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澍意外失手,“抗战名将”吉鸿昌被害的“秘密往事”!

沐阳说战争史 2023-09-22 18:42:07

1934年,军统尚未成立,戴笠执掌特务处,特务处的主力是外勤组,当时,戴笠最重视的外勤组,除了华东上海区,便是华北的北平站和天津站。

此两站站长分别是陈恭澍和王天木,一个是戴笠的得意门徒,一个是戴笠合作多年的搭档。

特务处最先只是从事情报搜集工作,自从平、津两站联合刺杀张敬尧,首开杀戒后,锄奸便也成为其重点工作之一,特务处各站相继成立了行动组,专事暗杀行动。

就暗杀行动来说,天津站的实力远在北平站之上,毕竟王天木的资历足够深,他所率领的行动组全都是他亲自地方武装及民团中亲信,这些人文化不高,却个个都是神枪手。

行动组成立后,任务从未间断,这一年,戴笠相继接到了一份刺杀名单,史量才、吉鸿昌,反水汉奸石友三、张璧等人皆单上有名。

为确保任务万无一失,戴笠准备将这一系列“制裁”行动,交由王天木负责完成。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天津站突发意外,王天木莫名其妙地卷进一桩迷雾重重的案件中,转瞬之间锒铛入狱。

王天木究竟犯了什么事,因何进了大牢,众人一直讳莫如深,除王天木本人、戴笠、蒋介石外,其他人均无从探寻真相。

就连戴笠,也是后来才知道其中缘由。

事发于1934年春,戴笠突然接到命令,要他立即抓捕王天木归案。

让戴笠亲自出马抓自己的老搭档老部下,这个消息对戴笠来说,不啻晴天霹雳,在万分惊异的同时,又如坠五里云雾。

但既然是军命,就万不可违。

戴笠是个惜才之人,更何况对王天木即将有重任相托,了解案情之后,无奈也只有痛心疾首,同时也为蒋介石欲对王天木进行严厉制裁万分担忧。

那究竟,王天木犯了什么事呢?戴笠只是了解大概,便迫不及待亲赴北平,面见王天木,想要问个清楚。

这天,王天木到饭店面见戴笠,对戴笠所指案件,他是供认不讳,他本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表示愿意随戴笠赴京,向蒋介石请罪。

身在北平的陈恭澍虽知道戴笠和王天木在他主管的地界上会面,但具体所为何事却一概不知,他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但也是一脸茫然。

其时,北平一桩“箱尸案”正在民间掀起轰动,后来陈恭澍几经周转才得知,天津站及王天木竟然被卷入其中。

据说,事发八大胡同一栋青楼,当时王天木带着下属喝酒,一名部下醉酒后情绪失控,与一名嫖客发生争吵。该部下顺手抄起酒瓶向那个嫖客砸去,酒瓶在那人头上开了花,那人当场倒地,气绝而死。

王天木对部下一向宽容,对这些从河南带过来的部下更是视如兄弟,当下便找老鸨要来一只大木箱,将嫖客尸体放进去,出门叫了辆黄包车,抬上箱子,直奔城门,原打算运出城外扔进护城河,却没能出城,最后只好扔下箱子走人。

最后,还是车夫发现运箱子的人不见踪迹,才打开箱子,看到尸体后报了警。

民间相传,不知真假,但在北平还是盛传了好一阵,甚至还有人以此灵感,写了一本小说,名叫《箱尸案》。

此外,流传甚广的还有一种说法,称王天木的行动组人员在天津意租界闯祸,绑架了原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的孙女,向汤家敲诈五万银洋,因而激怒天津众多下野政客、达官显贵,蒋闻后大怒,才勒令戴笠将王天木缉拿归案。

究竟哪一种说法是真,没有人知道,但王天木闯了祸,引得蒋不悦,要遭严惩,这是不争的事实。

王天木并未想过,蒋介石的严惩将严到什么程度,他乐观地认为,无论怎样,戴笠都会保他性命无虞。

问题是,戴笠即便有心保他,但也得听蒋的话不是。

戴笠带着王天木离开北平,回到南京后,蒋不仅严词拒绝接见王天木,而且对戴笠严加训诫: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情报部门是一个特殊的团体,这个团体尤其要有铁的纪律。你回去拟订一个处罚方案,对所有涉案人员必须严惩不贷!

