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返城多年,心中仍难忘那个傣族姑娘,每每想起就心痛不已

历年壹沫 2024-02-05 13:10:08

1969年4月的一个清晨,刘国强背着简陋的行囊,和几名上海来的知青一起坐上了开往西双版纳的火车。火车呼啸驶过,刘国强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心中升起一阵莫名的惆怅。

他们是应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自愿离开繁华的上海,来到边疆插队的。谁也不知道前方会有怎样的艰辛等待着他们,但他们满怀着青春的激情,准备将自己的力量献给祖国建设。

火车在一个叫勐角的小站停了下来,这里已经是云南省了。刘国强和同学们提着简单的行李,走下火车,来到一个陌生的车站。燥热的空气扑面而来,刘国强不禁大口呼吸着,想念起上海的凉爽来。

一辆破旧的卡车在站前等着他们,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招呼他们上车。卡车轰隆隆地驶过一条崎岖的土路,两边是层层叠叠的青山和静谧的田野。刘国强的心跳得更快了,他即将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

卡车在一个偏僻的村寨前停了下来,驾驶员说,这里就是你们的新家了,叫做漫猎村寨。刘国强下车环视四周,只见零散分布着十几间简陋的竹屋,四周静悄悄的,一眼望不到边。

一行人提着行李,来到竹屋前,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迎了出来,他就是这个村寨的社长。社长用生硬的普通话欢迎他们的到来,还让几个傣族村民帮忙将行李搬进屋子。

刘国强看着面前简陋的新家,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一个崭新的生活已经开始了。

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月,刘国强渐渐习惯了村寨里的生活节奏。

每天早晨,社长会安排大家的工作。有些人去山上砍柴,有些人去田里插秧,刘国强和几个同学被分到了甘蔗地,需要整日使用镰刀砍伐甘蔗。

劳动虽然繁重,但刘国强学会了和村民们一起打趣、唱山歌,工作就没那么辛苦了。中午在田间地头吃着社长妻子做的竹筒饭,虽然只有几样简单的菜,但吃起来却很香。

傍晚回到村寨,刘国强一伙人常常坐在屋檐下聊天,有人用口琴吹奏曲调,围坐的村民也跟着哼唱。夜幕降临时,刘国强会盘腿坐在竹楼里,手中的蜡烛摇曳,他一边写 日记,一边想念着家人。

每个月的十五和二十五是村里的集市日,村民们都会聚集在寨子中心的空地上摆摊贩卖商品。刘国强和同学们也会去赶集,花几个子买些小吃或日用品。

最让刘国强期待的是,能看到村里的傣族姑娘们穿上颜色鲜艳的民族服饰,戴着银子头饰跳着优美的舞蹈。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国强也逐渐喜欢上这个地方,觉得也许自己可以在这里扎根,开始全新的生活。

两年过去了,村里的知青们终于要有新家了。

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兴建了一栋新的知青宿舍楼。宿舍楼是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每人可以有自己的小房间。这对刘国强他们来说简直是梦想成真。

搬进新宿舍的那一天,大家兴高采烈地整理着自己的新房间。刘国强收拾好简单的家当,整齐地摆放在房里,还在墙上贴了几张家乡的照片。组长宣布晚上允许大家自由活动到十点,可以到处看看,互相串门。

那天晚上,宿舍里热闹非凡。大家提着自制的零食和特产,串着门互访。有人拿出了文艺汇演,屋里笑声一片。刘国强看着同学们快乐的样子,感觉生活终于有了盼头。

第二天清晨,刘国强推开房门,迎面而来的是湛蓝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社长已经在楼下等着了,准备带大家去新开垦的山边田地。

刘国强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哼着小曲儿下楼梯。他感觉自己已经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了,新一天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再是负担。

看着大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刘国强心中充满希望。也许他真能在这个边陲小村扎下根来,开始崭新的人生。

转眼到了1971年,刘国强已经在漫猎村寨生活了两年多。虽然生活依然艰苦,但大家的情谊已经牢固了起来。

这一天,刘国强独自去甘蔗林里干活。正专心致志地使用镰刀割糖料时,突然背后遭遇偷袭,一个重物击中他的头部,刘国强眼前一黑,倒地不起。

等他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陌生的竹屋里。社长告诉他,是社长的弟弟在甘蔗林误伤了他,还好及时将他救回了村里。刘国强这才知道自己已经昏迷了两天两夜。

社长一家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尤其是社长的弟媳妇王玉花,一个才18岁的傣族少女,显得特别孝顺和体贴。她每天按时帮刘国强换药,还亲手为他熬制鸡汤,尽可能让刘国强恢复得快一些。

刘国强看着王玉花纤细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暖意。王玉花皮肤晒成小麦色,长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娇俏可人。她脸上的孩子气与淳朴让刘国强感到放松。

两人也渐渐熟络起来,王玉花甚至会坐在床边跟刘国强聊起乡下的趣事,让原本郁郁寡欢的刘国强笑出声来。

一个月后,刘国强终于可以下床活动了。王玉花开心地拉着他在村里走动,还带他去田间地头看两人新近种下的水稻。看着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油油的稻田,刘国强也感染了她的喜悦。

夕阳下,王玉花望着刘国强说:“我好高兴你终于痊愈了,逗你开心是我最乐意做的事。”刘国强看着她明净的双眸,不禁红了脸。

回到村寨,刘国强同学们都听说了他的遭遇。大家互相拥抱,眼中含着泪水。他们庆幸刘国强捡回了一条命,也责备他不该一个人冒险。刘国强知道,他们就是自己的亲人。

担心给大家添麻烦,刘国强偷偷回到了知青宿舍。没过几天,王玉花就拎着竹篮来找他,还给他带了自己做的糍粑当点心,嘱咐他身体还没完全恢复,要多注意。刘国强轻轻抚摸着她送来的糍粑,心中五味杂陈。

转眼到了秋天,知青们忙着收割庄稼,刘国强也加入了劳动。他时常会看到远处的王玉花,她穿着鲜亮的傣族妇女衣裳,正笑脸盈盈地和其他姑娘们劳作。每每这个时候,刘国强只能默默移开目光,不敢再看她。

收获的季节是个喜庆时刻,村里要办丰收庆功宴,还会有传统的祭祀仪式。王玉花兴高采烈地拉着刘国强参加集会,还给他带来漂亮的傣族男子头饰,让他也融入节日气氛。刘国强心中感动,也沉醉在这豪迈热烈的傣家宴席中。

节日期间,刘国强收到知青办的通知,要他调往另一个村寨当小学教师。这是转变命运的机会,他欣然接受。离别时,王玉花拉着他痛哭,坚持要跟他走。刘国强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能硬下心肠离开,留下她一个人伤心难过。

新寨条件极为艰苦,刘国强倍感孤独。他不敢回去看王玉花,生怕动了真感情。靠着学习,他终于在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大学,也离开了这个成就他的地方。多年后,他还会想起那个阳光灿烂的傣族少女,以及那段青春的追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