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叫大邱庄的地方登上了《纽约时报》,报纸上是这么写的:“大邱庄实际上就是一家大公司,这个村有4400人,却有16辆奔驰车和一百多辆进口的豪华小轿车,1992年,大邱庄的工业产值据称达到了40亿元人民币。”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取得的经济成就在那个年代令人瞩目,背后的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为人津津乐道。
(一)小说中的原型
作家蒋子龙的中篇小说《燕赵悲歌》讲述了北方农村大赵庄村民在村干部武耕新的带领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使原本贫寒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富庶村庄的故事。小说中大赵庄的原型是就是大邱庄。
真正的大邱庄,位于天津市静海区,为什么会成为了作家的写作素材,那是因为当年的大邱庄实在是太红了。为什么红?大邱庄的人民治好了大邱庄的穷病,一块盐碱地完成了华丽的逆袭。
(二)全村动员治“穷病”
大邱庄能够因富闻名,也能因“穷”出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当地曾流传着一首民谣:春季白茫茫,秋季水汪汪,春种秋不收,糠菜半年粮,宁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庄。大邱庄最大的病就是“穷病”。
1974年,正当年的禹作敏当上了大邱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带着全村男女老少开始治“穷病”。他曾当着大邱庄村民表态:第一,要让大邱庄翻身变样,都能过上好日子;第二,村里的250个光棍儿都能娶妻生子。苦干三年,改造了7000多亩贫瘠土地,修了7条大路,还有几十条小道。村里的生活确实因这些变化改善了不少。
(二)真正的兴起之路
大邱庄真正的兴起之路是从哪儿开始的?据说,与一个村民离职回乡有关。1977年,村民刘万民从天津带钢厂离职回家,带回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全国带钢厂市场需求量巨大。1978年10月,大邱庄的村民拿出“学大寨”的精神,靠着打苇子和借来的资金,建起了一家冷轧带钢厂。
一年后,厂子不但收回投资本金,还盈利30多万。后来,大邱庄顺势成立了电器厂、高频制管厂、印刷厂。每个厂又以复制粘贴的方式,建立起若干分厂,发展速度之迅猛出人意料,昔日贫瘠的盐碱地,初步生出了小型工业区的模样。村民的收入十几倍高于周边村的居民。
(三)因“富”而红,成典型
1984年初,中央电台开始对“典型”大邱庄进行报道,推出了《大邱庄办工业,促进农业稳定增长》《大邱庄一日》《农村改革的带头人禹作敏》《要致富重人才》等多篇报道,大邱庄的名气日益高涨,红极一时,一举一动都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大邱庄在1987年的时候,宣布成为亿元村,其他地方争相来此学习取经。按照《静海县志》中的记载:“1984年-1990年,大邱庄共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者几十万人次,仅1984年就有8.8万人次,高峰日达0.28万人次。”
1992年,大邱庄出事前,总资产达到38亿元。同年,结合总产值、人均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国家统计局年鉴将大邱庄列为全国农村第一位的首富村。
(四)盛极必衰
大邱庄的全盛时期,建立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可以说“无微不至”。村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养老送终,由村里一手包办,人人有份,平等享有。
令人扼腕的是,大邱庄也没能逃过盛极必衰的规律,它衰落的速度就如同它的崛起速度一样迅猛。1993年,大邱庄出事后,银行、合作伙伴都对它避之不及,赖以活命的资金链条说断就断了。大邱庄再也负担不起“家中的一大摊子”。
穷则生变。1995年开始,大邱庄开始改制。18万平方米的住宅售卖给个人,集体产权的几百辆豪车被拍卖,取消了涵盖医疗、交通、通讯各个方面的多项福利,属于大邱庄人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画上句号。经历过大邱庄鼎盛时期的人们,很难不怀念那个时候吧?
千禧年前,大邱庄有过短暂的复兴,可惜运气不好,碰上了亚洲金融风暴,低迷的经济大环境中断了大邱庄的“复兴之路”,不然,大邱庄可能在这条路上多走一段时间。
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