蒋介石的命令不能不执行,王天木的性命也不能不救,如何才能两全呢?

戴笠绞尽脑汁,多方筹顾,几番斟酌,最后提交了一份“处罚报告”。

报告中内容,先简明扼要地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写了王天木的才干与功绩,最后提出三点处罚意见,请蒋介石定夺。这三点意见的排序,戴笠也是煞费苦心:

第一,处死刑;

第二,处无期徒刑;

第三,戴罪立功。

第一条是为了迎合蒋介石“严惩”的要求。以当时蒋介石的愤怒之情,大有不杀王天木绝不罢休之势,这第一条不得不写。如若戴笠顶风而上袒护部下,必会更加激怒蒋介石,结果将适得其反;

第三条根本无此可能,其作用意在冲淡第一条;

第二条才是戴笠的希望所在,前后两条一折中,正是第二条的结果。

戴笠希望的,是为王天木争取到一个无期徒刑的惩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住王天木一条性命,日后就会有翻身之日。

报告上交后,戴笠度日如年,其实蒋介石并没有考虑太久,很快就做出批示,正是第二条!

戴笠大喜过望,果然善察蒋意者,非戴莫属。

于是,王天木被关进南京老虎桥监狱,天津站行动组成员或受处罚或另行安置,整个行动组无形中遭遇解体。

接班天津站的,是一位医学博士,戴笠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此人名叫王子襄,并非黄埔出身,也无复兴社背景。

王子襄医术高超,性格沉稳,做事严谨认真,并且人脉颇广,戴笠想是看重这些才破例让其加入天津站,并任为站长。

正是这个时候,天津站相继接到对吉鸿昌、石友三等人的“制裁令”。考虑到王子襄初来乍到,素无情报工作经验,且天津站行动组尚在重建之中,戴笠便将这一系列暗杀任务,交由北平站负责,天津站予以协助。

于是,陈恭澍独挑大梁,一人主管平、津两站,忙得不可开交。

很快,陈恭澍便报特务处批准,将第一个暗杀目标锁定为吉鸿昌,情报组正围绕吉鸿昌的住址、行踪,展开侦察。

而另一边,王子襄正受陈恭澍所托,在研制一种无色无味能杀人于无形的新型毒药,在暗杀行动,将是一种绝佳武器。

但万万没想到,尤其敬业的王子襄竟然亲身试毒,不幸中毒身亡。

戴笠听说后一阵悲痛,陈恭澍得知后也是整个无语住了,但顾不上其他,刺杀吉鸿昌的行动已经箭在弦上。

“制裁”吉鸿昌,与行刺杨杏佛、史量才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作为爱国抗日将领,吉鸿昌在民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万一“处置”不当,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一点,戴笠对陈恭澍反复强调。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初在冯玉祥手下当兵,后升至军长,中原大战冯军战败后被中央军收编,吉部被编为第二十二路军,吉鸿昌任总指挥,被调往鄂豫皖苏区“围剿”红军。

由于吉鸿昌对“剿共”持敷衍对策,1931年8月被撤职,9月奉命出国考察,后又在未得蒋允许的情况下返回国内,并与中共地下组织取得联系,之后潜入湖北策动起义。

此后,吉鸿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协助下,联络下野军人,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吉鸿昌知道自己上了复兴社特务处的黑名单,因而小心防范,行踪不定。

其实,吉鸿昌在天津的固定住所只有两处,一处称为“红楼”,位于法租界花园道一号,是红砖砌墙的三层楼房,另一处在英租界四十号牛津别墅三号。

但是陈恭澍对这些情报却一概不知,侦查了大半月,连吉鸿昌的行踪都没搞定。

陈恭澍是急不可耐,但又无计可施。

这个时候,出现两个人物,给刺杀行动带来决定性的转机。

一个是郑恩普,另一个叫傅丹墀。

两人都曾在军中担任要职,郑与吉鸿昌还是同乡,因此二人,自然就成为了吉鸿昌的座上宾。

陈恭澍决定亲自出面,会会郑、傅二人。

陈恭澍没有自报家门,见面之后,只是对吉鸿昌“背叛中央”的种种行为,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

郑、傅二人还真就被他说动,纷纷表示,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陈恭澍暗暗高兴,有此二人相助,行动必可成功,只要吉鸿昌再次约二人见面,便是动手的良机。

