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机构改革,邓公裁掉11位副总理,机构改革是活血化瘀之策

江记说史 2023-04-15 22:25:13

若不实施机构改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也很有可能步苏联的后尘,出现解体的风险!那么,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使得当时的邓公做出了不得不实施机构改革措施,大刀阔斧砍掉了11位副总理的职务呢?这一改革措施又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机关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干部老龄化问题异常严重,而最为棘手的问题应该是干部终身制!这些问题堆叠造成的问题是国家机关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下,很多公职人员都以懒政、怠政、混日子的形象示人,给整个社会的管理和发展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而众多的政府部门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国家财政压力巨大。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则在于我们在经济体制上曾学习了苏联模式,重复设立了很多不必要的部门机构。虽然这些部门在设立之初确实给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就像老化的人体器官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很可能造成社会出现大的问题。

为此,邓工决定实施机构改革,动用雷霆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是精简机构,大量裁撤人员。其次是要求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因为大家看到了苏联模式下老人治国的弊端。由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的三位元首竟然在三年内先后去世!这导致了苏联政局的动荡局面,而后又病急乱投医,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明晰这一切的邓公知道必须要提前解决这一隐患,所以这才避免了我国出现苏联的结局。我国在成立初期采用干部终身制的政策,若非干部去世,则会一直担任职务。这和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密不可分。一方面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官员一直都是终生制。另一方面建国初期的领导人都是元老级别,德高望重,为国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老干部们也担心在强敌环饲的情况下年轻人做不好,会影响国家的建设!

还有就是当时有一部分干部是经过政治风波后才重返岗位的,就有了不愿轻易让位给年轻人的情况!而之前国家也曾进行过尝试,让一部分干部退居二线,希望以此锻炼年轻干部,但很显然效果不佳!一些人抱团取暖,最终出现了终身制的情况。

但干部终身制会导致很多弊端,比如官僚主义和权力斗争等。在终身制的情况下,已得利的干部不会让出自己的位置,只有增设岗位这一个办法,这就导致了机构臃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邓公决定实施退休制度,并给老同志讲其中的利弊,在他的主动劝说下,当年有11位副总理宣布辞职!

通过这种体制改革,国家上下一下子充满了活力。国务院工作部门也缩减了三分之一,工作人员为缩减了三分之一,干部的平均年龄也下降了4岁,而这一切的功劳都是我们这位伟大的总设计师的功劳!也避免了我们走向苏联的老路,新中国才再次焕发了活力!

1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