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浪姐6》里叶童打电话的一幕让很多人跟着揪心,这位演过无数经典角色的影后,对着好友梁家辉哭得像个迷路的孩子。镜头扫过她抹眼泪的手,我突然想起邻居张阿姨家的事儿——她跟老公丁克三十年,去年发现老头偷偷给老家亲戚打钱养孩子,气得差点把结婚照砸了。娱乐圈的光鲜背后,原来这些没孩子的明星夫妻,日子过得比电视剧还跌宕起伏。
叶童和她老公陈国熹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婚姻连续剧。当年在巴黎铁塔下结婚多浪漫啊,谁想到后来男方三次被拍到跟别的女人亲热。第一次被拍和女明星酒店密会,叶童还能笑着跟记者说“我老公最老实”;第二次在夜店搂着别人激吻,她改口称“那是他干妹妹”;等到第三次商场里摸背亲脸被拍个正着,叶童连解释都懒得编了。要换成普通人家,估计早就七大姑八大姨轮番劝和,或者让孩子当传话筒了。可他们没孩子,吵完架连个劝架的人都没有,难怪叶童只能找老友梁家辉哭诉。
这事让我想起楼下开小卖部的王叔。他和老婆也是丁克,有次两口子为进货的事吵翻天,最后是常来买烟的快递小哥帮着劝开的。王叔当时苦笑着说:“要是有个孩子在中间递杯水,说不定早就不吵了。”娱乐圈里像叶童这样的丁克夫妻还真不少,郑伊健两口子怕孩子生出来不快乐,刘青云夫妇说二人世界更自在。可你看刘青云上节目聊起朋友家孩子,眼神里那点羡慕藏都藏不住,像极了过年时被亲戚问“啥时候要孩子”的我们。
有人说现在养孩子就是烧钱,香港补习班一年六万,北京重点学区房上千万。这话不假,我表姐家娃才上幼儿园,周末课程表排得比CEO都满。可没孩子就没烦恼吗?叶童老公闹绯闻那会儿,她要是有个亲生的娃,至少能转移下媒体注意力。听说他们领养了两个孩子,但到底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遇上事还是得找外人帮忙。就像我家隔壁李奶奶说的:“领养的孝子是饭桌上添双筷子,亲生的再不孝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话说回来,要孩子的也有要孩子的苦。我同事老周天天抱怨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儿媳妇买个包顶他半年退休金。现在年轻人流行说什么“新型养老”,买保险、进养老院、搞理财投资,听着挺美。但你去看看公立养老院,排队都能排到五年后,私立的一个月万把块钱,普通老百姓哪住得起?叶童这些明星当然不愁钱,可夜深人静的时候,生病卧床的时候,钱能买来亲生子女端茶倒水的那种贴心吗?
想起前阵子刷到个短视频,广州有对老夫妻把房子过户给保姆,就因为保姆天天陪着聊天。评论区炸开锅,有人说老人糊涂,有人说子女不孝。要是这对老人有孩子,估计又是另一个故事了。这事就像炒菜放盐,放多了齁嗓子,放少了没滋味。生不生娃这事,哪有标准答案?你看叶童在节目里哭得梨花带雨,转脸又能笑着跟粉丝合影,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
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说“人生要为自己活”,这话没错。但人活着哪能完全不管别人眼光?过年回家,单身的被催婚,结婚的被催生,生了娃的还要比谁家孩子成绩好。我二姑家闺女就因为不要孩子,年年春节都躲国外旅游。有回喝多了跟我说:“姨妈,我不是不想要,是怕要了孩子跟我一样遭罪。”这话听着心酸,可你要劝她生吧,看看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又张不开嘴。
话说回来,那些坚持丁克的也挺让人佩服。像叶童夫妻结婚三十七年,没孩子当纽带还能过下去,得多大的感情基础?我认识对老夫妻,结婚四十年没红过脸,问他们秘诀,老头笑呵呵说:“我俩天天忙着遛狗养花,哪有空吵架?”看来没孩子也不全是坏事,关键得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就像做菜,有人喜欢大鱼大肉,有人就爱清粥小菜,自己吃得舒坦最重要。
看着电视里叶童抹眼泪的画面,突然想起我妈常说的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管好自己那本就不错了。”生不生孩子这事,说到底是个人选择。有人选了丁克天天逍遥快活,也有人半夜看着空荡荡的婴儿房后悔。就像买股票,有人求稳存银行,有人爱冒险炒期货,哪有什么稳赚不赔的买卖?重要的是选了就别后悔,甘蔗没有两头甜。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事。我们小区广场舞队伍里,有对丁克老夫妻跳得那叫一个欢实,反倒是带孙子的李婶天天黑眼圈。上次听她念叨:“带完儿子带孙子,我这辈子算是套牢了。”这话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你看,生活就是这样,围城里的人想出去,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叶童在节目里哭完还能笑着继续录节目,这份洒脱劲儿,倒真值得我们普通人学学。
最近刷朋友圈,看到95后表妹转发“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文章,底下她妈评论:“等你老了就知道!”我顺手点了个赞,也不知道是赞文章还是赞评论。生不生娃这个话题,估计再过一百年也吵不完。就像甜豆花和咸豆花之争,各有各的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选哪条路,都得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出滋味来。叶童要是能想通这点,下次打电话估计就能笑呵呵跟梁家辉说:“老哥,今晚跳舞去啊?”
各位看官,您家里是几代同堂还是二人世界?有没有哪一刻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欢迎在评论区唠唠,咱老百姓的故事,可比电视剧精彩多了。