果然,没过几天,吉鸿昌约郑恩普和傅丹墀在法租界交通旅馆437号房间见面。

郑第一时间向陈恭澍透露了这个消息,陈立即召集吕一民、吴萍、王文等人开会,做出行动部署:由王文负责执行暗杀,吴萍掩护与接应撤退,由情报组女联络员杨玉珊负责与郑、傅保持联系,随时传递消息。

当晚,王文与吴萍入住法租界交通旅馆,秘密侦察437号房间,然而这一夜,437号悄无声息,并未有人活动。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437号始终房门紧闭,无人探访。

王文与吴萍沉不住气了,两人找到前台,以房间卫生问题为由,借机探访437号房间的虚实,结果才得知:437号收了定金,但却无人居住。

陈恭澍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吉鸿昌摆了一道。

原来,吉鸿昌对这次会面尤为谨慎,在郑、傅如约赶到交通旅馆时便被他派人拦住,随即带入交通旅馆对面的国民饭店,谈完事后,二人才离开回到了家,而吉鸿昌及其他人仍然在饭店内。

陈恭澍从归家的郑、傅二人得此消息后,已经顾不上再次周密部署,立马通知众人改变计划,让杨玉珊与其弟陈国瑞带小女孩扮作一家三口,入住国民饭店,侦察情况。

一番变故后,已是下午五点,吉鸿昌是否还在饭店,是否还在138房间,众人一概不知。

杨玉珊姐弟以小女孩为掩护在房门外暗中偷听侦查,均已没有声响,后通过服务员才知道,138里的客人已经换到了145号房间。

随后,杨玉珊哄着孩子走向一四五号,未到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噼噼啪啪”的麻将撞击声。

屋内有人,但吉鸿昌还在不在却不好说,如果在,那到底谁是吉鸿昌呢?

杨玉珊没见过吉鸿昌,只知道是个大胡子。如果贸然行动必然引起哄乱,而且容易打草惊蛇,于是,她决定开门看看,以确定吉鸿昌是否在房内。

小孩从来就是最佳的掩护,也是最佳的借口,她找来一个皮球从门上的通风窗扔了进去,借机敲门,门从内打开后,杨玉珊忙拉着小孩的手,嘴上忙不迭地道歉,眼神却不断的往内扫。

门内人很警惕,没有讲话,只是将皮球扔了出来,然后关上了门,短短的几秒钟,杨玉珊已经看清了房内的情况。

除了开门的大汉,屋里还有四个人,正围着桌子打麻将,坐在左边的男人,正是一脸络腮胡。

确定方位后,陈恭澍连忙发信号,埋伏在旁边咖啡厅的王文不动声色的走了出来,随即进入国民饭店,又径自上楼,来到145号门口。

短暂的平复呼吸之后,王文飞起一脚将门踹开,又跳进房内,只见其中的高个子抬起头来,王文举枪便射,“砰砰砰”连发三枪,眼见高个子与另一人应声倒下,才收枪逃走。

成功射杀,顺利撤退,不留痕迹,陈恭澍喜不自胜。

这是他出任北平站站长以来,第一次成功组织的暗杀行动,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去。

陈恭澍兴奋了一夜,没有等来嘉奖,却等来了一通噩耗。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了这起枪杀案,死者只有一人,并不是吉鸿昌。

陈恭澍端着报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像是遭到雷击一般,直傻了眼。

当时,当场身亡的是吉鸿昌邀请而来的客人,而吉鸿昌,只是受了点伤,案发后,吉鸿昌与另外三人被法租界捕房带走,随后被转入天主堂医院治疗。

陈恭澍第一次组织的暗杀行动,就此以失败告终。

戴笠显然不满,但又不便过多责怪这个年轻的后生。

暗的不行,就只有来明的,戴笠迅速与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联系,由北平军分会出面对吉鸿昌采取“制裁”措施。

于是,吉鸿昌被引渡到天津市公安局,又押解到北平,随后被判处死刑。

临刑之前,吉鸿昌大义凛然,毫不畏惧,随口作诗一首: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位抗日名将、革命烈士就这样被迫害致死。

刺吉失败,陈恭澍陷入深深的自责,面对戴笠的宽佑,这个年轻的杀手开始痛定思痛,并暗下决心,接下来要在对石友三等人的行动中,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以报戴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