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娟娟走了没有多久,沈卓然的桃花又来了
聂娟娟离开后的第三周,沈卓然刚把她的照片收进抽屉,门铃又响了。这次站在门口的,是个提着两个行李箱的女人——省直机关退休的吕原。她开口第一句话就把沈卓然钉在原地:"老沈同志,往后咱俩搭伙过!"
吕原的直球式追求,在老年相亲市场堪称异类。她不要彩礼不图房子,见面三次就敢搬进男方家。饭桌上当着沈卓然儿女的面,她掰着手指算账:"您退休金8300,我7200;您房子198平,我120平。论条件咱俩半斤八两,过日子正合适!"这话说得沈青差点把筷子咬断。
可沈卓然心里直打鼓。前几任相亲对象里,连亦怜图他的房,聂娟娟要精神慰藉,唯独吕原啥都不缺。她扛着日本茶壶、印度佛像往家里搬,连拖地都自带消毒液。有回沈卓然半夜起夜,发现这老太太蹲在阳台擦瓷砖缝,月光照得她脑门锃亮。
"您这是何必呢?"沈卓然看着吕原把香猪腊肉塞满冰箱,忍不住叹气。吕原抹了把汗:"过日子就得有烟火气!"话虽这么说,她洗完澡总忘关水龙头,抽屉永远留条缝。这些生活细节像沙子硌在沈卓然眼里,逼得他半夜摸黑收拾浴室水渍。
最要命的是吕原的"边界感缺失"。有次刘丽娜来送降压药,正撞见吕原拿着沈卓然的睡衣比划:"这料子太薄,赶明儿给您换套法兰绒的。"臊得儿媳妇夺门而逃。沈卓然脸上挂不住,私下劝她:"咱能不能含蓄点?"吕原仰头大笑:"七老八十了还扭捏啥?"
转折发生在第五天清晨。吕原端着煎饼果子冲进卧室,发现沈卓然正往衣柜深处藏什么东西。眼尖的她扯出条真丝睡裙,金线绣的牡丹花晃得人眼晕。空气突然安静,沈卓然耳朵尖通红:"这是...这是静敏留下的..."吕原没接话,转身把煎饼拍在桌上,油星子溅到沈卓然的诗集上。
当晚,沈卓然憋出句掏心窝的话:"您样样都好,可我这心里头...它不扑腾啊。"吕原愣了两秒,突然拍桌大笑:"早说啊!我还当您嫌我嗓门大呢!"她连夜收拾行李,临走前掏出个信封:"这是这几天的伙食费。"沈卓然慌忙推回去,两人推搡间,信封裂开道口子——里头是张抗癌英雄证书。
这事过去半个月,沈卓然在老年大学撞见吕原教人打太极。老太太白衣飘飘,中气十足地喊口令,看见他扭头就走。倒是旁边学员嘀咕:"吕老师最近总念叨,感情这事儿勉强不来..."沈卓然攥着准备还她的8000块钱,突然想起那件真丝睡裙——其实是他上个月网购的。
要说这老沈头,年轻时对着女先生犯过浑,老了倒成了香饽饽。连亦怜图他房,聂娟娟要精神寄托,吕原想找知冷热的伴儿。可说到底,他骨子里还是盼着有人仰望自己。就像那件睡裙,藏着不敢见光的念想。感情这事儿,条件再般配也架不住心里那杆秤。您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