也是极其的渴望。经历了那么多,内心也想要有一个栖息之地。
而就在这时一位改变她命运的人出现了,这位大人物便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宋徽宗。
李师师的名气让宋徽宗对他感了兴趣。

宋徽宗继位的时候,留给他的是一个杂乱无常的朝堂。
虽然宋徽宗非常努力的在改变局面,但是结局却不是他想要的。在努力了一阵无果之后,宋徽宗便将注意力转到了别的地方。
当他看到很多的文人,墨客都在称颂李师师的时候,他的心里便有了大胆的想法。

但当时的宫规不允许这种烟花女子进入。
并且还是当皇帝的妃嫔,如果想要当皇帝的妃嫔,最起码得是清清白白的家世。
而李师师无论是家世还是经历,都不符合宫里的规矩。所以宋徽宗和李师师的爱情从一开始便受到了巨大的阻碍。

自古英雄就难过美人关,宋徽宗在得知李师师的事迹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对于朝堂上面的事情也不再去上心,每天都在宫里郁郁寡欢。
身边的大太监看到他这样很是心疼,于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帮助宋徽宗出了宫。
宋徽宗悄悄出宫之后,顺利的碰到了李师师。两人一来二去的交往之下,逐渐的袒露了真感情。
当李师师问宋徽宗是做什么的时候,宋徽宗毫无保留的全盘托出。李师师虽然惊讶但是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宋徽宗,反而对他的感情更加的坚固。

但是认识宋徽宗,却给李师师带来了很多麻烦。
自从宋徽宗来看望过李师师之后,青楼里的女子纷纷议论,并且李师师也不再单独接客,这让青楼的经营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并且由于舆论的压力,李师师出场的次数也逐渐减少。
这边李师师顶着巨大的压力,宋徽宗这边也不好受。所有的宫人和大臣都在劝诫他,不要为了一个女子而葬送自己的清誉。
尤其是其母亲太后的压力让宋徽宗没有办法去拒绝。

正在热恋中的宋徽宗根本就听不进去这些劝诫,相反的是更加坚定了他要和李师师在一起的决心。
当宋徽宗力排众议,终于可以成功的接到李师师的时候。北边的金人攻破了城墙,北宋就这样覆灭了。
作为北宋的最高统治者,宋徽宗的下场自然是很惨。
在抵抗金人的过程中,李师师捐献了自己的全部财物,回归了原始的凄苦生活。

宋朝时期妓女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因为当时的朝廷允许达官氏族家设立家妓。
这种家妓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官人的小妾或者是通房受世家大族的供养。另一种就是府上的舞姬和主人是没有任何特别关系。
李师师迫于生活的无奈被老鸨子送去了大户人家做舞姬。

虽然作为家妓,但是李师师偶尔也会去街头卖艺。
宋朝对勾栏瓦舍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尤其是人民的生活富足了之后,对于娱乐项目的需求极大的上升。
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足的朝代之一,人民的娱乐生活也不能短缺,通过很多的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宋朝人民对于娱乐活动是非常向往的。

尤其是蹴鞠活动在当时被推到了顶峰。
很多的青年男女都会借举办马球会的时候去培养感情。
根据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也可以看到,宋朝的民间艺人是非常多的,并且百姓也愿意去给这些民间艺人捧场。
等到有名角在街上卖艺的时候,这条街就会被堵的水泄不通。

由于当时许多词人都拜倒在李师师的石榴裙下。
著名的词人柳安还为其单独做了词,也正是这些文人雅士的推崇,让李师师在当地名气大噪。
很多的达官贵族都不惜用重金去换取李师师的一笑。因此李师师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但是李师师的辉煌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当时的年代是宋哲宗在位,但是实际大权是高皇后掌握,高皇后的政治党作为保守派,所以很多变法更新的东西没有办法去执行。
宋哲宗虽然有心去变法治理国家,但是没有实权,没有办法将规划落地。
高皇后执政期间将提出变法的党派一一进行了发落。
柳安及苏轼就在其中,在这场政变中,许多的文人都被朝廷视为眼中钉,而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支持李师师的。

当这些文人被朝廷发落到边疆地带的时候,李师师身边便再也没有人为她写词。
在此之前,李诗诗的生活都是靠这群文人帮她写词,以此来提高其知名度,引来更多的金主来支持她。
但是当这帮文人不再为她写词的时候,李师师就像现在的过气明星一样,想要回到以前红的时候非常困难。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李师师都过着比较凄苦的日子。

尽管日子过得不如之前,但是李思思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
在勾栏瓦舍卖艺的时候,受到了很多百姓的喜爱。虽然没有之前在文人墨客中名气大,李师师也在尽力的改善自己的生活。
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当地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名妓。
结语李师师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从年幼时家道中落到民间走红,李师师的经历无人可知,但是从她身上也可以看出女性的坚韧。
虽然生长在泥潭,但是却没有因为环境而污染自己的内心。依旧向往着外界美好的生活。

并且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将自己所有的财物毫无保留的全部捐出。虽然自己流落到烟花之地,但是却见不得黎明百姓受苦。
据史料记载,当金人攻破城门的时候,李师师也随之殉国。尽管后人对李师师的评价贬褒不一,但是传奇女子的一生总是格外的吸引人。
乱世爱情总是迷人的。李师师和宋徽宗的爱情如果放在盛世,可谓是一段佳话。
但是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朝堂局面下,小情小爱在家国情怀下显得格外渺小。

虽然李师师的下落至今还有争议,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李师师是一位爱国的传奇女子。
没有因为被皇帝看上就放弃自己的事业,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拒绝为国家做贡献。
李师师的前半生一直在和命运做抗争,但是最后却为了爱情和家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于李师师的传奇人生你有什么其他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