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请过低配生活

互联网嘴哥 2025-02-16 12:07:58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互联网嘴哥(---)——关注嘴哥,学习用不同的思维看待问题。点击标题下蓝字“互联网嘴哥”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偷得浮生半日闲。

嘴哥文案

把希望全放在物质上,欲望就会膨胀。学会适当地做减法,人生目标反而更清晰。

那些被欲望牵绊的人,充满活力,什么都想要,这其实挺符合人的本性。可以说,正是因为人有欲望和追求,人才显得丰满。

没错,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追求各种物质。但如果任由欲望膨胀,就会失去更高层次的人性和神性。

你可能会觉得美食很诱人,但理智会让你有所节制,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享受美食。

你可能会觉得人心难测,但更高级的精神追求会让你努力维系关系,不伤害他人,这样你也能从稳定的关系中获得好处。

你可能会觉得商品琳琅满目,但当你意识到拥有太多物质反而会消耗你的精力,降低你对生活的感知,你可能会开始简化生活。

人性就是这样,未拥有时觉得什么都好,一旦拥有了,就会慢慢学会如何平衡欲望,合理分配。

年轻人正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所以他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只有看过世界,才能更好地与自己的欲望对话。

人到中年,经历了各种人和事,人生进入平稳期。这时,适当减少过度的物欲、无效的社交和情绪波动,反而能更好地体察世界,内观心绪。

01

低配生活的人,享尽清福

咱们每个人就像一个储蓄罐,钱既进来也出去,要是只出不进,生活就得紧巴巴的;要是进的多出的少,钱自然就攒起来了。

有人总说钱是省不出来的,得靠赚,这话我挺不赞同的。我感觉这有点像消费主义的糖衣炮弹,喝杯二三十的奶茶,吃顿百八十的饭,看似小钱,但就是这种不在乎的心态,让钱不知不觉就花光了。

我觉得钱是除了自己之外,最靠谱的依靠。那些不珍惜钱的人,生活肯定也过得不清醒。

经常看到一些东西,比如性价比不高的商品,资本炒作的所谓“刚需”,真地问自己,这些东西你真的需要吗?

也许你只需要调整一下生活习惯,换一个消费观念,有些不必要的开销就省下来了,以后也许能派上大用场。

说实话,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满足就是幸福,吃顿丰盛的饭不如一碗清粥小菜来得实在。吃太多水果甜食,反而容易让身体不舒服。

当你开始过简朴的生活,身体强壮了,对情绪的敏感度自然就下降了。身体健康了,焦虑和迷茫自然就不见了,你会觉得内心更有力量。

当然,精力是有限的。你生活上不浪费,精神上就会更有追求,这样更能深入参与世界,挖掘自己。

到了中年,不妨尝试一下简单生活。只要心灵满足,物质简单,生活就是幸福。

尽量减少那些无关紧要的事,专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幸福感自然就来了。

02

主动结束掉一些不必要的人、事、物

一个人的价值与力量多源于内心的成长。真正的强者,即便外表看似外向、圆滑,私底下也必然会花费时间独处,刻意营造自己的空间。

没有安静的时光,认知是无法进阶的。那些总是忙碌喧嚣的人,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所形成的看法自然也偏颇。

在这个世界上,认知是无法遗传的。即便是家财万贯的富二代,对世界的认识、对人性看法的塑造,也必须通过实际经历一点一滴地学习。财富再多,也无法替代这种内在的价值观。

我们都需要一段与自我对话的时光,深入反思过去,主动告别那些耗费精力的人和事,让生活步入良性循环。

若你整天与那些价值观不合、只知玩乐的朋友混在一起,或者只想着如何买新东西,那么内心秩序重建的机会自然就很少。外部环境越简单,内心就越清晰。人生就像一场与环境互动的游戏,要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首先就要掌控好外界的因素。

将你对环境的理解具体化,减少杂念和无关紧要的东西。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不贪多;一顿饭一顿饭地吃,不贪饱;一个人一个人地交往,不贪多。那些专注于自我成长、少与外界过多互动的人,通常都能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在这过程中,他们无需过多负担,简化生活反而更划算。

03

低配的是物欲,节约的是心力

人的情绪与周遭环境紧密相连,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往往能让人心情舒畅,内心平和。反之,若长时间身处杂乱无章的空间,情绪容易变得急躁,看什么都觉得杂乱无章。

从本质上讲,这个世界是一个熵增系统。如果放任自己的生活变得混乱,那么生活的秩序感也会随之崩溃。就像一开始桌上只是随意丢弃了一瓶空易拉罐,两三天后,桌面上必然会有更多垃圾堆积。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不厌其烦地购买各种物品,但真正用得上的时候又有多少呢?过多的物品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决策成本,还消耗了我们的内在心力。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并非物质越来越丰富,而是精神越来越饱满。随着对自己越来越了解,对人性的洞察越来越深刻,对商业的敏感度越来越细腻,挣钱能力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内核就会越来越稳固。

所谓的精致生活,并非体现在朋友圈中的豪华装修,而是源自于我们自身的秩序感。一个人的稳定与否,内在是否强大,与其如何处事待人息息相关,与拥有的名牌包包、豪车豪宅并无直接关系。

我反思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愉悦时刻,并非来自于物质满足,并非因为我购买了最新款的iPhone16,而是来自于自己亲手烹饪的一荤一素的干净饭菜,穿上被太阳晒过的带有清香的外衣,阅读书中价值同频的观点。这些都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却能大大提升我对幸福感的感知。

「写在最后」

《黄帝内经》提到,害怕会损害肾脏,悲伤会伤肺,愤怒会伤肝,忧郁会伤脾。

要是总是情绪低落,不仅会伤害自己,也会影响到身边人。

要想长久地享受幸福,就得从情绪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遇到事情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生活嘛,不外乎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的事已经过去,纠结也没用;明天的事还没来,也没法提前纠结;关键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事情上。

等到中年以后,人才会慢慢明白,那些身外之物其实并不重要。

人生后半场,但愿我们能学会向下扎根,把精力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中去。

-END-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