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将近30余年,给患者开药一直遵循"不在贵在对"的原则!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简单有效的中药降糖方,仅需3味药:桑叶、玉米须、地骨皮。
前些日子接诊一位糖尿病患者,陈女士,初诊时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身高165cm,体重仅49kg。患者反映每天要喝水4L以上,小便次数多,稍微活动就大汗淋漓,浑身乏力。测得空腹血糖9.8mmol/L。
了解情况后,我开具了上述3味药的方子,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同时叮嘱其注意饮食起居。
半个月后复诊,患者自觉出汗症状明显改善,精神状态好转。继续服用1个月后,空腹血糖降至5.7mmol/L,体重增加5斤,面色也红润了许多。
这简单的3味药,降血糖效果竟这么好,这是为什么?
从中医理论来看,糖尿病多由阴虚燥热所致。简单说就是体内阴液不足,相对火热太旺。火热太盛会灼伤津液,所以口渴;热伤脾胃,故而消瘦;热扰心神,则多汗;热伤肾阴,便见尿频!
所以这类患者即便吃再多药,不改善这个阴虚燥热的体质,问题也解决不了!
方中桑叶性寒味甘,善清热生津,能改善口渴症状;玉米须甘淡入脾,既能利水消肿,又可健脾益胃,改善多尿。而且玉米须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血糖。
地骨皮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不仅能改善因"阴虚燥热"引起的消瘦、多汗、乏力等症状,医学研究还证实其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所以说,中医治病不在于药物多少和价格,关键是要对症!
注: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和健康科普,不作为任何治疗建议。且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剂量配比很重要,必须遵医嘱用药。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不会公开。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更有中医连药量如何来的前提是药有效都不知道,搞得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药量。在真是人间之极品.)
这三味药的配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