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陈赓在总理房间翻抽屉,警卫员喊来邓大姐,陈:我就找点吃的

暖阳话古今 2025-02-05 17:50:54

陈赓大将和周恩来总理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人也因为工作上的原因,陈赓也经常来到了周总理家,请他批示一些重要的内容。

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的人才都比较缺失,周总理身上担负着非常多的公务,有时候也无暇顾及。有一次,周总理正在忙碌之中,陈赓突然来到了周总理的家中,前来找他办事。

为了等待周总理抽出时间,于是陈赓就在周总理的房间里休息,过了一会儿,警卫员看到陈赓居然在周总理的抽屉中翻找,于是连忙叫来了邓颖超。陈赓见状苦笑道:“我走得急,还没有吃饭,我就在屋里找点吃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使得陈赓顾不得吃饭就来找周总理呢?

军工人才的培养

新中国的军队当中,不乏能征善战者,也不乏战术大师、战略家。我们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不畏惧死亡,战胜了强大的联合国军,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可谓是无比强悍的。

但是抗美援朝也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武器装备上的差距,足以影响到整个战争的态势,毕竟美国可是拥有着许多先进武器的。为了发展我们国家的军工力量,那就必须要先培养出大批的军工人才,于是经过中央领导人的商议,决定让陈赓筹建一所军工学校。

陈赓起初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就感到非常的困难,但是为了不辜负党中央对自己的信任,于是他还是挑起了这副重担。为了能够办好这所学校,陈赓从学校的选址,学校名字,与地方政府沟通上,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当时,全国工业基础最好的地方就在东北,并且前来支援的苏联专家也提议,将学校修建在这座极具俄罗斯民族风味的冰雪之城——哈尔滨。

于是陈赓就在哈尔滨选址,开始创办哈军工,当时在挑选教师、学生宿舍,还有教学楼等地的时候,都和地方政府有着些许矛盾,陈赓面对重重困难,只得前往周总理处寻求他的帮助。

最终,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哈军工按照着预期的计划,顺利修建着。但是很快,另外一个难题,就摆在了陈赓的面前。学校建成指日可待,但是找到足够的十分专业的教师,成为了眼前的当务之急。

虽然有着部分苏联专家的帮助,但是教师的数量依然不够。为了能够增强哈军工的教师资源,陈赓费尽心思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技术人才,他们有些在科研单位工作,有些在政府单位工作,还有的甚至正在监狱中服刑。

要寻找这样的人才实属不易,科研工作虽然要紧,但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之下,加强国防力量,一定是重中之重,所以陈赓一直都在给一些人才所在的单位进行沟通,也给这些科研人员做充足的思想工作。

他的工作也非常繁重,如果遇到单位不愿放手的情况,陈赓也不得不再次前往周总理那边寻求帮助,而这次他遇到了一个有着特殊情况的人,此人虽不在单位工作,但是却因为自己的问题,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之中。

这个人就是弹道学的专家沈毅,起初,陈赓也不了解沈毅的履历,于是就问起了给他提供人才名单的人,而那人也告诉了陈赓沈毅的情况。

用人不疑

沈毅是里昂大学的高材生,并且还是弹道学专家,他学成归国之后,就一直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要职,并且还是特殊兵种的教官。沈毅后来还备受国民党重用,被提拔为了少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沈毅优秀的专业水平。

后来沈毅在新中国成立后,本该为国效力的他却因为贪污罪被逮捕入狱,并且已经被法院判处死刑。陈赓得知后,心里有些为难,沈毅有罪,但是他所掌握的知识还有自己的才能,却能为新中国培育许多的军工人才,这正是目前所迫切需要的。

但是陈赓并不敢擅自做主,于是他就急忙的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毛主席的身边阐述自己的想法。听完陈赓的话,毛主席也觉得在目前失去一个优秀的人才,实在有些可惜,于是他就让陈赓前去找周总理和董必武老先生商议。

因为周总理日理万机,陈赓只得提前来到周总理的家中等候,忙碌了许久的陈赓也是一口饭也没吃上。

之前陈赓为了趁周总理空闲的时候,请他签署文件,还专门在周总理上厕所的时候,堵在厕所门前等候。周总理见到陈赓来到了厕所门前让自己签署文件,于是开玩笑的说:“你连我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啊,这件事你倒是可以写进你的自传里啊。”

陈赓在周总理房间中耐心的等候着,但是周总理却迟迟因为手头的事务抽不出身,饥饿难忍的他就在总理的房间中翻找,看看有没有吃的拿来填饱肚子。

警卫员见状,也不敢询问陈赓在干什么,只好将邓颖超邓大姐喊来,等邓大姐到来后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陈赓太饿了。陈赓和周总理的友谊很深厚,和邓大姐也非常熟悉。

等到周总理回来后,陈赓也和周总理一起用餐,在餐桌上周总理打趣的问道:“你来不会是为了讨饭吃吧?”陈赓听后也笑着回答了周总理自己此行的目的。

陈赓替沈毅求情,他虽然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可以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毕竟他是弹道学的专家,目前国家急需的优秀人才,让他前去哈军工担任教师,对于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周总理听后,也觉得陈赓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就同意了陈赓的想法。后来在周总理的帮助下,沈毅以戴罪之身,来到了哈军工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也为新中国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工人才。

陈赓大将不仅在革命时期,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还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肩负起了许多艰巨的使命。因为常年的劳累,加上久经沙场的影响,陈赓大将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陈赓在总结自己一生作战经验的过程中,却因为身体原因突发心肌梗塞,不久后就与世长辞,终年58岁。

信源:

《陈赓挖人才》——中国知网 作者:李 其

《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中国知网 作者:郝利增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