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前言西藏寺庙的壁画中,有一幅《佛本生传·如意藤》,它是一幅很普遍的作品。公元15世纪,由一位名叫钦则钦莫的唐卡大师创作的贡嘎屈德寺院中所绘的《佛本生传·如意藤》,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幅保存完好的作品。
印度大诗人善自在王以诗歌形式书写的《佛本生传·如意藤》,共有108个等级,内容包括释迦牟尼菩萨的出生和佛教的传说。
这本书以浅显、活泼的叙述方式,将佛陀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展现给世人佛教不道轮回、因果报应、布施利人等观念,以供后人参考和启发。
十三世纪的时候,雄顿·多吉建赞和印度的学者拉克斯米卡拉一起,把这部著作译为藏文,并为后人所接受。藏文版本《佛本生传·如意藤》在西藏各地广泛流传,并逐步形成了西藏各地佛教寺庙中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
这幅《母虎故事》是一幅比较典型的佛教人物《佛本生传·如意藤》。下面着重论述了《母虎故事》中的故事寓意和文化内涵,以及其艺术风格。
一、壁画《母虎故事》的寓意贡嘎曲德寺是一位伟大的沙迦大学士吞敦·贡嘎南杰修建的,建于15世纪中叶,距今已经600余年。贡嘎屈德是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佛教寺院,寺院中的壁画也是目前仅存的西藏三大画派中的钦泽派的作品。
《母虎故事》是在贡嘎曲德寺一层西侧的一幅《佛本生传·如意》里,描绘了一幅比较经典的关于佛祖舍身的传说由5个画场景进行描述。
大致说的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居住在王舍城查嘎林达嘎的一片竹园里,而在这片土地上,还生活着一位叫做信实的上尉,他的老婆叫做巧妹。巧妹生下一对龙凤胎。
可是,好景不长,她的夫君死了,她一个人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却因为走投无路,不得不将两个孩子托付给了一个著名的土匪。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两人渐渐成为了小偷,经常在本地行窃。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小偷的手法也变得更加熟练,也更加凶残,城里不少家庭都被小偷给偷走了,百姓苦不堪言。事后,两人的所作所为被地方密探发现,匆匆上报给了阿阁世王,下令将他们三个人抓起来,当着众人的面斩了。
等三个孩子被拖到行刑台的时候,行刑台四周挤满了围观的民众。释迦牟尼佛以他那敏锐的眼光,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大发善心,迅速赶到法场,把三个孩子救了出来。在佛陀的协助下,大王将他们解救出来。
三人感动涕零,吃了一顿简单的斋饭。当和尚以后,就是“罗汉”了。但佛陀的徒弟听说他们三个一夜之间就飞升了,都觉得很奇怪,就问佛陀这是怎么回事。
佛陀说:“过去我也救过他们。那时,这女人是森林中的一只可怕的母老虎,母虎饥肠辘辘,要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吞下去,我慈悲为怀,不忍母虎食他的孩子,就牺牲自己的身体,好让他和他的母亲不饿。
后来母虎及虎仔投生为盗贼,但由于我舍身相救的功德使她母子能识得真谛。”众弟子都是对佛祖的仁慈肃然起敬。
《母虎故事》记载了佛陀释迦牟尼的一段历经沧桑的修持。在佛陀自己的故事里,牺牲是最普遍的情节。自我牺牲,是佛教历史上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在《母虎故事》中,也着重介绍了牺牲自己的修炼方法。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菩萨的牺牲与仁爱,这种舍身的故事,深刻再现了佛陀在面对受苦的众生时,佛是如何用自己仅有的身体和性命,来换得他人的性命,其中蕴涵着菩萨的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拯救众生于苦海之中的正义之美。
二、壁画《母虎故事》的民俗文化元素《母虎故事》是一幅佛教艺术中以悲悯和牺牲为主题的壁画,它是当时社会上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民间传说学者钟敬文曾经说过,“风俗习惯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
在《母虎故事》中,描绘了藏人民的饮食、服饰、房屋建筑、歌舞场面等多种民间文化现象,生动地展示了当时藏族人民特有的、丰富的生活习俗与精神风貌。
首先,在饮食用具上,95-1页的《母虎故事》展现了藏族牧民的日常生活,最引人注目的食物器皿是画在中央的牛奶桶和僧帽罐。
奶筒是牧区最常用的日常用具,主要用于挤奶时盛奶的器皿,普通的奶筒由赤松木制成,外面镶有铜条,看起来既漂亮又坚固。
“僧帽罐”是一种形状奇特的器皿,它的形状像和尚的帽,所以被称为“僧帽”。据研究,自元朝以来,景德镇窑烧制的各种瓷器僧人帽子都是以供赏赐西藏当地高层人士使用的。
例如,北京海淀区在1966年发现的一件青白色僧帽陶瓶,就可以看出它在中原盛行的程度。现在西藏最受欢迎的,是用来装酥油茶或清酒的各类金制的佛帽容器。
其次是在服装上,《母虎故事》95-1中所描绘的男性和女性服装,是具有代表性的藏北地区民族服装,具有肥腰、厚重、长袖、大襟、右枉、长靴等特征。在这幅壁画中,有两个男人都穿着一件斗篷。
