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周总理以前对毛主席的指示那可都是严格照着办的。不过,在1974年的某一天,周总理居然扣下了主席的一道手令。
这是咋回事?
1976年可真是不幸的年头,年初的时候就把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总理给带走了。周总理走了之后,秘书就按照惯例去整理周总理的遗物,像周总理办公室里的文件之类的东西。
可是秘书整理周总理抽屉时,在里面发现了一份文件,还是主席亲笔写的文件。
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这得从当年的人大会议说起了,就是1974年的那次人大会议。会上,除了商议以后的工作,还推选了人大副委员长。
新一任的副委员长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她就是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大家都很熟悉她。
说是大家推选出来的,不过有一个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周总理。但终归少数得服从多数嘛。
主席对邓颖超是百分百信任的。这信任,可不单是因为她是周总理的夫人,更是源于对她能力的肯定。
邓颖超来担任这个副委员长那是妥妥的没问题,而且以邓颖超的资历,完全够得上担任更高的职务。
没过多久,周总理就去找主席处理事情了。正好,主席就把关于邓颖超任职的手令交给了周总理。
不管怎么看,周总理那可都是最适合把这份手令交给邓颖超的人。可谁能想到,这事儿过后就没下文了。
你这说法可不对。周总理怎么可能不传达主席的命令?这种说法就像是在说,周总理回去之后,就把主席的命令往抽屉里一放,就不管了,这是不可能的事。
压根就没把这事儿传达给他。之后,邓颖超就不可避免地与这个职位失之交臂了。不过邓颖超也没多想,还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足才这样的。
实际上,早就有人劝周总理让邓颖超进入政治核心圈子。别的人先不说,就说张治中吧,他就多次提过这事儿。
有一回,张治中专门跑去找周总理,就为了探讨这件事。
周公,你对邓颖超同志可有些照顾不周!邓颖超同志投身革命好多年了,新中国成立了,她却连个职位都没得到!
文白兄,你就甭操心,职位分配的事儿自然有中央管着!周总理笑着解释说。
但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明白,周总理不想让邓颖超参与中央的工作。而且当时在中央,很多重要职位都是由原国民党将领和民主人士担任的。
一直到有一回,两人的共同好友去北京的时候,周总理这才把实情说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彭干臣的妻子江鲜云到北京去看望周总理和邓颖超。
光听彭干臣这名字,就能知道他肯定是个能干又坚毅的人。彭干臣可是出生在一个纯正的书香世家。
彭干臣打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可老争气了,没让家人失望,毕竟家人给他取名“干臣”是有期望的,他做到了。
后来,20岁的彭干臣考进了安徽师范学校。那时候,局势特别动荡。年轻的彭干臣瞅见老百姓流离失所,就想凭自己的本事为老百姓出份力。
可他是一点思路都没有,就在这个时候,国内“革命”浪潮涌起,这便是彭干臣首次接触到先进思想的时候。
之后,他就开始加入到当时爱国学生组织的一些活动里去了。到了第二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黄埔军校”就诞生了。
彭干臣心想这可是个好机会,马上就从安徽出发去广州了,要去参加黄埔的招生考试。
后来顺利地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了黄埔一期的学员。有了这样的机会,彭干臣就结识了一些我党人士。
就在这个时候,他跟陈赓大将成了生死之交。他俩一块儿参加了蒋介石组织的东征。东征的时候,他俩并肩战斗,成绩相当优异。
可这也是有代价的,彭干臣在跟敌人战斗的时候断了一根小拇指。周总理知道这事儿后,担心得不行,彭干臣却觉得没啥事儿。
他说:“断个手指算啥,没啥可惜的。”
之后,彭干臣就跟着周总理一块儿,帮着组织培养人才。就在这个时候,他碰到了能陪自己一辈子的人。彭干臣一家就和周总理住到一块儿去了,他俩的友谊也在天天相处当中变得越来越深厚了。
但很不幸,蒋介石围剿的时候,彭干臣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壮烈牺牲了。之后,他的妻子江鲜云就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投身革命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组织和周总理都想多照顾江鲜云。可她,啥照顾都不要,只答应了一件事,就是常去北京看看周总理他俩。
吃饭的时候聊了会儿天,江鲜云知道邓颖超没职务了,就为自己的大姐鸣不平。
邓大姐资历那么深,文化水平也很高,为啥不让她到中央工作?江鲜云满是疑惑地问道。
针对江鲜云的话,周总理作出了极为罕见的回应:“只要我还在,你邓大姐就不能到中央工作!”
对江鲜云那疑惑的眼神,周总理说道:“家庭和工作可不能搅和在一块。要是邓大姐进了中央,大家就会把邓大姐讲的话当成是我讲的,这对工作特别不利!”
这就是周总理把主席手令压下的原因。
三、赤诚一生周总理打从参与革命起,就始终做到“严于律己,对亲人也严格要求”。
周总理对自己特别严苛,对家人也同样如此。新中国成立后,他绝不让家人借着他的名头捞一点好处。
周总理专门定了十条家规,为啥?就是怕家里人借着他的名头去干违反规定的事儿。周总理说得好:“我这个总理是全天下老百姓的总理,可不是你们自家人的总理!”
老家打算给周总理修建纪念馆的时候,被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打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敢提这事儿了。
周总理的想法,邓颖超特别能理解,还会去宽慰家里人。要是有家人说周总理“冷血、不近人情”,邓颖超就会站出来帮周总理说话。
后来周总理的态度大家都知道了,就再也没人拿周总理的家人、亲戚去谋私利了。
结语周总理严于律己的态度对身边的每个人都有着影响,在周总理的要求下,整个周家一直都低调、朴实,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
就是因为有周总理这样的革命前辈,他们一辈子兢兢业业,啥回报都不求,心里只想着老百姓,这才有了咱们今天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