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行情大概率是在春节之后启动
新年伊始A股连续两天杀人诛心,.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一方面,另一方面是IPO又稍稍加速了,这周四天4只申购,节前两根阳线估计村又觉得行了,融资一直都是首要任务,只要维持在区间震荡就行了,所以,市场又拿脚投票了。
当下.经.济与股市的深层次解读。目前全球.经.济与金融的核心,无论哪个国.家.,宏观治理的核心就是治理债务的问题。 /疫/*/.情/.三年,欧美通过发行天量的国债,化解了居民与家庭的债务压力,但是却引发了持续而猛烈的高通胀。
最近,就连中国证券业协会都看不下去了。中证协要求证券公司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真是笑死了,居然用“讲故事”这样的词汇,老外听到这样用词还敢进来?股市要讲公平,讲法律,不能靠讲故事,那样会出事故的,出发点就错了,难怪A股搞不好!
再说,难道不知道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吗?讲再多故事也是苍白,还不如少说话,多干点事实吧。A股的问题已经三十几年了,根深蒂固的问题不少,群众眼睛是雪亮,谁不想自己国.家.有个好的投资市场?现在连吐槽都感觉到无力了!市场就是这样残酷,没把握尽量看戏喝茶。
忍住没有大放水,没有高通胀,社会消费与需求的下滑,但是居民与家庭的债务问题爆发了,很多人扛过了 /疫/*/.情/.,却倒在 /疫/*/.情/.之后,这是 /疫/*/.情/.的债务后遗症,哪个国.家.都避免不了,只不过欧美用超级货币大放水提前化解了。
货币大放水,可以化解债务危机却必须迎接持续高通胀;拒绝大放水,没有通胀压力,但是债务问题持续爆发,从而挤压社会财富与资产贬值,以及股市的下跌。
大放水难,不大放水更难,必须两害相权取其清,所以说2023年大家都过的比较艰难。但是2024年肯定会强于2023年,因为国内2023年已经出清了一部分杠杆与泡沫,只要在宏观上保持货币持续宽松的节奏与定力,这些问题都会化解,这个政策上已经表了态,后期应该问题不大。
实际上,海外美股的不济并非A股重心走低的核心因素,而重要的原因在当前基本面的掣肘依旧。在元旦假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公布的PMI数据显示,.经.济复苏依旧较弱,连续回落至荣枯线下方的.经.济先行指标引发市场对.经.济和增长的担忧。
不过,这显然是市场对于未来预期的过于悲观。目前.经.济整体迎来复苏,在没有其他重大事件影响下,数据上的弱势仅是复苏过程中底部震荡的正常表现,并非是.经.济下行的具体体现。随着稳.经.济的需求以及政府基建支出的增加,.经.济基本面整体的回暖仍是大势所趋,而随着多个周期的底部, 也终将看到.经.济的新一轮上行周期。
有股民提到2024年开门连续调整, 是一种原形毕露。其实,是问题始终没解决,无论是融资市,还是资金负向循环。2023年末开始,多只基金出现大额赎回,且从基金类型来看,固收、权益类均有涉及,如今是遭遇赎回的基金数量越来越多,累积规模越来越大。截至年末,2023年内清盘基金数量已达258只(统计初始份额),为近五年来清盘数量最多的一年。2018年市场大跌过程中,全市场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多达430只(统计初始份额),随后便迎来两年的赛道股行情,新能源、消费等主题基金发行出现井喷式提升,所以,如今就是当时这样一批基金在群体性的退出市场。同时,要注意,退市的超过9成是主动型基金,而被动型基金则很少,这也说明了指数盈利模式的意义。
2023年,欧美通过持续加息来降低通胀压力,这个已经有了效果。问题的解决几乎是同步,欧美走出通胀,国内走出通缩,滴管式放水时间长了就会出效果,只要保持政策的定力与持续性就可以。
主要矛盾驱动资金,要开始关注趋势题材和趋势个股的走势。目前盘面上比较强的趋势题材是顺周期,催动因素是红海,逻辑本质是降息预期推动的通胀预期。先锋方向是磷,核心是川金诺和湖北宜化。此外,盘面上资金驱动明显的容量核心是软通动力,强度对比指数看很明显。最后,会关注接下来军工的走势,方式是有异动就跟随试错。
表现在股市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2024年债务压力必然会有所缓解,.经.济就慢慢的恢复过来了,股市也会慢慢的正向发展。 2、虽然债务压力较大,但是股市的流动性并没有大幅度衰退,证明这个债务压力依然在可控范围之内。
3、由于缺乏预期,但流动性尚可,2023年投机活跃而中长线投资低迷,2024逻辑会发生转化。 4、目前最股市最核心的逻辑,就是价值逐步修复,这也是一直坚守股的原因。
修复的债务压力,这部分过去对于价值股压制较为厉害,反弹起来预计也会比较快。 6、大盘目前没有杀跌空间,因为大金融与大消费见底了,题材与概念有补跌压力,但对于指数影响不大。2900点历史大底较为可靠,不必要每天惊慌失措,股市会逐步恢复起来的。
特别是临近年底(实际上,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才是真正的年),想要落袋为安甚至割肉离场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有不少股民提出“基民何时停止赎回,市场底才有可能真的出现!”也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这个涉及到了市场资金负向循环的情况。市场低迷,导致赎回,增量资金持续匮乏,机构资金迅速萎缩,市场的抛压就持续不断。市场缺乏改变的动力;这个只能靠时间了,尤其是资金结算之后,年报窗口之前,是对资金来说压力比较小的阶段,如果还没有做行情,那就会延长这样的弱势。
有股民提问到,怎么看待2023年市场诸多热点的规律和节奏因素?实际上, 看到各热点大都是波段的走势,股民不要觉得机会热点就是追涨的,相反是利用调整后的机会,这样形成的节奏才是关键。政策预期通常都是缓解市场悲观预期的短期因素,只是给予修复的时间;而真正底,无一不是来自于.经.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