藏北牧民的传统服装,对服装的面料要求很高,特别注意“一衣二用”,即日间着衣,夜间将衣边遮起,当作棉被。这件斗篷应该是用来抵御寒冷的。
此外,在这幅壁画中,两位藏族牧民的披肩与阿里普兰的“杰把”的样式类似,只是材料略有差异,而其外形却大体一致。现在,作者还不能下结论,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考证。
至于饰物,因为《母虎故事》描绘的是藏北牧民服饰,所以牧民男子佩带的饰物主要有汉刀筷套、火镰等。在壁画上,两个舞者的腰带上都悬挂着一把火焰镰刀,而在壁画上,则是一把燃烧着的镰刀。
以前,大家都是靠着火镰为生。现在,它已经成了藏北男人和女人必备的腰带,它的制作非常精致,但形状非常粗糙,具有很强的游牧民族特色。
牧民妇女的首饰样式很多,特别是在首饰的材质和制造方面,都很有讲究,比如,坐在营帐附近的女子,头上会带着一枚拳头大的蜜蜡或者珊瑚,鬓角则是用珊瑚和绿色的宝石编织而成的首饰。
整个头饰的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材质名贵,工艺精湛,品种繁多,但却不缺乏层次感,色彩鲜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将华丽和区城特色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民俗建筑中,《母虎故事》所描绘的房屋造型,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种为牦牛毛帐篷。在西藏,帐篷的材质、用途、形状和规格都有许多种,最普通的就是羊毛帐篷,这种帐篷不但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还可以防水。
一种是用石头和木头建造的平面平房或石屋。藏族平面住宅在注重防寒、防风和防震的同时,还通过开设风门,设置天井和天窗等方式,很好的缓解了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起到了通风供暖的作用。
三、壁画《母虎故事》的艺术表现形式贡嘎曲德寺《母虎故事》,是钦泽派的奠基人山南贡嘎冈堆·钦则钦摩所作,体现出该时代琴泽艺术鲜明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母虎故事》的颜色,它以绿为底,这是15世纪后期西藏地区流行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并在现代形成了一种定型的表达方式。
而绿、红两种颜色的组合,更是体现了佛像自身的个性特征,这一特征在以后的西藏油画中也渐渐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定制性。比如《母虎故事》95号-3号和95号-5号号里的菩萨,还有他的随从们穿着的衣裳,都是用红颜料画出来的。
此外,因受大陆美术的影响,其色彩层次较深,在基本色彩的基础上加入了透光色。这一点,体现出该时代的匠人精细的配色和对相似颜色的掌控能力,使得整个壁画呈现出鲜明生动的色泽。
其次,构图布局上。《母虎故事》壁画中绘制的佛祖形象,继续沿用了传统的构图方式,即在画面中央绘制主佛,四周或两侧环绕胁侍;
这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西藏本土壁画和唐卡,后来西藏地区又被大陆的油画所吸收,形成了一种静止的藏族油画系统,表现出了一种融合的佛教的绘画形态,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形态。
又比如95号-3号和95号-5号图中的山水景观,中央是一尊巨大的佛像,四周环绕着一尊护国神。把他们置于悬崖边,树木花草,流水瀑布,白云环绕,让整幅画看起来栩栩如生,充满了无限的意味。
另外,在这些壁画中还很聪明的运用了一些视角的艺术手段,比如在壁画的95-2中,远方的藏族房屋,房子内外的人物,还有附近的高大的大树。
这些都是西藏的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它突破了西藏传统的印度-尼泊尔的传统的美术形式,从而创造出一种山水交融的西藏风情。
贡嘎曲德寺钦泽钦摩所绘制的这幅壁画,被许多人认定为喜马拉雅地区绘画向汉族绘画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结语总之,《如意藤》中的《母虎故事》是贡嘎曲德寺钦泽钦摩创作的15世纪明代西藏美术作品中的经典作品。
明代中央在西藏推行“多封众建、善用僧徒”的政教体制,使得西藏与中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增多,西藏美术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较为完善和发展的阶段。
因此,在西藏本土美术中,出现了三个主要的画派:勉唐画派、钦孜画派和嘎赤画派。他们不但在绘画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在表达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并且都在美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中,钦泽学派融合了印度和尼泊尔的传统技法和中原的艺术特征,从而发展出藏人独有的宗教画法,并逐渐向更加纯净的地方色彩、更加灵活的表现,突出了融合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